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82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6x4自卸车底盘悬架一般采用板簧结构,且这种底盘悬架本身是基于公路路面而设计的。当使用在矿山路面时,由于路况的恶化再加上板簧加厚导致悬架的减震性能进一步恶化,从而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来自路面的冲击载荷几乎都刚性地传递给了车架。再加上路面的凹凸不平,底盘具有很大的扭转变形,也会造成车架的扭曲变形。这样,6x4自卸车的车架的中间梁不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载荷,而且具有很大扭转变形。此外,由于车架的扭曲变形,也极易造成车架的连杆支座沿车架横向变形甚至开裂。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防止变形、且开裂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车架容易扭曲变形且开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及安装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的平衡梁;车架还包括至少一个预紧拉杆组,且预紧拉杆组分别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进一步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法兰面,预紧拉杆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对应的法兰面。进一步地,每一预紧拉杆组包括至少一个或平行排列的若干预紧拉杆,且预紧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对应的法兰面。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加强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分别固定有连杆支座,加强梁的第一端固定于平衡梁,且加强梁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连杆支座。进一步地,加强梁包括第一端交叉的第一梁和第二梁,第一梁和第二梁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连杆支座。进一步地,平衡梁包括中间梁,且连杆支座位于平衡梁的下方,加强梁呈“人”字形,且加强梁的交叉的第一端固定于中间梁。进一步地,平衡梁还包括位于中间梁的两相对端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固定于左纵梁;第二固定轴固定于右纵梁。进一步地,平衡梁的中间梁的截面呈方形或菱形。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关节件,关节件的两相对端分别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内侧面。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车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通过至少一个预紧拉杆组的两端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不仅满足车辆运行中车架纵向扭曲变形的要求,而且能有效防止车架的横向变形。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I和图2,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架。该车架包括左纵梁I、与左纵梁I相对排列的右纵梁3、安装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3之间的平衡梁5、至少一个预紧拉杆组7及关节件9。其中,预紧拉杆组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相对的上面或下面;每一预紧拉杆组7包括至少一个预紧拉杆(未标号),且预紧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对应的上面和下面连接,不仅满足车辆运行中车架纵向扭曲变形的要求,而且能有效防止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横向变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一预紧拉杆组7包括若干平行分布的预紧拉杆,且这些预紧拉杆均对应连接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上面和下面。左纵梁I和右纵梁3通过关节件9连接,该关节件9的两相对端分别固定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内侧面。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车架还包括若干紧固件2,如螺钉、螺栓及铆钉等,该关节件9的两相对端分别通过紧固件2固定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内侧。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梁5包括中间梁51及位于该中间梁51的两相对端的第一固定轴53和第二固定轴55。其中,第一固定轴53固定于左纵梁1,且外露于左纵梁I的外侧;第二固定轴55固定于右纵梁3,且外露于右纵梁3的外侧。优选的,平衡梁5的中间梁51的截面呈方形或菱形。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结构相同,其均包括位于对应的上下面的法兰面4。优选地,上述预紧拉杆组7的每一预紧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对应法兰面4,并分别拉紧,形成预紧结构,在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防止对车架造成的横向变形,而且能有效适应车架纵向的微量变形要求。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位于对应的下端的法兰面4的下方还固定有连杆支座6,每一连杆支座6位于平衡梁5的下方,并与平衡梁5对齐。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车架还包括一个呈“人”字形的加强梁8,其包括第一端相互交叉的第一梁81及第二梁83。其中,该加强梁8的交叉端固定于平衡梁5的中间梁51的底面,且该第一梁81及第二梁83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连杆支座6上,以将左纵梁I和右纵梁3的连杆支座6和中间梁51之间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有效地避免了连杆支座6的横向变形甚至开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 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架,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及安装在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的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至少一个预紧拉杆组,且所述预紧拉杆组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法兰面,所述预紧拉杆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对应的法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预紧拉杆组包括至少一个或平行排列的若干预紧拉杆,且所述预紧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对应的法兰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分别固定有连杆支座,所述加强梁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平衡梁,且所述加强梁 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所述连杆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第一端交叉的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所述连杆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包括中间梁,且所述连杆支座位于所述平衡梁的下方,所述加强梁呈“人”字形,且所述加强梁的交叉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中间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梁的两相对端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左纵梁;所述第二固定轴固定于所述右纵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的所述中间梁的截面呈方形或菱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关节件,所述关节件的两相对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内侧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该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至少一个预紧拉杆组、安装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的平衡梁、连杆支座和加强梁;预紧拉杆组分别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相对的上面或下面。连杆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下面。两个连杆支座之间固定安装加强梁。加强梁的脚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杆支座内侧面固定连接,加强梁的头端与平衡梁的中间梁的下面固定连接。该发明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具有极佳的抗弯、抗扭、抗变形能力。
文档编号B62D21/02GK102963423SQ2012104646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宏如, 孙志强 申请人:武汉德联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