带整流罩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54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整流罩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以双层覆盖车身的一部分的带整流罩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两轮摩托车中,已知ー种使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局部重叠地覆盖车身的双层结构的整流罩。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ー种车辆,具有覆盖主车架的侧方的前上侧整流罩(内整流罩);进ー步覆盖该整流罩的侧方的中间整流罩(外整流罩)。这样,通过具有由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构成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能够从形成于两个整流罩之间的间隙取入空气,能够容易地将该空气引导至车身所希望的位置(例如,空气滤清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42755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具有双层构造的整流罩的车辆中,基于成形的容易性以及提高外观性(美观)等的理由,方向指示灯等的照明部件不安装在构成车身的车身架上,而直接安装在内整流罩(或外整流罩)上。该情况下,在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之间,配设有向照明部件供给电源的电缆(以下,也称为第二电缆),该第二电缆经由主线束(main harness)而连接在与车身内部的电池相连的电缆(以下,也称为第一电缆)上。在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连接中,使第二电缆从内整流罩的外侧缠绕在该内整流罩的侧缘部,或使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相对于内整流罩贯穿并将两根电缆的连接用联接器配置在两整流罩的间隙中,由此,在从外面看不到的位置进行第二电缆与车身内部的第一电缆的连结。因此,对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使用长的配线,导致制造成本増加。另外,由于从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之间的比较狭窄的间隙引出由长配线构成的第二电缆的一端部(连接用联接器),所以在进行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连接作业时花费エ时,还会产生车身制造时作业效率降低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带整流罩车辆,通过简单的构成,能够缩短配设在内整流罩的内侧的第一电缆和配设在内整流罩的外侧的第二电缆,而且,能够容易地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由此,能够实现车身制造作业的效率化,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带整流罩车辆12,具有覆盖车身的内部构造的内整流罩82 ;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外侧至少覆盖该内整流罩82的一部分的外整流罩84,其特征在于具有配设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内侧的第一电缆120 ;配设在所述内整流罩82和所述外整流罩84之间、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缆120上的第二电缆122,在所述内整流罩82和所述外整流罩84的某一方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电缆120或所述第二电缆122贯穿的贯通孔108,所述贯通孔108连设有将所述第一电缆120或第二电缆122的一部分卡定的卡定部110。技术方案2的带整流罩车辆12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Iio是将所述贯通孔108的侧周缘局部切缺而形成的凹部。
技术方案3的带整流罩车辆12是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20和所述第二电缆122经由连接用的联接器120a、122a电连接,所述贯通孔108形成为所述联接器120a、122a能够通过的大小。技术方案4的带整流罩车辆12是在技术方案I 3的任ー项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20的与所述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电池116上,所述第二电缆122的与所述第一电缆120的连接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方向指示灯100上。 技术方案5的带整流罩车辆12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缆122连接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安装部106上,所述方向指示灯100具有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06上的基端部IOOa ;从所述基端部IOOa贯穿所述外整流罩84而向车身的车宽方向突出并通过电カ供给进行点亮的点亮部100b,通过在所述安装部106上安装所述基端部100a,所述第二电缆122和所述点亮部IOOb被电导通。

