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15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鞍乘型车辆中,已知这样的结构将具备供电插座的防水性的袋设在座椅下的收纳箱中,将手机等移动终端与供电插座连接并收纳在上述袋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40087号公报可是,座椅下的收纳部是收纳头盔等想要尽可能确保空间的场所,希望就连其它收纳部位也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下述这样的课题希望在对移动终端 充电的同时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在确保座椅下等其它大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并且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驾驶员的移动终端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部33、233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所述收纳部33、2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
80、280,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配置在燃料箱10的下方且在发动机12的上方的空间,并且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75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能够收纳所述移动终端110。根据该结构,由于收纳部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该移动终端收纳部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具有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因此,能够在不牺牲其它收纳部的空间的情况下,利用收纳较小物品的收纳空间收纳移动终端,能够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利用收纳部隔断发动机的热量的影响,并且能够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发动机12为气缸轴线C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水平发动机,在侧视观察时所述收纳部33设在所述燃料箱10与所述水平发动机12之间,所述收纳部33具备主体部81,其配置在所述水平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上方;和盖部90,其封闭该主体部81的朝向车身侧方的开口 81A,在该盖部90具备支承移动终端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俯视观察时,该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不与所述气缸34重叠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侧视观察时收纳部设在燃料箱与水平发动机之间,收纳部具备配置在水平发动机的气缸的上方的主体部;和封闭主体部的朝向车身侧方的开口的盖部,在盖部具备支承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支承部,俯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在不与气缸重叠的位置,移动终端被支承在远离气缸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气缸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由于发动机为水平发动机,因此能够将易于隔断热量的较大的收纳部设在气缸和燃料箱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盖部90经由铰链77以能够开闭的方式与所述主体部81结合,向所述移动终端110延伸的所述充电软线100穿过所述铰链77的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向移动终端延伸的充电软线穿过铰链的附近,充电软线在开闭盖部时的挠曲量变小,因此,能够缩短充电软线,并且能够容易地开闭盖部。另外,可以为下述结构,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比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靠车辆的前方侧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在比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支承部妨碍驾驶员的脚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燃料箱10的下方具备从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60,侧视观察时,在所述燃料箱10的下方具备所述收纳部233,该收纳部233配置在所述进气系统60的一侧方和另一侧方中的至少任一侧方,并且该收纳部233具备向外侧方开口的主体部81和封闭该开口 81A的盖90,在所述主体部81设有支承移动终端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291。在这种情况下,将收纳部配置在从发动机的气缸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的一侧方和另一侧方中的至少任一侧方,收纳部具备向外侧方开口的主体部、和封闭开口的盖,在主体部设有移动终端支承部,因此,能够利用进气系统侧方的闲置空间来支承移动终端,并且,能够利用主体部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10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对所述移动终端110进行支承。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支承部以使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移动终端。另外,在侧视观察时,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也可以配置在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移动终端,因此,即使是侧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于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的上方的结构,也能够避免收纳部妨碍脚部。