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13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转向柱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操纵用的转向柱组装体,尤其涉及如下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提高作为能够伸缩调整的转向柱组装体的转向柱的刚性。该结构是,在外侧柱(1)上通过铸造而一体形成有夹持部(12A),通过夹持部(12A)保持内侧柱(2)。
【专利说明】转向柱组装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在车辆操纵用的转向装置中的转向柱组装体,尤其涉及能够调整转向轴轴向的长度、即能够伸缩调整的转向柱组装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通过紧固机构的紧固,而使设在外侧柱的内周上的爪部与内侧柱的外周抵接,来将外侧柱和内侧柱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并通过紧固机构的解除,来调整外侧柱与内侧柱之间的转向轴轴向的相对位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Hl 1-278283号公报
[0004]但是,具有如下课题:由于外侧柱和内侧柱由爪部保持,所以作为由外侧柱和内侧柱形成的转向柱组装体的刚性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向柱组装体,其由将转向轴的一方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内侧柱、和将所述转向轴的另一方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外侧柱所构成,所述内侧柱和所述外侧柱沿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滑动自如地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柱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铸造而与所述外侧柱一体地形成,并且该夹持部在内周具有保持所述内侧柱的保持面、在外周具有承受紧固机构的紧固力的部分,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的解除,能够调整所述外侧柱与所述内侧柱之间的所述转向轴轴向的相对位置。优选为,转向柱组装体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解除还能够调整转向轴的角度。另外,优选为,在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转向柱组装体中,其特征在于,在承受所述外侧柱的紧固力的部分实施了精加工。通过精加工,使转向柱的被按压面的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变好,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牢固的保持,能够谋求作为转向柱组装体的刚性的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柱组装体。
[0007]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柱。
[0008]图3表示图1的A-A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3所示,在外侧柱I的内周上以能够沿转向轴4的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有内侧柱2。外侧柱I通过支架3的外侧柱按压保持部32A、32B以及车身侧安装部31A、31B而安装在车身6上。另外,设在壳体5上的枢轴部51经由间隔件61安装在车身6上。图示的转向柱组装体的、以枢轴62为中心相对于车身的角度能够变化。外侧柱I具有夹持部12A、和承受紧固力的部分(面)16A、17A。如图3所示,紧固机构由螺栓34、螺母38、杆36、凸轮锁紧机构35、37构成,通过杆36的操作而进行紧固以及解除。也就是说,紧固时,支架3的外侧柱按压保持部32A、32B彼此向靠近的方向被紧固,与外侧柱I的承受紧固力的部分(面)16A、16B、17A、17B牢固地抵接,在保持外侧柱I的同时,将外侧柱I和内侧柱2牢固地紧固。在解除时,能够进行所谓的伸缩调整、倾斜调整。供驾驶员操作的把手41在图1中由虚线所示。
[0010]在此,承受外侧柱I的紧固力的部分(面)16A、16B、17A、17B实施了作为精加工的研磨加工。由此,表面粗糙度变好,而且尺寸精度、平面度也变好。因此,与外侧柱按压保持部32A、32B之间的接触状态变好,在紧固时能够被牢固地保持,在解除时能够进行顺畅的伸缩、倾斜调整。
[0011]优选为,使承受紧固力的部分(面)的表面粗糙度为25ymRa以下。表面粗糙度的下限没有限定,但是,若成为0.05 μ mRa以下,则成本效益变差。精加工的方法并不限定于研磨加工,能够单独或者组合地应用喷丸加工、挤压加工(挤光)、刷光加工、珩磨加工等。对于外侧柱按压保持部32Α、32Β的抵接部,也优选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由此,能够进行更稳定的保持和更顺畅的倾斜及伸缩调整。此外,外侧柱I优选为,在也将一对夹持部12Α、12Β以及承受紧固力的部分(面)164、168、17八、178包含在内地通过铸造一体地成形之后,实施上述精加工。通过也使承受紧固力的部分成为一体,而谋求进一步的刚性的提高。另外,外侧柱I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镁合金等轻合金。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柱组装体中,并不限于上述部位,针对需要使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量良好的部位也能够实施精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柱组装体,其由将转向轴的一方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内侧柱、和将所述转向轴的另一方的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外侧柱构成,所述内侧柱和所述外侧柱沿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滑动自如地嵌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柱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通过铸造而与所述外侧柱一体地形成,并且该夹持部在内周具有保持所述内侧柱的保持面、在外周具有承受紧固机构的紧固力的部分,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紧固的解除,能够调整所述外侧柱与所述内侧柱之间的所述转向轴轴向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装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紧固机构的解除还能够调整转向轴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柱的承受紧固力的部分实施了精加工。
【文档编号】B62D1/185GK203581071SQ20132071147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山崎雅彦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