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发明,通过设置供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贯穿的贯通孔,能够通过贯通孔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与围绕内整流罩而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用短的电缆。因此,能够降低车身的制造成本。另外,将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通过卡定部卡定,由此,例如,能够使第二电缆在从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之间露出的状态下卡定于卡定部。由此,能够容易地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能够缩短连接作业的时间,从而能够实现车身制造作业的效率化。而且,在连接后,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连接部配置在内整流罩与外整流罩的间隙中,并使第一电缆卡定在卡定部中,由此,能够隐藏该连接部,提高了车身的外观性。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在贯通孔的侧周缘形成有凹部,由此,能够使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从贯通孔插入到凹部中,能够容易地将这些电缆卡定在凹部中。另外,在第一电缆或第二电缆卡定在凹部的状态下,使这些电缆向贯通孔移动,能够容易地解除卡定状态。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联接器相对于贯通孔能够贯穿,由此,经由贯穿孔能够容易地将联接器配置在内整流罩和外整流罩之间。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第一电缆连接在电池上,第二电缆连接在方向指示灯上,并连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从电池到方向指示灯的电连接。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通过将方向指示灯的基端部安装在安装部上,不进行复杂的配线作业等,就能够进行第二电缆和点亮部的电导通,能够使方向指示灯的点亮部点売。


图I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的跨骑型两轮摩托车的概要侧视图。图2是在将图I的两轮摩托车的外整流罩拆下了的状态下示出车身的前方上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概要地表示从斜后方观察图I的两轮摩托车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I的两轮摩托车中第二电缆在内整流罩的上部露出了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图I的两轮摩托车中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连接部及罩部件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在图I的两轮摩托车中第一电缆卡定于凹部的状态的说明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车身罩12···两轮摩托车14...前轮16...把手18...车身架20...发动机

22...后轮80...前整流罩82、82L、82R···内整流罩 84、84L、84R. · ·外整流罩96···仪表单元98···贯穿孔100...方向指示灯100a...基端部100b···点亮部102···上侧内整流罩104···下侧内整流罩106···安装部108···贯通孔110···凹部112···电气系统 116···电池118···电缆120···第一电缆122···第二电缆 128···罩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带整流罩车辆,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參照附图详细说明。图I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车身罩10)的跨骑型两轮摩托车(以下,也仅称为两轮摩托车)12的概要侧视图。在以后的说明中,例示该跨骑型两轮摩托车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还能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两轮摩托车或带原动机的自行车等。此外,在两轮摩托车12中,对于在车身左右分别对称设置的机构或构成要素,对左侧部件的參考标记标注“L”,对右侧部件的參考标记标注“R”。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发明,只要没有特别指示,以图I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说明前后及上下方向,并且以从落座于车身的驾驶者观察的方向为基准,说明左右的方向(參照图3的箭头方向)。如图I所示,两轮摩托车12具有作为操舵轮的前轮14 ;对该前轮14进行操舵的把手16 ;构成车身的车身架18 ;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20 ;作为驱动轮的后轮22及供搭乗者落座的座椅24等。前轮14在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前叉26的下端侧被旋转自由地轴支承。在该前叉26上安装有覆盖前轮14的上方的前挡泥板28。另外,前叉26在上端侧连结把手16,前叉26的大致中间部转动自由地支承在设于车身架18的头管30上。把手16以与前叉26的连结部分为中心在车宽方向上左右对称地延伸设置。在该把手16的两端部安装有供驾驶者握持的捏手16a。