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402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座管、中轴套管,上车梁、下车梁、后上叉和后下叉,所述上车梁的一侧端部与头管固定安装,该上车梁的另一侧向座管方向延伸,所述上车梁的另一侧端部向斜下方弯折制出一上车梁弯折部,该上车梁弯折部与上车梁形成钝角,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座管的下端部向后下叉一侧弯折一体制出一座管弯折部,该座管弯折部与座管形成一钝角,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后端部与后上叉的后端部相固定,该后上叉的前端部与所述座管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自行车这种传统的交通方式再次回到了消费者的视野中,于此同时,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自行车结构也得以发展衍生出不同功能种类的自行车。
[0003]现有城市中较为常见的代步功能自行车一般包括休闲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现有休闲自行车的结构一般包括头管与座管,头管和座管之间通过上车梁和下车梁固定,上车梁和下车梁的一侧端部与头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所述上车梁和下车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座管的下端部前侧相固定;座管后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后上叉和后下叉用于安装后轮,在上述结构中,现有座管一般竖直向上设置或轻微向后倾斜设置,以适应车架整体的结构,但在实际使用中,上述结构的车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结构的限制,现有休闲车的座管长度一般在300mm-320mm之间,配合曲轴和车座之后,骑乘人员依然难以在骑乘过程中使得双腿完全舒展,始终处于一个蜷缩状态下,这样的骑行方式容易造成骑乘过程中双腿的疲惫感,当骑乘的距离较长时,甚至还会造成膝盖的损伤。
[0004]针对上述问题,公路自行车在车架结构上进行的明显改进,现有公路自行车的座管和立管采用上车梁和下车梁连接固定,座管略低于立管高度,上车梁近似水平用于连接座管和立管的上端部,从而使得骑乘人员的骑乘姿势发生改变,配合曲轴和车座后,骑乘人员会形成一个向前弓背的骑乘姿势,这样的车架结构可使得骑乘人员在骑乘过程中双腿可以完全伸展,便于发力,从而适合长距离的骑乘,但在拥挤阻塞的城市内道路骑行时,其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为了保证骑乘人员腿部的舒展,车座与地面的距离往往略大于骑乘人员腿部的长度,骑乘人员在停车时需要踮脚支撑,这样的方式明显不利于骑乘人员的停驻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骑乘,更为舒适安全性强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
[0006]—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座管、中轴套管,上车梁、下车梁、后上叉和后下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梁的一侧端部与头管固定安装,该上车梁的另一侧向座管方向延伸,所述上车梁的另一侧端部向斜下方弯折制出一上车梁弯折部,该上车梁弯折部与上车梁形成钝角,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座管的下端部向后下叉一侧弯折一体制出一座管弯折部,该座管弯折部与座管形成一钝角,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后端部与后上叉的后端部相固定,该后上叉的前端部与所述座管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
[0007]而且,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04°至106°,所述上车梁向座管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与座管形成的夹角,角度为91°至93°。
[0008]而且,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7°至69°,所述座管向后下叉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角度为57°至59°。
[0009]而且,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37°至39°。
[0010]而且,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叉片。
[0011 ] 而且,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上叉至座管中轴位置的长度为425mm至435mm。
[0012]而且,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下叉至座管弯折部中轴位置的长度为470mm至485mm0
[0013]而且,所述座管上端部至中轴套管轴心的长度为370mm至380mm。
[00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实用新型中,上车梁制出的上车梁弯折部和座管制出的座管弯折部相配合,使得座管上端部在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座管上端部至中轴套管的直线距离,从而保证在车架安装曲轴后,骑乘人员的腿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但座管至地面的高度却并未增加,从而提高骑乘人员在停驻车辆时的安全性,以及在骑乘过程中的舒适性;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配合座管提高了骑乘人员在骑乘时的仰角,进一步提高了骑乘人员在骑乘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在骑乘过程中遇到特殊路况或意外情况时,操作人员可从座管向后上叉方向移动,快速脱离车架,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后上叉部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后下叉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0]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5、座管2、中轴套管8,上车梁4、下车梁6、后上叉I和后下叉9,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上车梁的一侧端部与头管固定安装,该上车梁的另一侧向座管方向延伸,所述上车梁的另一侧端部向斜下方弯折制出一上车梁弯折部3,该上车梁弯折部与上车梁形成钝角,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座管的下端部向后下叉一侧弯折一体制出一座管弯折部7,该座管弯折部与座管形成一钝角,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后端部与后上叉的后端部相固定,该后上叉的前端部与所述座管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
[0021]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车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形成的夹角α,角度为104°至106°,所述上车梁向座管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与座管形成的夹角β,角度为91°至93°。
[0022]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形成的夹角δ,角度为67°至69°,所述座管向后下叉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Θ,角度为57°至59°。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37°至39°。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上叉至座管中轴位置的长度为425mm至435mm;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下叉至座管弯折部中轴位置的长度为470mm至485mm;所述座管上端部至中轴套管轴心的长度为370mm至380mm。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叉片10,用于安装后车轮。
[0024]本实施例中,后上叉和后下叉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制出的夹角c,角度为37°至39°,头管和下车梁形成的夹角d,角度为57°至59°。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002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操作人员只需将车把,车座,车轮等零件与车架安装,并调整至骑乘人员适合的高度即可骑行,在骑行过程中由于座管,上车梁,后上叉和后下叉的配合,骑乘人员可保持一个上半身直立骑行,而下半身舒展的骑乘姿势。
[0027]本实用新型中,上车梁制出的上车梁弯折部和座管制出的座管弯折部相配合,使得座管上端部在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座管上端部至中轴套管的直线距离,从而保证在车架安装曲轴后,骑乘人员的腿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但座管至地面的高度却并未增加,从而提高骑乘人员在停驻车辆时的安全性,以及在骑乘过程中的舒适性;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配合座管提高了骑乘人员在骑乘时的仰角,进一步提高了骑乘人员在骑乘过程中的安全性,当在骑乘过程中遇到特殊路况或意外情况时,操作人员可从座管向后上叉方向移动,快速脱离车架,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座管、中轴套管,上车梁、下车梁、后上叉和后下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梁的一侧端部与头管固定安装,该上车梁的另一侧向座管方向延伸,所述上车梁的另一侧端部向斜下方弯折制出一上车梁弯折部,该上车梁弯折部与上车梁形成钝角,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上端固定安装,所述座管的下端部向后下叉一侧弯折一体制出一座管弯折部,该座管弯折部与座管形成一钝角,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后端部与后上叉的后端部相固定,该后上叉的前端部与所述座管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所述后下叉的长度大于后上叉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梁弯折部与座管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04°至106°,所述上车梁向座管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与座管形成的夹角,角度为91°至9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弯折部与后下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7°至69°,所述座管向后下叉一侧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角度为57°至5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形成的夹角,角度为37°至3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叉与后上叉连接处分别安装有一叉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上叉至座管轴心的长度为425mm至435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片安装车轴位置与后下叉至座管弯折部轴心的长度为470mm至485mm。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上端部至中轴套管轴心的长度为370mm至380mm。
【文档编号】B62K19/02GK205632859SQ20162035750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肖猛
【申请人】天津凯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