另外,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也可以设在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设在气缸的后方,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发动机12是气缸轴线C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水平发动机,所述发动机12具备从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60,在所述主体部81形成有前部收纳部82,在比所述进气系统60靠前方的位置处,所述前部收纳部82相对于所述进气系统60向与所述开口 81A相反的一侧鼓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收纳部的主体部形成有前部收纳部,该前部收纳部在比进气系统靠前方的位置处相对于进气系统向主体部的与开口相反的一侧鼓出,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比进气系统靠前方的空间来扩大收纳部。另外,由于前部收纳部远离移动终端支承部,因此,在相对于前部收纳部放入和取出物品时移动终端不会成为障碍。(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由于收纳部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该移动终端收纳部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具有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该移动终端收纳部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因此,能够在不牺牲其它收纳部的空间的情况下,利用收纳较小物品的收纳空间对移动终端充电,同时能够利用收纳部隔断发动机的热量的影响,能够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地收纳移动终端。另外,收纳部具备配置在水平发动机的气缸的上方的主体部、和封闭主体部的朝向车身侧方的开口的盖部,在盖部具备移动终端支承部,在俯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配 置在不与气缸重叠的位置,移动终端被支承在从气缸离开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气缸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能够将易于隔断热量的较大的收纳部设在水平发动机的气缸和燃料箱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另外,向移动终端延伸的充电软线穿过铰链的附近,充电软线在开闭盖部时的挠曲量变小,因此,能够缩短充电软线,并且能够容易地开闭盖部。另外,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在比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支承部妨碍驾驶员的脚部。另外,由于将收纳部配置在从气缸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的一侧方和另一侧方中的至少任一侧方,将移动终端支承部设在收纳部的主体部,因此,能够利用进气系统侧方的闲置空间来支承移动终端,并且,能够利用主体部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移动终端支承部以使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承,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移动终端。另外,由于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移动终端,因此,即使是在侧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于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的上方的结构,也能够避免收纳部妨碍脚部。另外,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设在气缸的后方,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另外,由于在比进气系统靠前方的位置处形成有向主体部的与开口相反的一侧鼓出的前部收纳部,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进气系统的前方的空间来扩大收纳部。另外,由于前部收纳部远离移动终端支承部,因此,在相对于前部收纳部放入和取出物品时移动终端不会成为障碍。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燃料箱和发动机的附近的右侧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将盖部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收纳箱的剖面及其附近的图。图6是示出将盖部打开的状态的收纳箱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I :机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10 :燃料箱;12 :发动机(水平发动机);33、233 :收纳箱(收纳部);34:气缸部(气缸);60 :进气装置(进气系统);75 电池; 76R :踏板;77 :铰链;80、280 :移动终端收纳部;81 :箱主体部(主体部);8IA :开口;82 :前部收纳部;90 :盖部;91,291 :移动终端支承部;100:充电软线;110 :手机(移动终端);C :气缸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使用这些方向。并且,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手机作为移动终端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移动终端也可以是便携式导航装置或PDA (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 :掌上电脑)。第I实施方式图I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如图I所示,机动二轮车I (鞍乘型车辆)具有车架2,该车架2构成为具备转向立管3,其构成车架2的前端;主车架4,其从转向立管3向后方斜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椅导轨5L、5R,它们从主车架4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下车架6L、6R,它们从主车架4的前端部大致向下方然后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车架7L、7R,它们通过从主车架4的后部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然后向下方延伸而分别与下车架6L、6R的后端部连结;以及左右一对副车架8L、8R,它们分别架设于座椅导轨5L、5R和中间车架7L、7R之间。