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26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包括碟刹主体和连接支架,所述的碟刹主体包括壳体、调整装置、刹车片、旋转臂,所述的壳体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左、右壳体,所述的刹车片分别安装于左、右壳体上,所述的右壳体为内部中空结构,调整装置安装于右壳体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的调整装置一端突出于右壳体并与旋转臂连接,所述的右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所述的连接支架通过导柱、安装套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碟刹主体、连接支架与碟刹盘的相互配合实现刹车片的双向调节,并可调节左、右刹车片中心位置,刹车片作用力均衡、负荷小、磨损减轻,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无油、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机械碟刹领域,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采用的刹车装置主要包括有机械碟刹和油刹,其中,油刹主要用于电动车、摩托车,其中油刹价格高,不利于普及应用,并且油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漏油造成刹车效果不理想,而机械碟刹常用于自行车,在电动车、摩托车上的应用较少,目前应用在自行车上的机械碟刹基本为单边驱动的机械碟刹,即通过单边的刹车片压向碟刹盘,从而带动碟刹盘一起压向另一边的刹车片以达到刹车的目的,该机械碟刹固定安装于固定架上并通过固定架固定于车架上,由于单边驱动并且机械碟刹位置固定,刹车时容易造成压向碟刹盘的刹车片受力过大,磨损严重,而磨损之后刹车片与碟刹盘距离变大,刹车片对碟刹盘作用力变小,此时可通过更换刹车片增大作用力,也可通过对刹车片进行补偿调节的方法处理,使磨损的刹车片的安装位置靠近碟刹盘,以此增大刹车片对碟刹盘的作用力。在更换刹车片时可保证碟刹盘还基本位于刹车片的中心位置,但该方法需由采用工具将整个机械碟刹装置拆解下来再进行刹车片的更换,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调整,而且也会造成被替换的刹车片使用不完全而浪费的问题,而采用对刹车片进行补偿调节的方法,目前主要有单向调整和双向调整两种方式,其中单向调整主要是通过调整装置对其中一个刹车片进行补偿调节,使受力较大的刹车片向碟刹盘靠近,从而使刹车片在刹车时能够对碟刹产生足够的作用力,该调节方式结构简单,但通过单向调节的方法只能调节一边的刹车片,另一刹车片无法调节,如此容易导致碟刹盘偏离两个刹车片的中心位置,而碟刹盘偏向一侧的刹车片容易导致刹车效果不理想;采用双向调整的方式,除了在刹车片受力较大一端设置调整装置外,在另一刹车片的外侧加装有调整装置,从而形成双向调整,该调整方式可分别对两个刹车片进行补偿调节,并且通过人为调节可基本保证碟盘位于两刹车片的中心位置,但该加装调整装置的机械碟刹无法应用于电动车或摩托车,因为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刹车位置较为封闭,加装的调整装置位于内侧,车主无法随时随地对刹车片进行补偿调节,同时加装调整装置增加了成本,刹车片一端的体积变大,厚度变大,导致安装时需作出调整,安装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能应用于刹车片磨损小、可双向调节补偿、价格低廉并且可广泛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机械碟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点,提供了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该碟刹通过连接支架与碟刹主体的活动连接、调整装置可实现刹车片的双向调节,同时通过对刹车片的调整可实现对碟刹盘中心位置的自动校正。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包括碟刹主体和连接支架,所述的碟刹主体包括壳体、调整装置、刹车片、旋转臂,所述的壳体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左、右壳体,所述的刹车片分别安装于左、右壳体上,所述的右壳体为内部中空结构,调整装置安装于右壳体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的调整装置一端突出于右壳体并与旋转臂连接,另一端则与右壳体上的刹车片相接,所述的右壳体与旋转臂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右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与安装套筒相对应的导柱,所述的导柱伸入安装套筒内部,所述的壳体可沿导柱自由滑动。
[0006]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由左到右依次安装的驱动盘二、驱动盘一、定盘和转轴,所述的定盘设置有突出部,驱动盘一设置有长轴,驱动盘二设置有短轴,所述的定盘、驱动盘一均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的长轴穿过定盘的轴向通孔,所述的短轴伸入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所述的转轴一端活动安装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并与突出部相接,另一端突出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所述的定盘与驱动盘一相对的两个盘面上均匀分布有螺旋球道,两个盘面的螺旋球道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球道内设置有钢球。
[0007]所述的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转轴上部呈偏平状,下部呈圆柱状,下部与驱动盘一通过螺纹连接。
