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067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前体部分和保险杠后体部分组成,保险杠前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前部形状相适应,保险杆后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后部形状相适应,二者的U型端固接在一起,围成一个摩托车整车车体形状相配合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和保险杠后体部分均为空心体结构,二者之间设置有缓冲垫。采用该结构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既能够保护摩托车机车的车头部分,还能够保护机车的车尾及车身部分,进一步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且连接部分的缓冲垫能够有效缓解保险杠前体部分与摩托车后体部分的摩擦,提高了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摩托车的保险杠。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摩托车最多的国家,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能够提高骑车人的安全,但是现有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均为分体式,且只能保护摩托车的车头和车尾部分,因此,摩托车的车体部分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转弯时容易造车车身部分划伤或者对骑车人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护车头和车尾,又可以保护车身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前体部分和保险杠后体部分组成,保险杠前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前部形状相适应,保险杆后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后部形状相适应,二者的U型端固接在一起,围成一个摩托车整车车体形状相配合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和保险杠后体部分均为空心体结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的U型端端口直径小于保险杠前体部分U型端端口直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的U型端伸入在保险杠前体部分U型端端口内,并固定,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与保险杠后体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缓冲垫。
[000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既能够保护摩托车机车的车头部分,还能够保护机车的车尾及车身部分,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且连接部分的缓冲垫能够有效缓解保险杠前体部分与摩托车后体部分的摩擦,提高了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本发明的【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07]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08]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前体部分I和保险杠后体部分2组成,保险杠前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前部形状相适应,保险杆后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后部形状相适应,二者的U型端固接在一起,围成一个摩托车整车车体形状相配合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I和保险杠后体部分2均为空心体结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的2U型端端口直径小于保险杠前体部分IU型端端口直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2的U型端伸入在保险杠前体部分IU型端端口内,并固定,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I与保险杠后体部分2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缓冲垫3。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既能够保护摩托车机车的车头部分,还能够保护机车的车尾及车身部分,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能,且连接部分的缓冲垫能够有效缓解保险杠前体部分与摩托车后体部分的摩擦,提高了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包括保险杠前体部分(1)和保险杠后体部分(2)组成,保险杠前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前部形状相适应,保险杆后体部分大体呈U型,且与摩托车车体后部形状相适应,二者的U型端固接在一起,围成一个摩托车整车车体形状相配合的新型摩托车保险杠装置,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1)和保险杠后体部分(2)均为空心体结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的(2)U型端端口直径小于保险杠前体部分(1)U型端端口直径,所述的保险杠后体部分(2)的U型端伸入在保险杠前体部分(1)U型端端口内,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杠前体部分(1)与保险杠后体部分(2)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缓冲垫(3)。
【文档编号】B62J27/00GK103895758SQ20121059667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勇 申请人: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