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泥槽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93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泥槽链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中使用的链轮,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上使用的链轮。
背景技术
链传动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机械传动。它是由链条和主、从动链轮所组成。链轮上制有特殊齿形的齿,依靠链轮轮齿与链节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目前链轮被广泛用于车辆、纺织机械、仪表仪器等行业的机械传动,链轮用于机械领域的动力传送,要求其传送时摩擦阻力小,这有利于减少链轮的磨损,同时提高传递效率。然而,目前的链轮传动机构很多时候运行在条件状况比较复杂恶劣的环境,如摩托车上使用的链轮,很多时候链轮上沾有灰尘或者泥土等杂物,这无疑增大了链轮与啮合链条的摩擦,降低了链轮的使用寿命。但是目前的链轮还不能很好的排出链轮齿沟内的灰尘或者泥土,达到减少传动时链轮的轮齿与链条之间的摩擦的目的,这导致链轮磨损增大,传递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排除齿沟内的泥土,有效降低链轮与啮合链条的摩擦,提高链轮使用寿命的排泥槽链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排泥槽链轮,包括链轮本体以及设置在链轮本体外圆上的轮齿和齿沟,在所述链轮本体的齿沟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两端面的排泥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泥槽的宽度为齿沟直径的1/5 1/2,排泥槽的深度为齿沟直径的1/3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泥槽的两端为圆弧过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泥槽与齿沟之间的连接部为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齿沟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两端面的排泥槽,一旦齿沟内有泥土,在链轮转动过程中,齿沟内的泥土便会在旋转过程中从排泥槽中排出,降低链轮与啮合链条之间的摩擦,提高链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传动时的阻力,传动效率更高。

图1为排泥槽链轮的主视图;图2为排泥槽链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一链轮本体;2—轮齿;3—齿沟;4一排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图2所示,排泥槽链轮,包括链轮本体I以及设置在链轮本体I外圆上的轮齿2和齿沟3,轮齿2与齿沟3交叉分布,在所述链轮本体I的齿沟3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I两端面的排泥槽4。该排泥槽4起着排泥的作用,减少传动时的摩擦,使轮齿2更加耐磨,延长链轮的使用寿命。排泥槽4的宽度为齿沟3直径的1/5 1/2,排泥槽4的深度为齿沟3直径的1/3 3/5。该排泥槽4在具有排泥功能的前提下,并不会对链轮本体I自身的强度和与链条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产生影响。排泥槽4的两端为圆弧过渡,排泥槽4与齿沟3之间的连接部为圆弧过渡,设置圆弧过渡有利于齿沟3内的泥土排入排泥槽4内,并通过排泥槽4两边的圆弧面排出,大大提高了排泥效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排泥槽链轮,包括链轮本体(I)以及设置在链轮本体(I)外圆上的轮齿(2)和齿沟(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轮本体(I)的齿沟(3)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I)两端面的排泥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槽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槽(4)的宽度为齿沟(3) 直径的.1/5 .1/2,排泥槽(4)的深度为齿沟直径的1/3 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泥槽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槽(4)的两端为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泥槽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槽(4)与齿沟(3)之间的连接部为圆弧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泥槽链轮,包括链轮本体以及设置在链轮本体外圆上的轮齿和齿沟,在所述链轮本体的齿沟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两端面的排泥槽。本实用新型在齿沟的底部设有贯穿链轮本体两端面的排泥槽,一旦齿沟内有泥土,在链轮转动过程中,齿沟内的泥土便会在旋转过程中从排泥槽中排出,降低链轮与啮合链条之间的摩擦,提高链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传动时的阻力,传动效率更高。
文档编号B62M9/00GK202863706SQ2012205221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余东 申请人:巴南区顺极力丰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