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3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至少由两块扣板相互耦合组成,两块扣板相扣接的断边沿厚度方向为台阶形式,并且至少具有两级台阶,在其中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凹陷于限位面下的导向槽,在另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凸出于限位面上的榫头;两块扣板上相对应位置的导向槽和榫头过盈配合,形成顶面平齐、接缝严密的浮动地板。两块扣板通过榫头和凹槽过盈扣合,接触面处吻合度好,牢固,顶面平齐,外观质量好。
【专利说明】 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铰接系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的浮动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和市民生活的重要因素。私人车辆的发展造成了道路负荷不断加大,排放污染加剧。因此政府不断加大公交车辆的投放力度,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尤为受到重视。BRT公交车车身较长,一般要在10几米以上,载客量在200?300人。
[0003]根据车辆设计的最基本原则,一辆车如果太长,则不允许采用整体车架结构,因为如果为整体结构,则由于道路宽度限制而无法转弯。所以,对于长车身的大型车辆,一般采用分体设计,有两节的,有三节的,这在相邻两节车厢之间就需要通过铰接装置连接。铰接装置的作用一是用来连接两节车厢,二是帮助长车身进行转弯,三是保持车辆稳定。
[0004]浮动地板是车俩铰接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是连接在两节车厢地板之间,与车厢地板上平面平齐的地板。浮动地板为圆盘形状,通过回转体支撑。为了保证在车辆转弯时浮动地板不与其他部件干涉,地板有大约40%的部位处于悬空状态(因为组合回转支承装置是由上、下回转体10、11组成,上、下回转体间要有相对转动,地板12要把组合回转支承装置整体覆盖,所以它要与其中一个回转体固定,同时还要与另外一个回转体留有间隙,以免产生摩擦,所以它就要有一部分悬空,如图1所示)。所以地板强度是地板的重要指标。
[0005]因为浮动地板比较大,而受铝材的拉制机器所限,型材的宽度受限,所以不能是一整块,而是多块拼接结构。现有地板拼接方式是采用横向对插式,连接部比较脆弱,尤其悬空部位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至少由两块扣板相互耦合而成,两块扣板的对接断边沿厚度方向为台阶形式,且至少具有两级台阶限位平面,在其中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凹陷于限位平面下的导向槽,在另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凸出于限位平面上的榫头;两块扣板上的导向槽与榫头过盈配合,形成顶面平齐、接缝严密的浮动地板。
[0008]进一步讲,在同级台阶限位平面上,相互配合的榫头与导向槽有多组,遍布整个平面。
[0009]进一步讲,所述导向槽为圆柱形,对应的榫头也为圆柱形,所述榫头外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径,两者过盈配合。
[0010]进一步讲,所述导向槽为圆锥形,对应的榫头也为圆锥形,所述榫头外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径,两者过盈配合。[0011]进一步讲,所述导向槽的顶部和榫头的顶部均具有导向面。
[0012]进一步讲,所述榫头外表面为光滑面。
[0013]进一步讲,所述榫头外表面为锯齿面。
[0014]进一步讲,所述两块扣板的对接断边处缝隙小于0.01mm。
[00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单块扣板断面设计成台阶面形式,在台阶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和榫头,两块扣板通过对应的导向槽和榫头采用过盈方式耦合,保证地板连接牢固,接触面处吻合度好,顶面平齐,外观质量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浮动地板与回转体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铰接装置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形式是:它至少由两块相互耦合的扣板A、B组成。这两块扣板具有相对应的接口结构,在组装时,两块板在接口处过盈装配,装配后两块板的上顶面平齐。如果是多块板,连接也是如此。
[0023]本实用新型中,两块扣板在接口装配中采用过盈榫头的连接方式。这两块扣板对应的接口结构是:如图3所示,在第一扣板A的断边,沿厚度方向,设计成台阶式断面,至少具有两级台阶限位平面1、2。在其中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凹陷于限位平面以下的导向槽3,在另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凸出于限位面以上的榫头4。
