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车,特别涉及一种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
背景技术:
铸件在进行机加工时,需要在多个工位实现不同工序的加工。传统的方法采用人工搬运,或者由叉车进行搬运。其缺点是:若采用人工搬运,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全部采用叉车搬运,则灵活性低,对叉车数量需求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实现人工或叉车搬运转换的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移动小车和搬运铁框,一移动小车,包括底板、万向滚轮、固定滚轮、把手和定位条,底板为矩形,底板的四边设置限位条,底板的一侧焊接把手,底板的底面四角安装有一对万向滚轮和一对固定滚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一道与底板侧边平行的定位条;一搬运铁框,包括托盘、护栏、支承块,托盘四周设置护栏,托盘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承块,其中一侧的支承块上开有刚好可嵌合定位条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有排油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人工将搬运铁框置于移动小车的底板上,并将支承块的定位槽与移动小车的定位条配合,避免搬运铁框与移动小车发生相对移动,且支承块的高度高于移动小车四周限位条的高度,使得搬运铁框的托盘高出移动小车四周的限位条;各工位需要周转的工件置于搬运铁框内,需要人工运转时直接推动移动小车,若需要叉车进行运转,则由叉车的叉齿伸入托盘底部即可托起搬运铁框进行搬运。两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灵活度闻。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小车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小车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搬运铁框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包括移动小车和搬运铁框,移动小车,包括底板11、万向滚轮12、固定滚轮13、把手14和定位条15,底板11为矩形,底板11的四边设置高出底板11的限位条16,底板11的一侧焊接把手14,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或拉动小车。底板11的底面四角安装有一对万向滚轮12和一对固定滚轮13,另外,在底板11上表面设置有一道与底板11侧边平行的定位条15。搬运铁框,包括托盘21、护栏22、支承块23,托盘21四周设置护栏22形成铁框,托盘2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承块23,其中一侧的支承块23上开有刚好可嵌合定位条15的定位槽。另外,支承块23的高度大于限位条16的高度,且高度差能够让叉车的叉齿顺利伸入托盘21下方。另外,为了清洁方便,在底板11上开有排油口,以便将从工件上流出的切削液排出。工作原理: 如图4所示,搬运铁框用于放置需转运的工件,搬运铁框置于移动小车上,并通过定位条15与支承块23的配合,避免搬运铁框滑出移动小车,搬运铁框托盘21下方的支承块23可使得托盘21距地面或移动小车的底板11 一定的距离,以便叉车的叉车能够顺利伸入或伸出。
权利要求1.一种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和搬运铁框,一移动小车,包括底板、万向滚轮、固定滚轮、把手和定位条,底板为矩形,底板的四边设置限位条,底板的一侧焊接把手,底板的底面四角安装有一对万向滚轮和一对固定滚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一道与底板侧边平行的定位条;一搬运铁框,包括托盘、护栏、支承块,托盘四周设置护栏,托盘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承块,其中一侧的支承块上开有刚好可嵌合定位条的定位槽。
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有排油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转运组合工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和搬运铁框,一移动小车,包括底板、万向滚轮、固定滚轮、把手和定位条,底板为矩形,底板的四边设置限位条,底板的一侧焊接把手,底板的底面四角安装有一对万向滚轮和一对固定滚轮,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一道与底板侧边平行的定位条;一搬运铁框,包括托盘、护栏、支承块,托盘四周设置护栏,托盘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承块,其中一侧的支承块上开有刚好可嵌合定位条的定位槽。各工位需要周转的工件置于搬运铁框内,需要人工运转时直接推动移动小车,若需要叉车进行运转,则由叉车的叉齿伸入托盘底部即可托起搬运铁框进行搬运。两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灵活度高。
文档编号B62B3/00GK203142710SQ20122058640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阮锐, 韩建华 申请人:江苏力源金河铸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