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支撑及固定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支撑及固定
直O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意识及休闲风气渐渐抬头,不但使自行车再度成为大家仰赖的载具, 且在运动项目中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当室外环境不佳或没有适合场地时,使用者亦 可将自行车安装于模拟训练器上,在室内模拟式的骑乘自行车。无论是将自行车装设至模拟训练器上,或者是将自行车架设摆放于展览场中,皆 须透过一支撑装置将自行车定位。在设置定位的过程中,需一手将自行车提起,一手控制固 定机构,这对一般女性或是手臂较没力的使用者而言,在此种产品上定位脚踏车是相当不 容易的。且更经常发生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受损或使用者意外伤害的状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协助使用者采较简便且省力的 方式,轻松的将自行车固定于车架上。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包含两端部、两夹座及两承载部。 两端部用以连接自行车的一驱动轮的轮轴两端。两夹座分别组装于两端部,且具有进给手 段用以朝该轮轴的方向位移。藉夹座进给以夹掣该驱动轮的轮轴。值得强调的是,本发明两承载部分别与各夹座连接,且具复位手段用以朝轮轴的 方向凸伸。藉承载部上方开设的容槽及朝轮轴的方向可收缩、凸伸复位的手段,使本自行车 车架更能省力且方便的操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 明如下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行车车架的结构剖示图;图2A是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的平面正视图;图2B是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容设于夹座130的平面正视图;图3A是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的侧示图;图3B是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容设于夹座130的侧示图;图4是绘示依照另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承载部容设于夹座的侧视图;图5是绘示依照将一自行车放置于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示意图;图6是绘示依照将一自行车放置并夹固于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示意 图;图7是绘示依照将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应用于一自行车训练器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自行车车架101支架
110端部120连接件
121推抵件130夹座
131嵌合部140承载部
141容槽150弹性件
160驱动轮161轮轴
301滑槽302突出部
401孔洞402固定件
403突出部500快拆件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自行车车架的结构剖示图。本实 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100包含两端部110、一连接件120、一推抵件121、两夹座130以及两 承载部140。
自行车车架100的两侧具有两直立的支架101,而上述两端部110分别位于支架 101的顶端。两端部110分别透过连接件120及推抵件121与夹座130连接,其中推抵件 121为可活动地穿设于端部110,并与夹座130连接,而连接件120则非活动式的连接于另 一端部110与夹座130。
两夹座130皆为槽体,而两夹座130的一端分别透过连接件120及推抵件121连 接于端部110,其中,与推抵件121连接的夹座130可随着推抵件121位移。两夹座130的 另一端各具有一嵌合部131,其位于槽体的槽壁上,其中与推抵件121连接的夹座130的嵌 合部131亦随着推抵件121而位移。
两承载部140分别为可活动地容设于夹座130中,而承载部140外侧制有一容槽 141,容槽141的槽面朝上,且夹座130的嵌合部131位于容槽141上方。承载部140的一 端与夹座130间各连接有一弹性件150,其具有复位的功能,其中弹性件150可为弹簧或具 有压缩复位功能的材料。由于承载部140间接透过夹座130与推抵件121连接,因此该承 载部140亦随着推抵件121而位移。承载部140在自行车车架100尚未使用的状态下,承 载部140制有容槽141的部分会突出外露于夹座130的嵌合部131外,藉由承载部140向 上方开放的容槽141,可供一自行车的一驱动轮160的轮轴161两端轻松放置于上。
请参照图2A及2B,其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及其容设于夹座130的平面正视 图。
由图2A及2B可知,承载部140的容槽141为一 U型槽体,而容槽141的槽面朝上 并容设于夹座130中,其可用以供自行车的轮轴放置。夹座130在位于容槽141上方有一 嵌合部131,其不但位于槽体的槽壁上,且朝着承载部140的方向延伸。
配合图1,当推抵件121带动夹座130朝着轮轴161的方向位移时,位于夹座130 中的承载部140 —受力朝着轮轴161方向移动。当轮轴161的两端接抵顶于承载部140时, 承载部140不再受力前进,但夹座130仍持续的位移并压缩着连接于承载部140及夹座130间的弹性件150。直到位于夹座130上的嵌合部131抵住轮轴161,此时,夹座130即停止 位移,并紧迫的将自行车固定住。
请参照图3A及:3B,其绘示依照图1的承载部140及其容设于夹座130的侧示图。
由图3A可知,承载部140还包含一滑槽301,其位于承载部140的下侧且槽面朝 下。而由图3B可知,夹座130包含一突出部302,其突出于夹座130的槽体内。当承载部 140容设于夹座130中时,突出部302可活动地嵌合于滑槽301中。但由于滑槽301并无侧 边的开口,因此,突出部302受限于其中,而无法滑动至滑槽301外,亦使承载部140不会整 个露出于夹座130外。