并且,在图I中,仅示出了纸面近前侧的座椅导轨5L、下车架6L、中间车架7L、副车架8L。前叉9经由转向轴(未图示)以可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转向立管3,在主车架4安装有燃料箱10。另外,在中间车架7L、7R安装有左右一对枢轴板IlLUlR (仅示出纸面近前侧的11L),在该枢轴板11L、11R上,支承着具有发动机12和变速器13的动力单元14,并且以可上下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有摆臂15。另外,在座椅导轨5L、5R支承有座椅16和后部侧方防护部件17,该后部侧方防护部件17设在后部左侧方。前叉9是利用配置在转向立管3的上方和下方的顶梁19和底梁20连结左右一对叉单体18L、18R (仅示出纸面近前侧的18L)而成的,前轮31被轴支承在前叉9的下端。在顶梁19安装有操纵手柄21和手柄锁定装置22。并且,在顶梁19和底梁20安装有围(cowl)支承撑条23,在该围支承撑条23支承有前围24的同时,还支承有仪表25、内围26,方向指示灯支承撑条27以及前用牌照28。前照灯29经由撑条(未图示)安装于围支承撑条23,并从前围24的开口向前方露出。另外,在车辆前部设有经由方向指示灯支承撑条27安装的左右一对前方向指示灯30、和遮挡前轮31的上方的前挡泥板32。在燃料箱10的下方配置有树脂制的收纳箱33 (收纳部)。收纳箱33位于主车架4和发动机12之间,并经由托架35安装在主车架4的下部。另外,关于座椅16,使设在后部下部的插入部与座椅导轨5L、5R侧的卡合部卡合,将设在前部下部的左右一对安装片39以螺栓紧固方式固定于座椅导轨5L、5R侧。在座椅16的后部侧,将扶手杆40固定在座椅导轨5L、5R的后部。在发动机12的后部的下方的下车架6L、6R设有左右一对踏板76L、76R(仅示出纸面近前侧的76L),该左右一对踏板76L、76R供在座椅16上落座的驾驶员放置脚部。另外,在下车架6L、6R的后部设有支架53。并且,在座椅16的后部下方配置有头盔架41,该头盔架41为安装在后部侧方防护部件17的上部的部件,而且是考虑避免妨碍在座椅16的后部乘坐的乘员的脚部来配置的能够加锁的部件。并且,在此,在车辆后部,标号42是从副车架8L、8R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杆部件,将在座椅16的后部落座的乘员所用的踏脚板43分别安装在该杆部件42的下端,并且,该杆部件42经由车架侧撑条44与后部侧方防护部件17的下部连结。摆臂15是经由枢轴45安装于枢轴板11L、11R的部件,后轮46和左右一对后减震单元47L、47R (仅示出纸面近前侧的47L)各自的下端安装于摆臂15的后端部。并且,后减震单元47L、47R的上端安装于导轨下部托架48L、48R (仅示出纸面近前侧的48L),所述导轨下部托架48L、48R分别安装于座椅导轨5L、5R。
另外,在此,在摆臂15的周围,标号49表不链罩,标号50 52表不形成于枢轴板IlLUlR的、用于支承动力单元14的上部和后部的动力单元支承部。在后轮46的上方设有后挡泥板54,在后挡泥板54安装有尾灯58和后方向指示灯55。发动机12是气缸部34 (气缸)的气缸轴线C前倾地配置成大致水平的水平发动机,在此,为气冷单缸发动机。气缸部34具有从曲轴箱12A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气缸体34A ;和设在气缸体34A的前部的气缸盖34B。在发动机12的气缸盖34B安装有进气装置60 (进气系统)和排气装置61。进气装置60构成为具备作为燃料供给装置的化油器63,其配置在燃料箱10与发动机12之间;进气管62,其连接化油器63的前部和气缸盖34B上部的进气口 ;以及空气滤清器65,其经由连接管64与化油器63的后部连接。并且,化油器63当然也可以为燃料噴射装置的喷射器或节气门体。另一方面,排气装置61具有在气缸盖34B的下部的排气口安装的排气管66、和安装在该排气管66的后端的消声器67,排气装置61是经由后侧的杆部件42和安装于杆部件42的末端的消声器撑条68支承着消声器67的装置。在此,空气滤清器65通过将零件(未图示)收纳于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筐体即空气滤清器壳体65A内而构成,空气滤清器65配置在由 座椅导轨5L、5R、中间车架7L、7R以及副车架8L、8R围成的空间内,并经由未图示的托架安装在主车架4的后部、座椅导轨5L、5R的前部等。并且,标号71表示空气滤清器65的进气口。在空气滤清器65的内侧(车辆右侧面侧)配置有电池75,该电池75将电力供给至车辆的各电器部件。并且,在图I中,标号72表示从设于操纵手柄21的节气门操纵把手(未图示)向化油器63延伸的节气门拉索,标号73表示从设于操纵手柄21的离合器分离杆向动力单元14延伸的离合器拉索。图2是燃料箱10和发动机12的附近的右侧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一III线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收纳箱33与发动机12之间配置有从空气滤清器65延伸的连接管64 ;化油器63 ;以及进气管62,其从化油器63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并与气缸盖34B的上部的进气口连接。连接管64、化油器63以及进气管62配置在车宽方向上的与气缸轴线C大致一致的大致中央位置、且在发动机1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并且连接管64、化油器63以及进气管62前后延伸。电池75配置在中间车架7R与副车架8R之间,且外侧被侧罩38覆盖。收纳箱33形成为沿车辆的前后较长的箱型,在燃料箱10与发动机12之间配置在连接管64、化油器63以及进气管62的一侧方(右侧方)。另外,收纳箱33在主车架4的下方位于下车架6R与中间车架7R之间。在本第I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收纳箱33内,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75 (图I)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作为移动终端的板状的手机110,通过将手机110收纳于移动终端收纳部80,驾驶员能够在保护手机110免受雨水或灰尘等的损害的同时,在机动二轮车I的行驶中对手机110充电。收纳箱33具有在气缸盖34B、气缸体34A以及曲轴箱12A的上方设置的箱主体部81 (主体部);和盖部90,其经由在收纳箱33的前端设置的铰链77以可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箱主体部81。在收纳箱33的后部设有将盖部90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锁机构85。在锁机构85设有锁芯85A,其设于盖部90,以供机动二轮车I的钥匙从外侧插入并转动;和卡合部85B,其设于箱主体部81,通过使锁芯85A的末端与该卡合部85B卡合来锁定盖部90。将手机110收纳于移动终端收纳部80,并利用锁机构85锁定盖部90,从而能够防止手机110被偷盗。箱主体部81形成为一个面开口的箱型,并配置成使该开口 81A朝向车辆的一侧方。箱主体部81具有前部收纳部82,其在箱主体部81的进深方向(车宽方向)具有与气缸体34A的宽度大致相等的深度;和后部收纳部83,其在进深方向比前部收纳部82浅。在前部收纳部82的后方,后部收纳部83的另一侧方成为因箱主体部81凹陷而形成的空间S,在该空间S配置有化油器63和连接管64等进气系统。