车身架18,例如,由具有高刚性的铝铸造制成的管架构成。车身架18具有从头管30上部向后侧延伸并向斜下方平缓地倾斜的主车架32 ;从头管30下部向后侧延伸井向斜下方急剧倾斜的下车架34 ;连结在主车架32的后端部、从车身的大致中间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ー对的枢轴板36 ;从主车架32的大致中间部向后侧并向斜上方延伸的座椅架38 ;连结在枢轴板36的上端、向座椅架38的后端部并向斜上方延伸的加强架40。另外,在主车架32和下车架34之间,连结有多个前侧加强杆42。而且,在座椅架38和加强架40之间,连结有多个后侧加强杆44。发动机20由汽缸体46及曲轴箱48构成。发动机20,例如,能够适用直列4汽缸型发动机。该发动机20中,曲轴箱48的前端部被支承在下车架34上,并且,其后端部被支承在枢轴板36的上端部,由此,发动机20以汽缸体46内的汽缸轴线向前且向上的姿势被固定。在汽缸体46的内部收容有进行燃烧的火花塞及进行压缩的活塞。另ー方面,在曲轴箱48的内部,经由连杆连结在所述活塞上的曲轴以及发动机输出轴被轴支承,并收容有在与各轴之间构成动力传递机构的离合器机构以及变速器等。发动机20的旋转驱动カ从 曲轴箱48的发动机输出轴向环状的驱动链50传递,并经由该驱动链50传递到后轮22。另外,在汽缸体46的前方配置有进行发动机20的散热的散热器(未图不)。而且,在发动机20的上方搭载有燃料箱52及进气装置54。进气装置54,在汽缸体46的上部连接有进气ロ 56,在该进气ロ 56的上游端设有空气滤清器58。空气滤清器58被燃料箱52覆盖地配置,对经由后述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而取入的空气尘埃等进行吸附。另ー方面,在汽缸体46的前部连接有排气装置60。排气装置60具有与各汽缸个别对应地从汽缸体46向下方延伸的多个排气管62 ;与各排气管62相连地配置在后轮22的右侧的排气消音器64。另外,在车身架18的枢轴板36上,摆臂66的前端部被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而且,摆臂66,在其前部侧安装有用于吸收振动的悬架68,在后端部旋转自由地轴支承有后轮22。另外,在枢轴板36上固定有向后侧延伸的后座踏板70,并安装有供驾驶者及同乗者放脚的踏板架70a。另ー方面,在座椅架38上配置有供搭乘者(驾驶者及同乘者)乘坐的座椅24。座椅24米用由供驾驶者落座的前座椅24a及在前座椅24a的后方供同乘者落座的后座椅24b构成的、所谓的双座型座椅。在座椅架38的后部安装有侧视呈大致圆弧状的后挡泥板72。在该后挡泥板72上作为车身后部侧的照明部件安装有后方侧方向指示灯74、尾灯76,而且在尾灯76的下方安装有牌照板78。另外,在两轮摩托车12上,且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范围内安装有构成该车身的外观面(外观)的车身罩10。该车身罩10例如由丙烯腈-苯こ烯-丁ニ烯共聚物(ABS)、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PP)等的高分子材料形成。车身罩10具有构成车身前部的外观的前整流罩80 ;连设在该前整流罩80的两侧面后侧且从两侧向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内整流罩82L、82R ;在该内整流罩82L、82R的外侧局部覆盖该内整流罩82L、82R的左右一对的外整流罩84L、84R ;连设在内整流罩82L、82R的后侧、一直延伸到前座椅24a的下方的左右ー对的中间整流罩86L、86R ;连设在该中间整流罩86L、86R的后侧且沿座椅架38向后方延伸的后整流罩88。
以下,參照图I 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12的前方部分的车身罩10和与该车身罩10相关联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以将图I的两轮摩托车12的外整流罩84拆下了的状态示出车身的前方上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概要地表示从斜后方观察图I的两轮摩托车12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此外,在图2及图3中,省略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无关的构成的图示。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详细说明驾驶者所观察的左侧的内整流罩82L及外整流罩84L,省略能够采用对称结构的右侧的内整流罩82R及外整流罩84R的说明(在以后的说明中,将表示构成要素的左侧的L的标记省略)。前整流罩80形成为从前方覆盖前叉26的大致中间部及头管30的形状。在前整流罩80的前表面配设有行驶时进行车身前方的照明的车头灯90。本实施方式的车头灯90以透镜与前整流罩80的外观面相连的方式形成。即,车头灯90和前整流罩80从前端中央部向后方形成为在车宽方向及上方向平缓地倾斜的流线形。另外,前整流罩80的中央上端部被切缺成圆弧状(參照图3),在该切缺部分上安装有前挡板92,该前挡板92形成为能够减轻行驶时的风的阻力的形状(參照图I)。在前 挡板92的车宽方向两侧安装有左右ー对的后视镜94。在前整流罩80的后侧配设有仪表单元96,该仪表单元96收容有速度计以及转速计等的仪表类。在该仪表单元96上,除了仪表类,还设有供驾驶者进行各种电气系统的操作(控制)的开关类。如图I所示,外整流罩84在从前整流罩80的两侧部后侧到车身的大致中间部的范围内延伸设置,构成车身两侧面的外观。外整流罩84中,前端缘部84a以使前轮14露出的方式弯曲形成,下端缘部84b在与排气装置60相同的位置上形成为大致水平,上端缘部84c沿内侧的内整流罩82的形状从前端缘部84a向后侧延伸、且在大致中间部向斜下方延伸地形成,后端缘部84d以使曲轴箱48局部露出的方式弯曲形成。在该外整流罩84侧面的前方附近,设有贯穿孔98 (參照图3),在该贯穿孔98中贯穿有从内整流罩82沿车宽方向延伸出的前方侧方向指示灯(以下,仅称为方向指示灯)100。如图2所示,内整流罩82在从前整流罩80的两侧部后侧到车身的大致中间部的范围内延伸设置。