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车架通常由各种形状、尺寸的管材加工、焊接制成。出于造型的需要,各构成管材通常需要加工出圆弧、缺口等结构,使其整体呈现出更美观的效果,这样就影响了管材的整体强度即车架的总体强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各构成管材内及连接部位设置补强片以提升强度,这样不仅加工工艺更加复杂,而且通常情况下仍然不具有足够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车架包括置于中部的直的座管,在其底端设有中轴轴套,在所述座管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上分别设有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下管的前端汇聚并固接有头管;还包括位于后端的立叉和平叉,两者的端部汇聚并设有轮架,所述下管由双层管料制得,所述双层管料的结构为在单层管料内设置从管料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连续舌片,所述舌片的两侧边缘固接于管料的内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双层管料应用于自行车车架中起主要承重作用的下管,省去了补强片装置及加工工艺,提升了自行车车架的整体强度。优选地:所述下管位于上部的侧壁向内挤压形成弧形。优选地:所述上管的后端形成弧形弯折,所述立叉的前端固接于该弯折处,使立叉与上管整体成流线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架;2、立叉;3、座管;4、上管;5、头管;6、下管;7、中间轴套;8、平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架包括置于中部的直的座管3,在其底端设有中轴轴套7。在座管3中插接安装座椅,在中轴轴套7中安装脚轮。在座管3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上分别设有上管4和下管6,两者前端汇聚并固接有头管5。还包括位于后端的立叉2和平叉8,两者的端部汇聚并设有轮架I。上管4的后端形成弧形弯折,立叉2的前端固接于该弯折处,使立叉2与上管4整体成流线型。这样不仅提升了车架的整体强度,同时提升了美观的效果。本实例中,下管6由双层管料制得,双层管料的具体结构为:在单层管料内设置从管料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连续舌片,该舌片的两侧边缘固接于管料的内壁。下管6位于上部的侧壁向内挤压形成弧形,通过形变进一步提升管料的强度同时提升车架的美观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置于中部的直的座管(3),在其底端设有中轴轴套(7),在所述座管(3)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上分别设有上管(4)和下管(6),所述上管(4)和下管(6)的前端汇聚并固接有头管(5);还包括位于后端的立叉(2)和平叉(8),两者的端部汇聚并设有轮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6)由双层管料制得,所述双层管料的结构为在单层管料内设置从管料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连续舌片,所述舌片的两侧边缘固接于管料的内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6)位于上部的侧壁向内挤压形成弧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4)的后端形成弧形弯折,所述立叉(2)的前端固接于该弯折处,使立叉(2)与上管(4)整体成流线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置于中部的直的座管,在其底端设有中轴轴套,在所述座管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上分别设有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下管的前端汇聚并固接有头管;还包括位于后端的立叉和平叉,两者的端部汇聚并设有轮架,所述下管由双层管料制得,所述双层管料的结构为在单层管料内设置从管料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连续舌片,所述舌片的两侧边缘固接于管料的内壁。本实用新型将双层管料应用于自行车车架中起主要承重作用的下管,在省去补强片的同时增大了车架的整体强度。
文档编号B62K19/06GK203005656SQ2012205870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徐恩忠, 罗长春 申请人:天津美瑞自行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