前部收纳部82位于气缸体34A和气缸盖34B的上方,后部收纳部83位于气缸盖34B和曲轴箱12A的上方。在前部收纳部82的后部的靠另一侧方侧的侧壁82A设有充电软线连接部78,从电池75延伸出的供电用配线经由充电软线连接部78被导入到收纳箱33内,充电软线100与充电软线连接部78连接。前部收纳部82的前部成为物品的收纳空间,在此收纳车辆的操作说明书101或车载工具102等。侧壁82A位于比气缸盖34B的另一侧面侧的侧面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前部收纳部82的前壁82B设置成与气缸盖34B的前端的位置大致一致。盖部90形成为一个面开口的箱型,并配置成使该开口 90A与箱主体部81的开口 81A对合,以封闭箱主体部81。盖部90的进深方向(车宽方向)的深度形成得比前部收纳部 82的深度浅。在盖部90的内侧设有板状的终端支承体91A,该终端支承体91A以与盖部90的外侧壁90B对置的方式延伸,手机110被支承为其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并且手机110被夹在移动终端支承部91之间,该移动终端支承部91形成于终端支承体91A和外侧壁90B之间。这样,由于以手机110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支承手机110,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紧凑地配置手机110,从而能够使移动终端收纳部80实现小型化。另外,终端支承体91A具有与盖部90的前壁部90C对置的伸出部91B,通过将手机110支承在前壁部90C与伸出部9IB之间,从而将手机110在前后方向定位。另外,手机110被盖部90的底面部90D从下方支承。移动终端支承部91形成于前侧盖部92,该前侧盖部92位于盖部90的前部,并封闭箱主体部81的前部收纳部82。另外,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比锁芯85A靠前侧的位置,该锁芯85A设置于封闭后部收纳部83的后侧盖部93。即,移动终端收纳部80设置于由前部收纳部82和前侧盖部92围成的收纳箱33前部。图4是示出将盖部90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盖部90通过以铰链77为中心向前方侧转动而被打开,该铰链77具有沿铅直方向延伸的轴。在箱主体部81的前壁82B形成有用于支承充电软线100的钩状的软线支承部86。充电软线100从前部收纳部82的充电软线连接部78向前方延伸,被软线支承部86引导而沿着前壁82B穿过铰链77附近,然后,到达移动终端支承部91而与手机110的充电用端子连接。在此,充电软线100经由与手机110的规格(连接端子的形状或电压等)相对应的适配器(未图示)与手机110的充电用端子连接。对于上述适配器,与各种手机相对应地准备多种。这样,由软线支承部86引导而使充电软线100穿过铰链77附近,并且将移动终端支承部91设在前侧盖部92,由此,以铰链77为中心开闭盖部90时的充电软线100的挠曲量变小,因此,能够缩短充电软线100,并且能够容易地开闭盖部90。另外,盖部90通过铰链77与箱主体部81结合,在打开盖部90时不会从箱主体部81脱开,因此能够防止盖部90意外下落而对充电软线100等产生载荷。
如图3所示,盖部90配置在比气缸体34A和气缸盖34B靠外侧的位置,俯视观察时,配置在与气缸体34A和气缸盖34B不重叠的位置。即,在俯视观察时,设于盖部9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位于与气缸体34A和气缸盖34B不重叠的外侧方,由此,能够使手机110离开成为热量源的气缸体34A和气缸盖34B进行支承,并且能够利用收纳箱33的壁部将热量隔断,因此,能够在有效降低发动机12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的同时,对手机110充电。另外,如图2所示,设有移动终端支承部91的前侧盖部92被配置于比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在侧视观察时,在座椅16上落座的驾驶员的膝部N与后侧盖部93重叠,但与前侧盖部92不重叠。因此,即使设置在车宽方向上宽度较宽的移动终端收纳部80,也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收纳部80妨碍驾驶员的膝部N。另外,由于将手机110收纳于收纳箱33,因此能够保护手机11免受雨水或灰尘等的损害,即使如在不良道路行驶时那样车身发生大幅摇晃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手机110的脱落。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收纳箱33具备移动终端收纳部8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燃料箱10的下方且在发动机12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有从机动二轮车I的电池75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手机110,因此,能够在不牺牲座椅16下等其它收纳部的空间的情况下,利用收纳较小物品的收纳空间对手机110充电,同时能够利用收纳箱33隔断发动机12的热量的影响,能够将发动机12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地收纳手机110。另外,在侧视观察时,收纳箱33被设在燃料箱10与作为水平发动机的发动机12之间,收纳箱33具备箱主体部81和盖部90,所述箱主体部81配置在发动机12的气缸部34的上方,所述盖部90封闭箱主体部81的朝向车身侧方的开口 81A,在盖部90具备支承手机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在俯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不与气缸部34重叠的位置,手机110被支承在远离气缸部34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气缸部34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由于发动机12为水平发动机,因此能够将易于隔断热量的较大的收纳箱33设在气缸部34和燃料箱10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另外,延伸至手机110的充电软线100穿过铰链77附近,充电软线100在开闭盖 部90时的挠曲量变小,因此,能够缩短充电软线100,并且能够容易地开闭盖部90。另外,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比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设有移动终端支承部91的移动终端收纳部80妨碍驾驶员的膝部