该内整流罩82由连结在前整流罩80的后部且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侧内整流罩102、和连结在该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下端部的下侧内整流罩104构成。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上下中央部沿车宽方向突出,该突出部分从前方向后方形成为呈棱线状延伸的形状。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上部102a从棱线部分向车身的内侧延伸,覆盖该内部构造的侧部上表面(參照图3)。另ー方面,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下部102b从棱线部分向车身内侧呈锥状延伸,在下部102b的下侧缘部形成有大致垂下的安装部102c。在该安装部102c上安装有下侧内整流罩104。下侧内整流罩104形成为大致三角形,上端缘部104a形成为与上侧内整流罩102的安装部102c卡合的形状。另外,下侧内整流罩104的前端缘部104b与外整流罩84的前端缘部84a同样地以使前轮14露出的方式弯曲形成,另ー方面,后端缘部104c以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下侧内整流罩104构成为,在外整流罩84安装在外侧的状态下被该外整流罩84覆盖,从侧面方向观察不到。在该下侧内整流罩104的平面部分上形成有安装了方向指示灯100的基端部IOOa的安装部106。该安装部106在外整流罩84安装于外侧的状态下形成在与外整流罩84的贯穿孔98大致一致的位置上。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内整流罩82具有供后述电气系统的电缆118通过的贯通孔108。该贯通孔108形成在上侧内整流罩102和下侧内整流罩104的边界部分。S卩,贯通孔108是通过使形成在上侧内整流罩102的安装部102c上的第一切缺部108a和形成在下侧内整流罩104的上端缘部104a上的第二切缺部108b相互卡合而形成的。这样,在上侧内整流罩102和下侧内整流罩104的边界部分形成第一及第ニ切缺部108a、108b,由此,在成形内整流罩82时无需设置用于贯穿设置贯通孔108的エ序等,实现了成形エ序的效率化。而且,在下侧内整流罩104的第二切缺部108b上,沿该下侧内整流罩104的平面形状切缺出凹部(卡定部)110。凹部110形成为能够供后述的第一及第ニ电缆120、122卡定的深度以及宽度。该凹部110在第一及第ニ切缺部108a、108b卡合而形成贯通孔108的状态下位于包围该贯通孔108的侧周缘的规定位置上。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罩10作为使内整流罩82和外整流罩84重叠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构成两轮摩托车12的前方两侧面的外观。在该内整流罩82的内侧面,搭载有对两轮摩托车12的电气系统112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的部件。这里,作为电气系统 112,能够列举出车头灯90、尾灯76、前方侧及后方侧方向指示灯74、100等的照明部件;进行发动机20的驱动控制的ECU (Engine Control Unit)、点火线圈、火花塞、调节器、ACG(交流发电机)、传感器类(例如,TH传感器及进气温度传感器)等的电装部件(未图示)。另外,电气系统112具有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主线束114,该主线束114连接在配设于车身的大致中央部的电池116(图I)上。另外,主线束114连接在配设于内整流罩82的内侧的电装部件(发动机20的驱动系统)上,且连接在前整流罩80的后侧的仪表单元96上。电气系统112将从主线束114以及仪表单元96分支的多根电缆118连接在照明部件以及其他的电装部件上。由此,将与驾驶者的操作以及驱动系统等相对应的电カ(或电气信号)经由电缆118向照明部件以及电装部件输送。对照明部件之一的方向指示灯(前方侧方向指示灯100)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方向指示灯100具有安装在安装部106上的基端部100a;从基端部IOOa沿车宽方向延伸出并进行指示灯的点亮的点亮部IOOb (此外,图3中,为了方便而图示了车身右侧的方向指示灯100)。在基端部IOOa上设有伴随与安装部106的安装而被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未图示),从该连接端子向配设在点亮部IOOb内的阀(未图示)进行电力供给。方向指示灯100中,点亮部IOOb以将外整流罩84的贯穿孔98贯穿并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关于方向指示灯100的安装,在车身罩10 (内整流罩82及外整流罩84)的安装结束后,从外整流罩84的贯穿孔98插入方向指示灯100的基端部100a,并将该基端部IOOa安装(卡定)在安装部106上。该方向指示灯100经由电缆118 (第一电缆120、第二电缆122)而与仪表单元96连接。即,方向指示灯100在仪表单元96内被连接在指示灯开关(未图示)上,基于驾驶者进行的指不灯的点売操作,进行点売部IOOb的点売。该情况下,在仪表单元96上配设有能够向方向指示灯100供给电カ的第一电缆120,另ー方面,在内整流罩82的安装部106上配设有连接在第一电缆120上的第二电缆122。这些第一及第ニ电缆120、122都使用了到达贯通孔108的长度的电缆,但与例如围绕内整流罩82而将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用充分短的电缆。另外,关于第二电缆122,在内整流罩82的安装状态下从安装部106垂下但不与地面接触,再通过内整流罩82的钩部124而将第二电缆122的规定部位卡定(參照图2)。如图2所示,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经由具有彼此的连接端部的联接器而连接。