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车身部件领域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1),内板本体(1)与汽车B柱连接,所述的内板本体(1)设置为长方体状结构,内板本体(1)上设置多个开孔部(2),内控本体(2)上还安装有加强板(3),侧碰传感器(4)安装在加强板(3)上,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1)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增加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避免因整车局部共振引起安全气囊误爆现象的发生,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在不增加焊装难度的情况下,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车辆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部件。安全气囊对碰撞的迅速响应,主要依靠安装于汽车前面、侧面的碰撞传感器。在现有技术中,侧碰传感器安装在B柱内板结构上,当汽车发生类似侧面碰撞时,如关门、车内乘员撞击B柱等,如果汽车B柱内板结构刚度不足,会导致B柱结构局部共振,引起侧面安全气囊误爆,从而对车内乘员造成安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侧碰传感器安装点刚度,避免汽车因局部共振引起安全气囊误爆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汽车侧面安全气囊安全性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内板本体与汽车B柱连接,所述的内板本体设置为长方体状结构,内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开孔部,内控本体上还安装有加强板,侧碰传感器安装在加强板上,加强板与内板本体表面贴合。
[0006]优选地,所述的内板本体包括左侧部和右侧部,加强板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和右侧部连接,加强板中间部与内板本体表面贴合。
[0007]优选地,所述的内板本体表面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所述的加强板中间部上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I,加强板与内板本体固定连接时,所述的多道凸起部II分别与多道凸起部I重合。
[0008]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I和凸起部II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孔I和开孔II,所述的加强板与内板本体固定连接时,同时穿过开孔I和开孔II的连接螺栓将加强板和内板本体固
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加强板中间部、凸起部I和凸起部II上分别设置多道加强筋。
[0010]优选地,加强板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和右侧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根据汽车B柱内板的结构特征,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一块加强板,通过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之间的连接设置,增加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避免因整车局部共振引起安全气囊误爆现象的发生,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通过在加强板中间部、凸起部I和凸起部II上分别设置多道加强筋,从而能够在不增加焊装难度的情况下,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性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的的加强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内板本体;2、开孔部;3、加强板;4、侧碰传感器;5、左侧部;
6、右侧部;8、凸起部II ;10、开孔II ;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1,内板本体I与汽车B柱连接,所述的内板本体I设置为长方体状结构,内板本体I上设置多个开孔部2,内控本体2上还安装有加强板3,侧碰传感器4安装在加强板3上,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表面贴合。
[0019]优选地,所述的内板本体I包括左侧部5和右侧部6,加强板3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5和右侧部6连接,加强板3中间部与内板本体I表面贴合。
[0020]优选地,所述的内板本体I表面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所述的加强板3中间部上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I 8,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时,所述的多道凸起部II 8分别与多道凸起部I重合。
[0021]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I和凸起部II 8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孔I和开孔II 10,所述的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时,同时穿过开孔I和开孔II 10的连接螺栓将加强板3和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的加强板3中间部、凸起部I和凸起部II 8上分别设置多道加强筋11。
[0023]优选地,所述的加强板3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5和右侧部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根据汽车B柱内板的结构特征,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一块加强板,通过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之间的连接设置,增加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避免因整车局部共振引起安全气囊误爆现象的发生,提高侧面安全气囊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通过在加强板中间部、凸起部I和凸起部II上分别设置多道加强筋,从而能够在不增加焊装难度的情况下,提高侧碰传感器安装点的刚度性能。
[00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B柱内板结构,包括内板本体(I),内板本体(I)与汽车B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本体(I)设置为长方体状结构,内板本体(I)上设置多个开孔部(2),内控本体(2)上还安装有加强板(3),侧碰传感器(4)安装在加强板(3)上,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本体(I)包括左侧部(5)和右侧部(6),加强板(3)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5)和右侧部(6)连接,加强板(3)中间部与内板本体(I)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板本体(I)表面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所述的加强板(3)中间部上设置多道凸起的凸起部II (8),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时,所述的多道凸起部II (8)分别与多道凸起部I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I和凸起部II (8)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孔I和开孔II (10),所述的加强板(3)与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时,同时穿过开孔I和开孔II (10)的连接螺栓将加强板(3)和内板本体(I)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3)中间部、凸起部I和凸起部II (8)上分别设置多道加强筋(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B柱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3)两端头分别与左侧部(5)和右侧部(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3511781SQ20132054233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郭铃铃, 史永伟, 王弘岩, 钱国强, 刘志民, 刘慧军, 吴建中 申请人: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