N0另外,由于在箱主体部81形成有前部收纳部82,该前部收纳部82在比进气装置60靠前方的位置处相对于进气装置60向箱主体部81的与开口 81A相反的一侧鼓出,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比进气装置60靠前方的空间来增大收纳箱33。另外,由于前部收纳部82远离盖部90侧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因此,在相对于前部收纳部82放入和取出物品时手机110不会成为障碍。并且,上述第I实施方式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I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盖部90形成透明的窗部,并以使手机110的显示部朝向该窗部的方式将手机110收纳于移动终端支承部91,从而能够从盖部90的外侧通过上述窗部确认手机110的状态。另外,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对铰链77沿收纳箱33的前缘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以使铰链沿着收 纳箱33的下缘的方式进行配置,使盖部90向上下打开。第2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5和图6,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将手机110作为收纳于盖部90的物品进行了说明,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手机110被收纳在设置于箱主体部81侧的移动终端收纳部280。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收纳箱233 (收纳部)的剖面和其附近的图。图6是示出将盖部90打开的状态的收纳箱233的立体图。在此,在图6中,省略了盖部90的图
/Jn ο收纳箱233被配置在燃料箱10与发动机12之间,并且被配置于连接管64、化油器63以及进气管62的一侧方(右侧方)。收纳箱233具有箱主体部81和盖部90,在盖部90未设置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在箱主体部81的后部收纳部83设有板状的终端支承体291A,该终端支承体291A从后部收纳部83的后壁83B与后部收纳部83的靠另一侧方侧的壁部83A对置地向前方延伸,手机110被支承为其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并且手机110被夹在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之间,该移动终端支承部291形成于终端支承体291A和壁部83A之间。这样,由于以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支承手机110,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紧凑地配置手机110,从而能够使移动终端收纳部280实现小型化。另外,终端支承体291A具有与后壁83B对置的伸出部291B,通过将手机110支承在后壁83B与伸出部29IB之间,从而将手机110在前后方向定位。另外,手机110被后部收纳部83的底面部83C从下方支承。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被设置在比锁机构85的设于后部收纳部83的卡合部85B靠后方的位置,且位于后部收纳部83的后部。由此,能够将手机110设在锁机构85附近的闲置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在后部收纳部83的壁部83A形成有用于支承充电软线100的钩状的软线支承部286。充电软线100从前部收纳部82的充电软线连接部78向后侧方延伸,并被软线支承部286引导而沿着壁部83A向后方延伸,然后,到达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而与手机110的充电用端子连接。充电软线100经由上述的适配器与充电用端子连接。移动终端收纳部280构成为将充电软线100和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设于箱主体部81。如图5所示,俯视观察时,后部收纳部83和移动终端支承部291配置成与发动机12的气缸部34的后方的曲轴箱12A重叠,并且,后部收纳部83和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位于曲轴箱12A的上方。这样,不是在气缸部34的上方,而是在气缸部34的后方将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设置在发热量比气缸部34小的曲轴箱12A的上方,因此,即使是将手机收纳于发动机12的上方的收纳箱233的结构,也能够降低发动机12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另外,如图2所示,将设有移动终端支承部291的后部收纳部83堵塞的后侧盖部93位于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的上方,虽然在座椅16上落座的驾驶员的膝部N在侧视观察时与后侧盖部93重叠,但由于以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紧凑地收纳手机110,因此,能够防止后侧盖部93沿车宽方向突出,从而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收纳部280妨碍驾驶员的膝部N。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收纳箱233配置在从发动机12的气缸部34向后方延伸的进气装置60的一侧方,收纳箱233具有向外侧方开口的箱主体部81和封闭开口 81A的盖部90,在箱主体部81设有移动终端支承部291,因此,能够利用进气装置60的侧方的闲置空间支承手机110,并且,能够利用箱主体部81遮蔽发动机12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从而将该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另外,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以手机110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支承手机110,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手机110。并且,由于在车宽方向紧凑地支承手机110,因此,即使是在侧视观察时移动终端支承部291配置于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的上方的结构,也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支承部291妨碍膝部N。另外,由于将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设在气缸部34的后方,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12的热量对手机110的影响。另外,由于前部收纳部82远离后部收纳部83的移动终端支承部291,因此,在相对于前部收纳部82放入和取出物品时手机110不会成为障碍。