具体地说,在第一电缆120的连接端部设有凸型联接器120a,且在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端部设有凹型联接器122a,通过将凸型联接器120a插入到凹型联接器122a中,使彼此卡定,进行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此外,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构造不限于凸型联接器120a和凹型联接器122a的连接,当然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另外,如图2所示,在凸型联接器120a和凹型联接器122a的连接部分(以下,也仅称为连接部126)上,安装有从上方覆盖这些凸型联接器120a和凹型联接器122a的罩部件128。该罩部件128具有防止空气中的尘埃以及在电缆118上传递的水分从连接部126进入电缆118内的作用。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双层构造的整流罩(车身罩10)的两轮摩托车12基本上以上述方式构成,下面,对该车身罩10具有的贯通孔108及凹部1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内整流罩82具有的贯通孔108及凹部110主要在两轮摩托车12的组装时发挥显著的作用效果。通常,在组装两轮摩托车12时,对设有内部构造的车身进行前整流罩80和上侧内整流罩102的安装。该情况下,对于先安装在车身架18上的仪表单元96从前方覆盖前整流罩80,将后部侧固定在头管30上。另ー方面,上侧内整流罩102在前整流罩80的两侧部后侧大致水平地延伸设置。由此,车身形成为前整流罩80和上侧内整流罩102连成一体的外观面。然后,对从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下部侧延伸出的安装部102c安装下侧内整流罩104。此时,在下侧内整流罩104的安装部106上配设有第二电缆122。第二电缆122的位于安装部106附近的规定部位卡定于钩部124,并且,位于凹型联接器122a附近的规定部位预先勾挂在第二切缺部108b的凹部110中。S卩,第二电缆122成为前端侧(凹型联接器122a)引出到下侧内整流罩104的上部的状态。图4 图6是表示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顺序的说明图。在将第二电缆122卡定在凹部110的状态下,若将下侧内整流罩104安装在上侧内整流罩102上,则形成贯通孔108,如图4所示,第二电缆122的前端侧从该贯通孔108的下方(上侧内整流罩102的下部102b)向贯通孔108的上方(下侧内整流罩104的上部)露出。此时,由于第二电缆122的规定部位勾挂在凹部110上,所以,能够防止第二电缆122从该凹部脱落。因此,例如,即使在安装内整流罩82以及外整流罩84时施加了振动等的外力,第二电缆122也不会从凹部110脱离,能够维持凹型联接器122a在内整流罩82的上部露出的状态。而且,在内整流罩82安装在车身上后,在该内整流罩82的外侧进行外整流罩84的安装。在安装外整流罩84时,如上述那样,配设在内整流罩82的第二电缆122的前端侧向贯通孔108的上方引出,所以,该第二电缆122不会在内整流罩82的侧面突出而成为障碍。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内整流罩82上安装外整流罩84。另外,如已述的那样,两轮摩托车12的方向指示灯100安装在内整流罩82上。该情况下,方向指示灯100的基端部IOOa从外整流罩84的贯穿孔98插入,并被安装在内整流罩82的安装部106上。伴随该安装进行方向指示灯100的基端部IOOa的连接端子和第ニ电缆122的电导通。
而且,罩部件128安装后的电气系统112的配线中,进行从仪表单元96延伸的第ー电缆120和从安装部106延伸的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由此,方向指示灯100经由第一及第ニ电缆120、122而连接在仪表单元96上,再经由主线束114而连接在电池116上。第ー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通过在凹型联接器122a中插入凸型联接器120a而相互连结。这里,如上所述,第二电缆122的位于凹型联接器122a附近的规定部位被卡定在凹部110中,凹型联接器122a在内整流罩82的上表面露出(參照图4)。在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中,通过使该第二电缆122向凹部110的开ロ方向(贯通孔108的方向)移动,能够解除与该凹部110的卡定。而且,将第一及第ニ电缆120、122 —起引出,并在内整流罩82的上表面进行凸型联接器120a和凹型联接器122a的连结。因此,能够容易地连接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另外,在连接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吋,以覆盖凸型联接器120a和凹型联接器122a的方式安装罩部件128。该罩部件128的安装也能够在内整流罩82的上表面简 单地进行。即,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贯通孔108和凹部110,能够使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作业整体效率化。在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结束后,将连接部126配置在形成于内整流罩82和外整流罩84之间的间隙中。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使罩部件128与连接部126一起通过贯通孔108。该贯通孔108相对于罩部件128的平面面积形成为能够贯穿的大小,即使是覆盖连接部126的比较大的罩部件128也能够通过。因此,在内整流罩82与外整流罩84的间隙中能够容易地配置连接部126及罩部件128。在连接部126及罩部件128通过了贯通孔108之后,如图6所示,通过将第一电缆120勾挂在凹部110中而将该第一电缆120卡定。