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5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前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行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新型自行车前叉。
背景技术
前叉是自行车的重要部件,其包括立管和两分叉的支管。现有技术中,支管为直管,且支管与立管的连接处为直角状,前叉的重量较重,导致整车的重量也较重,用户的体验感较差,且不能适用多种用户。另外,在一些对要求重量较轻(例如表演)的场合,这种结构的前叉明显也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旨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叉 的重量较重技术问题。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立管和两支管,所述两支管的一端与立管连接,另一端与前轮横轴连接,其中,所述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端设置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支管由与立管连接的一端向与前轮横轴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优选地,所述支管与前轮横轴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通过该连接片与前轮横轴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优选地,内侧圆弧的半径为80 100mm。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前叉,其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端设置为弧形,因此减轻了前叉的重量,使得自行车能适用多种用户和场合。另外,支管由与立管连接的一端向与前轮横轴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并且使得前叉更为美观大方。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行车前叉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行车前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I和图2,提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车前叉包括立管10和两支管20,所述两支管20的一端与立管10连接,另一端与前轮横轴(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支管20与立管10的连接端21设置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管20与立管10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其连接端21可在焊接前通过模具折弯成型。当然,此处所述的圆弧形并不一定指严格意义上的圆弧形,其也可以呈非规则弧形设置,只要相对直角可减轻重量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端21处,内侧圆弧最小的半径为8(Tl00mm。内侧圆弧指的是与前轮相对的小圆弧。进一步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支管20由与立管10连接的一端向与前轮横轴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即,支管20的管身具有锥度,该锥度从连接端21由大到小向对端过渡,相对直管而言,本实施例能进一步减轻前叉的重量,并且使得前叉更为美观大方。由于连接端21是大端,不影响支管20与立管10的连接强度,因此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参照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管20与前轮横轴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22,通过该连接片22与前轮横轴连接。具体的,连接片22上设置有开叉口 23,该开叉口 23与前轮横轴适配,可供前轮横轴插入。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片22上设置有通孔23。该通孔2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轻前叉的重量。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前叉,其支管20与立管10的连接端21设置为弧形,因此减轻了前叉的重量,使得自行车能适用多种用户和场合。另外,支管20由与立管21连接的一端向与前轮横轴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并且使得前叉更为美观大方。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立管和两支管,所述两支管的一端与立管连接,另一端与前轮横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端设置为圆弧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由与立管连接的一端向与前轮横轴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与前轮横轴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片,通过该连接片与前轮横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内侧圆弧的半径为80 1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立管和两支管,所述两支管的一端与立管连接,另一端与前轮横轴连接,其中,所述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端设置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可减轻前叉的重量,使得自行车能适用多种用户和场合,还可使得前叉更为美观大方。
文档编号B62K21/02GK202686647SQ20122027872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伍尚冠 申请人:伍尚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