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另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承载部140容设于夹座130 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承载部亦包含一滑槽301,其位于承载部140的下侧且槽面朝下。夹 座130上设有一孔洞401,而一固定件402可穿设于孔洞401中,且固定件402包含一突出 部403。当固定件402穿设于孔洞401时,突出部403会突出于孔洞401,并可活动地容设 于滑槽301中。由于滑槽301侧边并无开口,因此,突出部403受限于滑槽401中,使承载 部140无法完全外露于夹座130。
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将一自行车放置于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示意 图。
由于承载部140上设有一容槽141,且槽面朝上,并突出于夹座130的嵌合部131。 因此,当使用者欲将自行车固定放置于本自行车车架时,可直接将自行车轮轴161的两端 置于承载部140的容槽141中,因此,自行车即可被自行车车架100支撑住。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将一自行车放置并夹固于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 之示意图。
配合图4可知,本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可先将自行车的轮轴161托住。接着,利 用与推抵件121连接的快拆件500通过一进给手段将推抵件121往轮轴161的方向推进。 藉此,夹座130与承载部140亦随着推抵件121朝轮轴161的方向位移。当轮轴161的两 端抵顶于承载部140后,承载部140即不再位移,而夹座130仍持续受推抵件121推进。此 时,弹性件150即受夹座130的位移而压缩。直到夹座130的嵌合部131与轮轴161紧固 的抵迫卡合后,自行车即被定位于车架100上。其中,承载部140的下方具有滑槽301,且 夹座上具有突出部302,其可活动地容设于滑槽301中。因此,夹座130的位移会因突出部 302受限于滑槽301中,而有所限制。
当使用者欲将自行车卸除时,即可将快拆件500扳开,位于夹座130及承载部140 间的弹性件150会因其复位能力,而将夹座130推回原先尚未作动时的位置。承载部140 亦回复于原先未作动的位置,且部分突出于夹座130。藉此,使用者可轻易地将自行车卸除 于自行车车架100。
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照将图1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应用于一自行车训练器 的示意图。
前述的自行车车架100可应用于一自行车训练器,不但提供一方便省力的方式来 定位自行车,且可稳定的将自行车夹固。当使用者在使用自行车训练器时,自行车可紧固地 夹固于车架上100,使让使用者在驱动自行车时,不会有摇晃或不稳的情形。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具有下列优点。
1、通过自行车训练器的两承载部140,使用者可轻易地将自行车支撑住,对于一般 女生或手臂较没有力气的使用者而言,可以轻松地将自行车托起。
2、使用者仅需利用推抵件121将自行车的轮轴夹固,而不需使用多种工具将轮轴 锁固在自行车车架上。由此可知,上述实施方式简化了固定自行车的操作步骤,也是安装与 拆卸的过程更为便利。
3、当本自行车车架应用于自行车训练器时,可紧固的定位自行车,避免使用者在 驱动自行车时产生不稳定的情形。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 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端部,用以连接该自行车的一驱动轮的轮轴两端;两夹座,分别连接于各该端部,且具有进给手段用以朝该轮轴的方向位移;以及 两承载部,分别与各该夹座连接,且具复位手段用以朝该轮轴的方向凸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部还包含 一容槽,该容槽的一槽面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两嵌合部,分别位于该两夹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各个嵌合部分别围绕于各个承载 部,且该些承载部可活动地伸缩于该嵌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弹性件,其一端与一该承载部连接,另一端则与一该夹座连接; 其中,该弹性件带动该承载部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滑槽,位于一该承载部的一侧;以及至少一突出部,突出于一该夹座上,并可活动地容设于该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滑槽,位于一该承载部的一侧;至少一孔洞,位于该夹座上;以及至少一固定件,穿设于该孔洞中,且包含至少一突出部,突出于该孔洞,并可活动地容设于该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为一插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推抵件,用以带动该夹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推抵件与一快拆件连接,该快 拆件带动该推抵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包含两端部、两夹座以及两承载部。两端部用以连接自行车的一驱动轮的轮轴两端。两夹座分别组装于两端部,且夹座具有进给手段用以朝轮轴的方向位移。两承载部分别安装于各夹座,且承载部具复位手段用以朝轮轴的方向凸伸。
文档编号B62H3/08GK102030053SQ20091017860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木村 申请人: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