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13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脚蹬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脚蹬,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锻炼更多肌肉,不易发生滑动,使用安全的自行车脚蹬,包括外框、中梁,顶弧;所述外框为由长方形条状体围成的长方形框状体,中梁为长方形条状体,位于外框中部,顶弧为条形弧状体,一端与外框前端边缘连接。
【专利说明】自行车脚蹬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蹬,属于运动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人们健身代步的优秀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作为代步的功能已日趋降低,健身的功能逐渐凸显出来,现有的自行车,其脚蹬为整体平面型结构,只能承受使用者对其发出的下压力,使用者腿部的一部分肌群锻炼不到,而且现有技术的脚蹬采用整体硬质结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影响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锻炼更多肌肉,不易发生滑动,使用安全的自行车脚蹬。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外框、中梁,顶弧;所述外框为由长方形条状体围成的长方形框状体,中梁为长方形条状体,位于外框中部,顶弧为条形弧状体,一端与外框前端边缘连接。
[0005]还包括中轴,所述中轴为圆形柱状体,横向插入到中梁内部。
[0006]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条形体结构,位于外框和中梁顶部。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骑行中单纯的下踩施力,变为上、前、下、后全方向施力。特别是抬腿时可施力,必将给自行车竞速带来突破。更全面锻炼身体肌肉。以全方向的施力方式,使原来在骑行中不参与运动的肌肉和参与程度较低的肌肉,更好地参与进来,能全面锻炼更多的肌肉。在加速中,由爆发力下踩的无氧运动,变为持续施力的有氧运动,健身方式更健康。
[0009]2.本实用新型在脚蹬正面加装防滑垫,使得骑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骑行更加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脚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脚蹬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脚蹬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4]请参阅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脚蹬的实施例。
[0015]实施例[0016]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外框1、中梁2,顶弧3 ;所述外框I为由长方形条状体围成的长方形框状体,中梁2为长方形条状体,位于外框I中部,顶弧3为条形弧状体,一端与外框I前端边缘连接。
[0017]还包括中轴4,所述中轴4为圆形柱状体,横向插入到中梁内部。
[0018]还包括防滑垫5,所述防滑垫5为条形体结构,位于外框I和中梁2顶部。
[001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外框、中梁,顶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由长方形条状体围成的长方形框状体,中梁为长方形条状体,位于外框中部,顶弧为条形弧状体,一端与外框前端边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轴,所述中轴为圆形柱状体,横向插入到中梁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条形体结构,位于外框和中梁顶部。
【文档编号】B62M3/08GK203666902SQ20132071161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林森 申请人:林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