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10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平板车。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经常需要吊装、运输大件设备,目前普遍采用大型拖车来进行这些大件设备的吊装运输工作,但由于大型拖车和工件体积较大,极易受到场地限制,拖运过程中非常困难,特别是在转弯、倒车时,极为不便。而且效率较低,经常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危险性较大。有时还容易撞坏建筑物及设备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方便、操控灵活、载重较大,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的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梁架,所述梁架上设有装载平板,所述梁架下安装有多对驱动轮,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在所述梁架两侧相对设置,各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梁架之间设有独立悬挂装置,各个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独立悬挂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头端部和所述装载平板之间设有球碗球头连接装置,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连接有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还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活塞杆头端部之下的活塞杆杆体上,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梁架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之间的横向转向连杆,位于所述梁架一侧的驱动轮上固定安装有转向驱动臂,所述转向驱动臂之间铰接有纵向转向连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梁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之间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之间铰接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梁架,所述梁架上设有装载平板,所述梁架下安装有多对驱动轮,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在所述梁架两侧相对设置,各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梁架之间设有独立悬挂装置,各个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方便车辆驾驶,增加了前进和倒车时的安全性;而且各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增加了车辆的载重性能,各个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使得转向更加灵活;所述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之间铰接连接,能更好的适应崎岖路面,增加驱动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驱动轮和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车本体;2_操控装置;3_装载平板;4_驱动轮;5_液压马达;6_活塞杆;7-球头;8_加强臂;9-连杆;10_套筒;11-横向转向连杆;12_前纵梁;13_横梁;14_后纵梁;15-转向驱动臂;16-纵向转向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包括车本体1,所述车本体I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2,所述车本体I包括梁架,所述梁架上设有装载平板3,所述梁架下安装有多对驱动轮4,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4在所述梁架两侧相对设置,各个所述驱动轮4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5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梁架之间设有独立悬挂装置,各个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独立悬挂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6头端部和所述装载平板3之间设有球碗球头连接装置,所述球碗球头连接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活塞杆6头端部的球头7和设在所述装载平板3上的球碗,所述球碗图中未示出,所述球碗球头连接装置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其具体结构和组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液压马达5的壳体连接有加强臂8,所述加强臂8上铰接有连杆9,所述连杆9上还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套装在所述活塞杆头端部之下的活塞杆杆体上,所述套筒10固定安装在所述梁架上。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之间的横向转向连杆11,位于所述梁架一侧的驱动轮4上固定安装有转向驱动臂15,所述转向驱动臂15之间铰接有纵向转向连杆1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梁架包括的纵梁和横梁13,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13之间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套筒固10定安装在所述横梁13上,所述纵梁包括前纵梁12和后纵梁14,所述前纵梁12和所述后纵梁14之间铰接连接。所述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2,方便车辆驾驶,增加了前进和倒车时的安全性;而且各个所述驱动轮4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增加了车辆的载重性能,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之间的横向转向连杆11,位于所述梁架一侧的驱动轮上固定安装有转向驱动臂15,所述转向驱动臂15之间铰接有纵向转向连杆,全部驱动轮都能转向,使得转向更加灵活;所述纵梁包括前纵梁12和后纵梁14,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之间铰接连接,能更好的适应崎岖路面,增加驱动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包括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所述车本体包括梁架,所述梁架上设有装载平板,所述梁架下安装有多对驱动轮,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在所述梁架两侧相对设置,各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梁架之间设有独立悬挂装置,各个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悬挂装置包括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头端部和所述装载平板之间设有球碗球头连接装置,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连接有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还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活塞杆头端部之下的活塞杆杆体上,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梁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之间的横向转向连杆,位于所述梁架一侧的驱动轮上固定安装有转向驱动臂,所述转向驱动臂之间铰接有纵向转向连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之间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后 纵梁,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之间铰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操作全转向重型平板车,包括车本体,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车本体包括梁架,梁架上设有装载平板,梁架下安装有多对驱动轮,各对驱动轮的两驱动轮在梁架两侧相对设置,各个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驱动轮和梁架之间设有独立悬挂装置,驱动轮与操控装置之间设有转向装置;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操控装置,方便车辆驾驶,增加了前进和倒车时的安全性;而且各个驱动轮分别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增加了车辆的载重性能,各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均设有转向装置使得转向更加灵活;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之间铰接连接,能更好的适应崎岖路面,增加驱动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文档编号B62D7/14GK203158072SQ20132018282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高昌义 申请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