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27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婴儿推车中许多部件之间通过连接件销接连接的方式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整车折叠。例如,有些车架的前支管的上端会固设第一连接件,推杆的下端会固设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销接连接,以便车架折叠时,推杆和前支管能相对收拢。但是这种简单的销接还存在以下不足,其折叠行程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通过卡销与弧形槽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进而更好的实现整车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包括通过销轴销接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销接部于销轴的一侧设有卡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销接部设有供该卡销嵌设且与卡销滑动配合的弧形槽,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通过卡销与弧形槽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片,其中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片嵌设在两第二连接片之间的第二间隙内,而位于左侧的第二连接片嵌设在两第一连接片之间的第一间隙内,所述销轴销接在上述两第一连接片和两第二连接片上,所述弧形槽和卡销分别设置在同侧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通过卡销与弧形槽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进而更好的实现整车折叠。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剖视图。其中1第一连接件;11弧形槽;12第一连接片;13第一间隙;2第二连接件;21卡销;22第二连接片;23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I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I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片22,其中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片12嵌设在两第二连接片22之间的第二间隙23内,而位于左侧的第二连接片22嵌设在两第一连接片12之间的第一间隙13内,上述两第一连接片12和两第二连接片22通过销轴销接连接,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片22和第一连接片12上分别设有卡销及与卡销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件2和第一连接件I通过卡销21与弧形槽11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进而更好的实现整车折叠。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 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包括通过销轴销接连接第一连接件(I)和第二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销接部于销轴的一侧设有卡销(21),所述第一连接件(I)的销接部设有供该卡销(21)嵌设且与卡销(21)滑动配合的弧形槽(11 ),第二连接件(2)和第一连接件(I)通过卡销(21)与弧形槽(11)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I)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第二连接件(2)上设有左右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片(22),其中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片(12)嵌设在两第二连接片(22)之间的第二间隙(23)内,而位于左侧的第二连接片(22)嵌设在两第一连接片(12)之间的第一间隙(13)内,所述销轴销接在上述两第一连接片(12)和两第二连接片(22)上,所述弧形槽(11)和卡销(21)分别设置在同侧的第一连接片(12)和第二连接片(2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折叠旋转结构,包括通过销轴销接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销接部于销轴的一侧设有卡销,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销接部设有供该卡销嵌设且与卡销滑动配合的弧形槽,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通过卡销与弧形槽的滑动配合来实现两者间的折叠行程控制,进而更好的实现整车折叠。
文档编号B62B7/06GK202753984SQ20122032822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李伟琼 申请人: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