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96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包括车身,车身尾部设有车身D柱,车身D柱的顶部连接有D柱角板,车身D柱上贴合固定有流水槽座,流水槽座上固定有锁扣,所述车身D柱与流水槽座之间还设有锁扣加强板,锁扣加强板的一侧表面的两侧及上下两端与车身D柱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流水槽座贴合固定。通过锁扣加强板加强了D柱和流水槽座的结构强度,通过凸台的设计,使锁扣的固定更为稳定。合理设计的锁扣加强板可同时与D柱和流水槽座紧密贴合,焊接固定,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且D柱加强板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影响其余部件的装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
技术背景
[0002]当汽车的备胎布置在后背门的外侧时,后背门的开启方式势必要采用横拉式,对于横梁式后背门,铰链布置在一侧,锁扣布置在另一侧,由于频繁的开启和关闭后背门,让锁扣承受了较大的冲击,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锁扣的脱落。由于锁扣固定于流水槽座上,因此对于流水槽座上用于与锁扣固定的部位的强度要求较高,且对于流水槽座和D柱组成的整体结构的强度也有较高要求,而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保证锁扣固定结构以及流水槽座和D柱组成的整体结构的强度,导致锁扣的使用寿命不长或锁扣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对于锁扣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且易于制造,装配方便,实用性好。
[0004]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包括车身,车身尾部设有车身D柱,车身D柱的顶部连接有D柱角板,车身D柱上贴合固定有流水槽座,流水槽座上固定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D柱与流水槽座之间还设有锁扣加强板,锁扣加强板的一侧表面的两侧及上下两端与车身D柱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流水槽座贴合固定。
[0005]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加强板的下部设有第一加强凸台和第二加强凸台,所述流水槽座上设有与第一加强凸台和第二加强凸台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凸台和第二固定凸台,第一固定凸台和第二固定凸台与锁扣贴合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加强板的两侧设有连接翻边,两侧的连接翻边与车身D柱的两侧贴合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加强板的顶部连接有加强板顶板,底部连接有加强板底板,加强板顶板与车身的顶板贴合固定,加强板底板与车身的地板贴合固定。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顶板的底部与D柱角板固定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扣加强板加强了 D柱和流水槽座的结构强度,通过凸台的设计,使锁扣的固定更为稳定。合理设计的锁扣加强板可同时与D柱和流水槽座紧密贴合,焊接固定,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且D柱加强板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影响其余部件的装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锁扣一侧侧围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D柱安装于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加强板安装于车身D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流水槽座安装于锁扣加强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D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加强板的凸台处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和流水槽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装配完成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后背门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I一车身,2—车身D柱,3-D柱角板,4一流水槽座,5—锁扣,6—锁扣加强板,7—第一加强凸台,8一第二加强凸台,9一第一固定凸台,IO一第二固定凸台,11一连接翻边,12一加强板顶板,13一加强板底板,14一车身A柱,15—车身B柱,16—车身C柱,17—焊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4所示的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包括车身1,车身I尾部设有车身D柱2,车身D柱2的顶部连接有D柱角板3,车身D柱2上贴合固定有流水槽座4,流水槽座4上固定有锁扣5,所述车身D柱2与流水槽座4之间还设有锁扣加强板6,锁扣加强板6的一侧表面的两侧及上下两端与车身D柱2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流水槽座4贴合固定。通过锁扣加强板6的结构对车身D柱2和流水槽座4的结构进行加强,与车身D柱2和流水槽座4的贴合面积较大,因此具有很好的加强固定的效果。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4和图7?8所不,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下部设有第一加强凸台7和第二加强凸台8,所述流水槽座4上设有与第一加强凸台7和第二加强凸台8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凸台9和第二固定凸台10,第一固定凸台9和第二固定凸台10与锁扣5贴合固定。通过凸台的设计,不仅使流水槽座4和锁扣加强板6的贴合结构更为稳定,同时将锁扣5固定于由车身D柱2,锁扣加强板6和流水槽座4三层焊接而成的结构上,整体结构更为稳固,进一步加强了锁扣5的固定效果。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两侧设有连接翻边11,两侧的连接翻边11与车身D柱2的两侧贴合固定。通过连接翻边11的结构,进一步增加了锁扣加强板6与车身D柱2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加了结构稳定性,工艺简单,装配方便。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顶部连接有加强板顶板12,底部连接有加强板底板13,加强板顶板12与车身I的顶板贴合固定,加强板底板13与车身I的地板贴合固定。锁扣加强板6的设计合理,通过加强板顶板12和加强板底板13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锁扣加强板6与车身I的连接结构稳定。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0所示,所述加强板顶板12的底部与D柱角板3固定连接。加强板顶板与D柱角板相互加强,进一步稳定了结构,如图9所示,通过焊孔17对三层板进行焊接,设计合理,焊接方便。如图2和图5所示的D柱角板3采用的是厚度和强度均较高的高强度钢板,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稳定可靠。[00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车身D柱2和流水槽座4之间设置锁扣加强板6的结构,对车身D柱2和流水槽座4进行加强,且在锁扣加强板6上设置了加强凸台,在流水槽座4上也对应设置了固定凸台的结构,对锁扣5的固定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如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的门框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对于车身I的整体结构并无影响,因此其余部件的装配也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包括车身(1),车身(I)尾部设有车身D柱(2),车身D柱(2)的顶部连接有D柱角板(3),车身D柱(2)上贴合固定有流水槽座(4),流水槽座(4)上固定有锁扣(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D柱(2)与流水槽座(4)之间还设有锁扣加强板(6),锁扣加强板(6)的一侧表面的两侧及上下两端与车身D柱(2)贴合固定,另一侧表面与流水槽座(4)贴合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下部设有第一加强凸台(7)和第二加强凸台(8),所述流水槽座(4)上设有与第一加强凸台(7)和第二加强凸台(8)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凸台(9)和第二固定凸台(10),第一固定凸台(9)和第二固定凸台(10)与锁扣(5)贴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两侧设有连接翻边(11),两侧的连接翻边(11)与车身D柱(2)的两侧贴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加强板(6)的顶部连接有加强板顶板(12),底部连接有加强板底板(13),加强板顶板(12)与车身(I)的顶板贴合固定,加强板底板(13)与车身(I)的地板贴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拉式后背门锁扣的加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顶板(12)的底部与D柱角板(3)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D43/02GK203544174SQ20132069261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仲奎, 宋景良, 秦信武, 徐泽彬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