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696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包括杠杆、第一复位弹簧、连杆、摇杆、第二复位弹簧、偏心轮、双铰链、限位块和第三复位弹簧,所述杠杆一端简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杠杆上,所述连杆一端简支在杠杆上,连杆的另一端开有细长槽,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细长槽与连杆连接,摇杆的连接端能够在细长槽内自由滑动,摇杆另一端固连在偏心轮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摇杆上,所述限位块固定,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双铰链上,所述偏心轮与双铰链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增力效果好,刹车效率高,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易实现,传动链短,整体效果好。
【专利说明】组合增力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碟刹是在刹车时用液压或其他机构作为力传导,夹住刹车盘,让车轮减速。所以,传导力的大小对刹车效果影响很大。现有的用液压机构进行碟刹,则结构复杂,而且成本高。人力又很有限,故增力机构在此有很大的用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使制动效果更好,制动机构间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包括杠杆、第一复位弹簧、连杆、摇杆、第二复位弹簧、偏心轮、双铰链、限位块和第三复位弹簧,所述杠杆一端简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杠杆上,所述连杆一端简支在杠杆上,连杆的另一端开有细长槽,所述摇杆的一端通过细长槽与连杆连接,摇杆的连接端能够在细长槽内自由滑动,摇杆另一端固连在偏心轮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摇杆上,所述限位块固定,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双铰链上,所述偏心轮与双铰链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0007]本实用新型增力效果好,刹车效率高,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易实现,传动链短,整体效果好。特别适宜安装在电动车脚刹的地方,用于提高制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组合增力制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0010]参见图1,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包括杠杆1、第一复位弹簧2、连杆3、摇杆4、第二复位弹簧5、偏心轮6、双铰链7、限位块8和第三复位弹簧9,所述杠杆I 一端简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 —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杠杆I上,所述连杆3 —端简支在杠杆I上,连杆3的另一端开有细长槽,所述摇杆4的一端通过细长槽与连杆3连接,摇杆4的连接端能够在细长槽内自由滑动,摇杆4另一端固连在偏心轮6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 —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摇杆4上,所述限位块8固定,所述第三复位弹簧9 一端固定在限位块8上,另一端固定在双铰链7上,所述偏心轮6与双铰链7在第三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增力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杆(I)、第一复位弹簧(2)、连杆(3)、摇杆(4)、第二复位弹簧(5 )、偏心轮(6 )、双铰链(7 )、限位块(8 )和第三复位弹簧(9 ),所述杠杆(I) 一端简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 —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杠杆(I)上,所述连杆(3)一端简支在杠杆(I)上,连杆(3)的另一端开有细长槽,所述摇杆(4)的一端通过细长槽与连杆(3)连接,摇杆(4)的连接端能够在细长槽内自由滑动,摇杆(4)另一端固连在偏心轮(6)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 —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摇杆(4)上,所述限位块(8)固定,所述第三复位弹簧(9) 一端固定在限位块(8)上,另一端固定在双铰链(7)上,所述偏心轮(6)与双铰链(7)在第三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文档编号】B62L3/00GK203593116SQ201320692924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高攀东, 方伟, 宋振民, 李德过, 胡懿, 沈雪瑾 申请人:上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