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12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前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组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容室的自行车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主要包括前叉外管、前叉内管及连接座等单元组件,外管由一左管体与一右管体组成,各管体底端固接在自行车的花榖上,管体顶端则为开放端面;内管包括有二结构相同的中空套管,各套管尾端分别插在上述管体中,套管头端则设计为封闭状,而连接座两端则分别固接二套管头端,使二套管可同时相对前述管体产生轴向位移。自行车前叉还在各套管与各管体之间共同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装设有一缓冲组件,常见的缓冲组件为伸缩弹簧或是多数个可压缩变形的弹性件(如中空的胶柱),缓冲组件一端顶抵在管体底端内面形成固定支点,另一端则顶抵在套管顶端内面,根据缓冲组件在被压缩状态时储存能量,而在撑张状态时释放储能的特性,达到减震的功效。
上述即为一般自行车前叉的组成。就该领域而言,其技术发展或许已接近成熟,相对可再改进的地方不多,然而,本案设计人仍本着创新与贡献的精神,凭借多年从事该行业积累的开发经验,对该部分再赋予累加的功能,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其在不影响自行车前叉的减震功效的前提下,将构成前叉的其中一支架内部设计为一容置空间,可将自行车的相关周边配件收藏容置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其可降低自行车前叉的成本支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前叉,包含有一右支架,由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套设组成,内管可相对外管产生位移;一左支架,也由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套设组成,内管可相对外管产生位移;一连接座,其两端分别连接各支架的内管顶缘,使得各内管可一起产生位移动作;其特征在于右支架内部装设有一缓冲组件;左支架的内管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开口位于内管顶端处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一端盖以可拆装结合的方式组设在前述左支架的内管开口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叉收藏物品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叉的一支架内部收藏有物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100的组成包括有一右支架10、一左支架20、二衬套30、二心轴40、一连接座50、一缓冲组件60与一端盖70。其中右支架10与左支架20皆由一内管11、21与一外管12、22相互套设组成,各外管12、22外部底端分别固接在一花榖(图中未示)的轴杆上以形成支点,而各内管11、21可相对各外管12、22产生轴向位移,连接座50两端分别连接各内管11、21的顶缘,使各内管11、21可一起产生位移动作;二衬套30则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内管11、21外部与外管12、22内面之间,各衬套30的设置使得各内管11、21能更稳定地相对外管12、22产生上下位移。
另外,各内管11、21的底部具有一遮板11 1、211,各遮板111、211上开设有一穿孔112、212,二心轴40底端固接在外管12、22内部底端处,心轴40顶端则穿过对应的穿孔112、212伸入内管11、21内部,如图1所示,一挡件41结合在右支架10的心轴40顶端,在各心轴40上段外部还分别套设有一弹簧42;另外,各支架10、20在其心轴40外部可分别套设有一个或数个为中空胶柱43的缓冲件,胶柱43为各内管11、21向下移动时提供抵触缓冲作用。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结构的各支架10、20,下面继续将本实用新型前叉100的结构特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右支架10在内管11顶缘处设有一封盖13,以封闭内管11上方的开口,而缓冲组件60装设在内管1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缓冲组件60主要为一弹性系数较高的伸缩弹簧61,藉由伸缩弹簧61一端抵触在内管11内部顶面,另一端抵触在心轴40顶端的挡件41上。根据伸缩弹簧61具有在被压缩状态时可储存能量,而在撑张状态时释放储能的特性,达到减震的效果。
左支架20的内管21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3,一开口24位于内管21顶端处且与容置空间23相连通,一内螺纹段25设置在内管21顶缘内面,而端盖70具有一外螺纹段71与一扳动部72,外螺纹段71可与内螺纹段25配合螺接,扳动部72则供扳转接触使用以控制端盖70相对内管21为结合或是拆离状态;另外,有一橡胶制成的垫体作为抵止件26塞设在左支架20内管21内部且位于心轴40顶端上方,抵止件26与心轴40顶端之间的距离即为前叉的内外管可做伸缩的行程距离。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100的结构,必须说明的是,因前叉100的组成结构仅在右支架10内部装设缓冲组件60,故而本实用新型特选择具有较高弹性系数的伸缩弹簧61以维持前叉100应具有的良好减震效果;至于左支架20内管21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23,则可作为收藏体积较小的物品使用。
如图2、图3所示的应用例,是将体积较小的自行车专用打气筒A的尾端先行固定在端盖70上,接着,将打气筒A置入容置空间23中,打气筒A为倒置状,打气筒A头端轻抵抵止件26,之后,将端盖70锁结在左支架20内管21顶缘处即可,这样,可以为骑乘者提供更周全的准备,可免去携带不易或是外挂不便的困扰。当然,也可将一些维修工具安放在容置空间23中,同样具有携带简便的优点;另外,在取出打气筒A时,前述扳动部72方便使用者手部触压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前叉100在不影响现有的减震功能的同时,将其中一支架内部设计为可收藏物品的容置空间,不仅可提供自行车的相关周边配件容置其中,而且可降低减震结构的成本支出。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前叉,包含有一右支架,由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套设组成,所述内管可相对所述外管产生位移;一左支架,也由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套设组成,所述内管可相对所述外管产生位移;一连接座,其两端分别连接各所述支架的内管顶缘,使得各所述内管可一起产生位移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内部装设有一缓冲组件;所述左支架的内管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一开口位于所述内管顶端处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一端盖以可拆装结合的方式组设在前述左支架的内管开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架的外管内部还分别装设有一心轴,各所述内管的底部端面处开设有一穿孔,各所述心轴一端固接在所述外管底端,另一端则穿过对应的穿孔并伸入所述内管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的内管顶缘内面具有一内螺纹段,所述端盖具有一外螺纹段可与所述内螺纹段配合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一抵止件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内管内部且位于所述心轴顶端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件为一橡胶制成的垫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右支架的内管内部,所述缓冲组件一端抵触在所述内管内部顶面,另一端则抵触在所述心轴顶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心轴的外部还分别套设有至少一缓冲件,各所述缓冲件位于各所述外管内部底端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具有一内管与一外管相互套设组成的一右支架与一左支架,右支架内部装设有一缓冲组件,而左支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供体积较小的物品收藏其中。可免去骑乘者携带工具不易或是外挂不便的困扰,且可降低减震结构的成本支出。
文档编号B62K25/06GK2613434SQ03243000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辉雄 申请人:台湾司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