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重减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19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重减震前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配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加重减震前叉。
技术背景 电动自行车由于行驶速度快、使用方便而得到广泛使用。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影响而产生的车体振动会对人体手腕及手臂产生震动和冲击,车把的震动会使人难于控制车辆,由于驾驶不稳而产生危险。为减轻这种震动和冲击,在电动车上安装有减震前叉。大多数的电机安装在后车轮上。而据研究结果显示,电机装在前轮上由推力转为拉力后可省力节能30%左右。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减震前叉的结构大多是在叉肩上部安装叉立管,在叉肩下部安装有两支叉腿,泥板龙门架与两支叉腿连接。由于上述减震前叉结构的限制,导致安装电机的强度不足,电机无法安装在前叉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重减震前叉,以提高减震前叉的强度,适应安装电机的需要,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叉肩、叉立管、两支下前叉腿、两支下后叉腿、泥板龙门架、轮轴接片,所述下叉肩上安装有叉立管,所述下叉肩下部分别安装有两支下前叉腿和两支下后叉腿,所述泥板龙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支下前叉腿连接,每支下前叉腿下端分别安装有轮轴接片,所述下后叉腿的长度小于下前叉腿的长度,每支下后叉腿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前叉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每支下后叉腿和下前叉腿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弹黃。还包括上叉肩,所述上叉肩与下叉肩之间安装有两支上前叉腿。所述泥板龙门架上与车轮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锁孔。所述下后叉腿由下后叉管和下后套管组成,所述下后叉管的直径为25. 4_,下后套管的直径为31. 8mm ;所述下前叉腿由下前叉管和下前套管组成,所述下前叉管的直径为25. 4mm,下前套管的直径为38mm。两支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130mm,下前叉腿与下后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45mm,叉立管与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75mm。所述上叉肩与下叉肩上分别安装有对应的车筐支架和车筐钩鼻。对应的上前叉腿与下前叉腿为一根管。所述上叉肩、下叉肩、叉立管、两支下前叉管、两支下后叉管、两支上前叉腿分别为不锈钢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加重减震前叉有四条叉腿,加大了强度,提高了安全性,有利于将电机安装在前叉上,从而由拉力带动电动车行驶,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在四条叉腿上都安装有减震弹簧,加强了减震的缓冲力,使骑行在颠簸的路上更舒适、平稳。3、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缩小了管径及管距,使产品加重而不笨。4、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本身加带锁套,既是前叉又是前锁,增加了防丢失的功倉泛。5、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除了下后套管、下前套管及泥板龙门架外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表面质量好。


·[0020]图I为本实用新型加重减震前叉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重减震前叉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重减震前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加重减震前叉的示意图如图I-图3所示,包括下叉肩3、叉立管I、两支下前叉腿4、两支下后叉腿5、泥板龙门架9、轮轴接片8,所述下叉肩3上安装有叉立管1,所述下叉肩3下部分别安装有两支下前叉腿4和两支下后叉腿5,所述泥板龙门架9的两端分别与两支下前叉腿4连接,每支下前叉腿4下端分别安装有轮轴接片8,所述下后叉腿的长度小于下前叉腿的长度,每支下后叉腿5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前叉腿4之间通过支撑板14连接,每支下后叉腿和下前叉腿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弹簧7、6。其中,为了便于安装,对应的上前叉腿与下前叉腿为一根管。对于双肩结构的前叉,还包括上叉肩2,所述上叉肩2与下叉肩3之间安装有两支上前叉腿13。为了便于前轮装锁,所述泥板龙门架9上与车轮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锁孔12,车锁从一侧的锁孔穿过,再穿过车轮的轮辐,从另一侧的锁孔穿出,将前轮锁住。为了便于安装车筐,所述上叉肩与下叉肩上分别安装有对应的车筐支架11和车筐钩鼻10。本实施例中的下后叉腿5由下后叉管和下后套管组成,所述下后叉管的直径为
25.4_,下后套管的直径为31. Smm0所述下前叉腿4由下前叉管和下前套管组成,所述下前叉管的直径为25. 4mm,下前套管的直径为38mm。两支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130mm,下前叉腿与下后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45mm,叉立管与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75mm。所述上叉肩、下叉肩、叉立管、两支下前叉管、两支下后叉管、两支上前叉腿分别为不锈钢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前叉做了加重设计,强度高,能够安装电机,到达省力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叉肩、叉立管、两支下前叉腿、两支下后叉腿、泥板龙门架、轮轴接片,所述下叉肩上安装有叉立管,所述下叉肩下部分别安装有两支下前叉腿和两支下后叉腿,所述泥板龙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支下前叉腿连接,每支下前叉腿下端分别安装有轮轴接片,所述下后叉腿的长度小于下前叉腿的长度,每支下后叉腿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前叉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每支下后叉腿和下前叉腿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弹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叉肩,所述上叉肩与下叉肩之间安装有两支上前叉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板龙门架上与车轮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锁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后叉腿由下后叉管和下后套管组成,所述下后叉管的直径为25. 4mm,下后套管的直径为31. 8mm ;所述下前叉腿由下前叉管和下前套管组成,所述下前叉管的直径为25. 4_,下前套管的直径为38_。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两支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130mm,下前叉腿与下后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45mm,叉立管与上前叉腿之间的中心距为7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肩与下叉肩上分别安装有对应的车筐支架和车筐钩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对应的上前叉腿与下前叉腿为一根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重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肩、下叉肩、叉立管、两支下前叉管、两支下后叉管、两支上前叉腿分别为不锈钢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重减震前叉,以提高减震前叉的强度,适应安装电机的需要,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下叉肩上安装有叉立管,下叉肩下部分别安装有两支下前叉腿和两支下后叉腿,泥板龙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支下前叉腿连接,每支下前叉腿下端分别安装有轮轴接片,下后叉腿的长度小于下前叉腿的长度,每支下后叉腿的下端与下前叉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每支下后叉腿和下前叉腿内分别有减震弹簧。泥板龙门架上有锁孔。该减震前叉有四条叉腿,加大了强度,有利于将电机安装在前叉上,从而由拉力带动电动车行驶,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四条叉腿上都有减震弹簧,加强了减震的缓冲力,骑行在颠簸的路上更舒适、平稳。
文档编号B62K21/02GK202624535SQ2012201413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张谷 申请人:张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