[0024]如图4所示,与第一扣板A相对应地,在第二扣板B的断边,也设计成台阶式断面,也是至少具有两级台阶限位平面I’、2’。在其中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凸出于限位平面以上的榫头3’,在另一级台阶限位面上设置有凹陷于限位面以下的导向槽4’。榫头3’与第一扣板A上的导向槽3相配合;导向槽4’与第一扣板A上的榫头4相配合。
[0025]上述所谓的两块扣板接口结构相对应,就是指当两块扣板扣接时,一块扣板的导向槽与另一块扣板的榫头相嵌,同时一块扣板的榫头与另一块扣板的导向槽也相嵌。两块扣板在限位面处相吻合,扣接后,两块扣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顶面平齐。
[0026]上述,在同级台阶面上,相互配合的榫头3’与导向槽3,以及导向槽4’与榫头4,各自有多组,遍布整个台阶面,使地板大面积地连接起来。
[0027]本实用新型里,所提供的导向槽3、4’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1)将导向槽设计为圆柱形导向槽,即槽径上、下相同。2)将导向槽设计为圆锥形导向槽,即槽径上、下不一样,最好为倒锥形。进一步讲,在导向槽的顶部与限位面之间设置有导向面5,使槽口稍微变大,以便于榫头切入。
[0028]同样,本实用新型里所提供的榫头3’、4结构与导向槽相对应的,也有多种形式:I)对应于圆柱形导向槽,榫头也为圆柱形,榫头外表面可以为光滑表面,也可以有锯齿结构。2)对应于圆锥形导向槽,榫头也为圆锥形,榫头外表面可以为光滑表面,也可以有锯齿结构。榫头的外径应大于导向槽的内径,只有这样,榫头和导向槽才能过盈配合。进一步讲,在榫头顶部也可以设置导向面6,方便切入。
[0029]扣压时,第一扣板A的榫头与第二扣板B的导向槽找正定位,同样第一扣板A的导向槽与第二扣板B的榫头也找正定位,然后用力同时将两块板压合,榫头压入导向槽中,榫头产生塑性变形,与导向槽形成过盈配合,榫头如果为锯齿形更好。当两块板的同级限位面相接触后,达到良好的扣压效果。过盈榫头结构,既可以保证扣压地板的强度,又可以保证结合面外观的质量。
[0030]该地板的工作状态为浮动状态,装配时地板覆盖到车辆铰接装置的上、下回转体上,与上回转体进行螺接,与下回转体之间留有运动间隙,地板处于浮动状态,如图5所示。在车辆行驶及转弯时,上、下回转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而地板相对于上回转体却是静止的,因此,该地板与车厢地板形成了一整体,减少了地板间的相对运动,增加了乘车安全性。
[0031]使用这中过盈榫头结构扣压成型的浮动地板,在浮动状态下能够满足承重要求,可以站10人(国家规定公交车每平方米允许站8人),各板块间组合后间隙达到0.0lmm的等级,几乎无缝隙,外观平整,美观大方。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地板至少由两块扣板扣接而成,两块扣板扣接的断边沿板厚方向为台阶形式,且至少具有两级台阶限位平面,在其中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凹陷于限位平面下的导向槽,在另一级台阶限位平面上设置有凸出于限位平面上的榫头;两块扣板上的导向槽与榫头过盈配合,形成顶面平齐、接缝严密的浮动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级台阶限位平面上,相互配合的榫头与导向槽有多组,遍布整个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圆柱形,对应的榫头也为圆柱形,所述榫头外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径,两者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圆锥形,对应的榫头也为圆锥形,所述榫头外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径,两者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顶部和榫头的顶部均具有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外表面为光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外表面为锯齿形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铰接系统中浮动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扣板的对接断边处缝隙小于0.01mm。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3713996SQ20142004203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马新, 马言诗, 周长猛 申请人:青岛奥博坦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