由此,方向指示灯100的配线结束。配线结束后,由于第一电缆120卡定在凹部110中,能够防止电缆118的移动,例如,即使在两轮摩托车12行驶时,也能够良好地持续保持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状态。另外,在内整流罩82与外整流罩84的间隙中配置有连接部126,由此,通过外整流罩84能够防止观察到连接部126,能够提高车身的外观性。而且,只要构成为在内整流罩82的外侧配置连接部126,则与在内整流罩82的内侧配置连接部126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加电气系统112的收容空间,能够提高配线自由度。此外,还可以构成为,通过盖体(未图示)封闭贯通孔108、仅供第一电缆120贯穿及卡定的凹部110开放。像这样通过盖体封闭贯通孔108,能够减少尘埃以及水影响连接部126的情況。另外,还可以在凹部110的开ロ部(与贯通孔108的边界部分)安装架设于该开ロ部的止挡件(未图示)。通过该止挡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电缆120(或第二电缆122)从凹部110的开ロ部脱离。而且,贯通孔108不限于形成在内整流罩82上,例如还可以形成在外整流罩84上。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12在内整流罩82具有贯通孔108,由此,能够通过贯通孔108连接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与例如围绕内整流罩82而连接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结构相比,能够适用短的电缆118。因此,能够降低车身的制造成本。而且,通过在贯通孔108的周缘部形成凹部110,能够通过该凹部110简单地卡定电缆118。S卩,使第二电缆122以从内整流罩82和外整流罩84之间露出的状态卡定在凹部110中,进行第一电缆120和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由此,能够缩短第一及第ニ电缆120、122的连接作业时间,实现了车身制造作业的效率化。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g的前提下,当然能够采用各种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整流罩车辆(12),具有覆盖车身的内部构造的内整流罩(82);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外侧至少覆盖该内整流罩(82)的一部分的外整流罩(84),其特征在于 具有配设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内侧的第一电缆(120);配设在所述内整流罩(82)和所述外整流罩(84)之间、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缆(120)上的第二电缆(122), 在所述内整流罩(82)和所述外整流罩(84)的某一方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电缆(120)或所述第二电缆(122)贯穿的贯通孔(108), 所述贯通孔(108)连设有将所述第一电缆(120)或第二电缆(122)的一部分卡定的卡定部(11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部(110)是将所述贯通孔(108)的侧周缘局部切缺而形成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120)和所述第二电缆(122)经由连接用的联接器(120a、122a)电连接, 所述贯通孔(108)形成为所述联接器(120a、122a)能够通过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I 3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120)的与所述第二电缆(122)的连接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电池(116)上, 所述第二电缆(122)的与所述第一电缆(120)的连接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在方向指示灯(10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整流罩车辆(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缆(122)连接在所述内整流罩(82)的安装部(106)上, 所述方向指示灯(100)具有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06)上的基端部(IOOa);从所述基端部(IOOa)贯穿所述外整流罩(84)而向车身的车宽方向突出并通过电力供给进行点亮的点亮部(IOOb), 通过在所述安装部(106)上安装所述基端部(100a),所述第二电缆(122)和所述点亮部(IOOb)被电导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整流罩车辆。能够以短电缆进行配线,且能够容易地将两根电缆之间连接起来。两轮摩托车(12)具有配设在内整流罩(82)的内侧的第一电缆(120);配设在内整流罩(82)和外整流罩(84)之间、且连接在第一电缆(120)上的第二电缆(122)。在内整流罩(82)上设有供第一电缆(120)或第二电缆(122)贯穿的贯通孔(108)。另外,在贯通孔(108)上设有将第一电缆(120)或第二电缆(122)的一部分卡定的凹部(110)。
文档编号B62J17/00GK102673690SQ20121003229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落合和之, 门间荣吉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