并且,上述第2实施方式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将收纳箱233配置在进气装置60的一侧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收纳箱可以配置在进气装置60的一侧方和另一侧方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即,可以将与收纳箱233左右对称的收纳箱设在进气装置60的另一侧方(左侧方),并将手机HO支承在该收纳箱的移动终端支承部,或者,也可以将收纳箱设在进气装置60的两侧方,并将手机110支承于该收纳箱的移动终端支承部。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发动机12为水平发动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具备移动终端支承部的收纳箱设在气缸轴线大致铅直或斜着倾斜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侧方。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将移动终端支承部291配置在锁机构85的后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移动终端支承部配置在锁机构85的前方的后部收纳部83,在图6中如双点划线所示,将手机110收纳在锁机构85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移动终端支承部接近充电软线连接部78,因此,也可以不设置软线支承部286。
权利要求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在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将驾驶员的移动终端(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部(33、233),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33、2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配置在燃料箱(10)的下方且在发动机(12)的上方的空间,并且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75)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所述移动终端收纳部(80、280)能够收纳所述移动终端(I 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12)为气缸轴线(C)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水平发动机,在侧视观察时,所述收纳部(33)设在所述燃料箱(10)与所述水平发动机(12)之间, 所述收纳部(33)具备 主体部(81),其配置在所述水平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上方;和 盖部(90),其封闭该主体部(81)的朝向车身侧方的开口(81A), 在该盖部(90)具备支承移动终端(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91),俯视观察时,该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不与所述气缸(34)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90)经由铰链(77)以能够开闭的方式与所述主体部(81)结合,向所述移动终端(110)延伸的所述充电软线(100)穿过所述铰链(77)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91)配置在比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靠车辆的前方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10)的下方具备从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60), 侧视观察时,在所述燃料箱(10)的下方具备所述收纳部(233),该收纳部(233)配置在所述进气系统(60)的一侧方,并且,该收纳部(233)具备向外侧方开口的主体部(81)和封闭所述主体部(81)的开口(81A)的盖(90),在所述主体部(81)设有支承移动终端(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2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以使所述移动终端(110)的厚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对所述移动终端(I 10)进行支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侧视观察时,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配置在供驾驶员放置脚部的踏板(76R)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支承部(291)设在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12)是气缸轴线(C)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水平发动机,所述发动机(12)具备从所述发动机(12)的气缸(34)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60),在所述主体部(81)形成有前部收纳部(82),在比所述进气系统(60)靠前方的位置处,所述前部收纳部(82)相对于所述进气系统(60)向与所述开口(81A)相反的一 侧鼓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中,在确保座椅下等其它大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并且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在将驾驶员的手机(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箱(33)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收纳箱(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8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手机(110)。
文档编号B62J6/18GK102963465SQ20121031354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饭田王海, 安藤雅晴, 中野润一, 乾秀二郎, 藤原清隆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