[0008]所述的位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的转轴的末端设置有卡突,所述的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设置有与卡突相对应的内壁突出部。
[0009]所述的转轴末端设置有调节帽。
[0010]所述的导柱上靠近连接支架的位置设置有围绕导柱的斜坡状凸起。
[0011]所述的安装套筒内设置有橡胶油封,所述的橡胶油封突出于安装套筒外。
[0012]所述的橡胶油封的直径与伸入其内部的导柱的直径相同。
[0013]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的导柱位于凹部两侧,所述的凹部形状与壳体底部形状相对应并可容纳部分壳体。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调整装置中转轴的旋转可实现右壳体上的刹车片的补偿调节;
[0016]2、采用碟刹主体与连接支架活动连接,相较于固定连接,具有刹车片中心位置可调、刹车片对碟刹盘双边抱紧、刹车片作用力均衡、右刹车片负荷小,右刹车片磨损轻的优点。
[0017]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油刹,具有无油、不漏油、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0018]4、适应范围广,既可应用于自行车,也可应用于电动车和摩托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中碟刹的的侧视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中碟刹主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3为实施例中调整装置的零件图;
[0022]图4为实施例中调整装置零件安装示意图;
[0023]图5为实施例中连接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6为实施例中连接支架的导柱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11-左壳体、12-右壳体、121-安装套筒、2_调整装置、21-驱动盘二、211-短轴、22-驱动盘一、221-长轴、222-螺旋槽一、223-内壁突出部、23-定盘、231-突出部、232-螺旋槽二、24-转轴、241-卡突、3-刹车片、31-弹性回位件、4-旋转臂、5-连接支架、51-导柱、52-凸起、53-凹部、6-碟刹盘、7-调节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包括碟刹主体和连接支架5,其中,碟刹主体又包括壳体1、调整装置2、刹车片3、旋转臂4,壳体由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组成,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左、右刹车片3,左、右刹车片3中间隔开并形成可容纳碟刹盘6的缺口,左、右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回位件31,安装时碟刹盘6的中心线与左、右刹车片3的中心线重叠,调整装置2安装于右壳体12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其一端与右刹车片3相接,另一端则突出于右壳体12并与旋转臂4固定连接,而右壳体12与旋转臂4之间还设置有弹簧。调整装置2包括有定盘23、驱动盘一 22、驱动盘二 21和转轴24,其中,定盘23固定于右壳体12内部,其突出部231与右壳体12内壁贴合,驱动盘一 22的长轴221则穿过定盘23的轴向通孔中并突出于右壳体12,突出于右壳体12的一端还穿过旋转臂4,而位于旋转臂4中的长轴221的轴面与旋转臂4内臂贴合,穿过旋转臂4的长轴221末端设置有限位螺母,定盘23与驱动盘一 22的相对的盘面上均设置有均布的螺旋槽,分别为螺旋槽二 232和螺旋槽一 222,螺旋槽二 232和螺旋槽一 222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其中间设置有钢球,转轴24通过螺纹活动安装于驱动盘一 22轴向通孔内部并突出于驱动盘一 22,通过旋转可调节转轴24突出于驱动盘一 22的长度,而转轴24位于驱动盘一 22内的一端与伸入驱动盘二 21内的短轴211相接,驱动盘二 21的盘面则与右刹车片3相接,通过转轴24的旋转调节也可同时调节短轴211伸入驱动盘一 22的长度,从而调节右刹车片3的位置,作为进一步优选,位于驱动盘一 22的轴向通孔内部的转轴24的末端设置有卡突241,卡突241上设置有螺纹,驱动盘一 22的轴向通孔内部设置有与卡突241相对应的内壁突出部223,初始安装时,卡突241刚好与内壁突出部223的底面相接,从而对转轴24起限位作用,而为方便调节,可在转轴24的末端设置调节帽7,通过调节帽7带动转轴24的旋转。
[0028]如图5、图6所示,右壳体12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121,安装套筒121至少有一端开口,所述的连接支架5设置有凹部53,凹部53形状与壳体底部形状相对应并可容纳部分壳体,凹部53两侧上设置有与安装套筒121相对应的导柱51,所述的导柱51伸入安装套筒121内部,所述的壳体可沿导柱51轴向自由滑动,安装套筒121的内部也可设置垫片或与套筒形状相类似的橡胶油封,橡胶油封安装时其外壁与套筒内壁相接,并且橡胶油封部分突出于安装套筒121,该橡胶油封的直径与伸入其内部的导柱51直径相同,一方面通过橡胶油封可使壳体沿导柱51轴向的自由滑动更加顺畅,而橡胶油封直径与导柱51直径相同则可使导柱51的轴面与橡胶油封相贴合,从而直到一定的防滑作用,使橡胶油封与导柱51保持在原来的安装位置,而为了保证橡胶油封可带动整个碟刹主体在较小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导柱51运动,可适当的在橡胶油封内部滴加润滑油,另外,左、右导柱51上靠近连接支架5的位置设置有围绕左、右导柱51的斜坡状凸起52,左斜坡突起位于左橡胶油封内部,而右斜坡突起则位于右橡胶油封内部,该斜坡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橡胶油封在导柱51上随意运动。
[0029]初始安装时,连接支架5外接于车体的固定盘23上,由于碟刹主体与连接支架5采用活动安装,可沿导柱51轴向自由滑动,从而可以根据碟刹盘的安装位置适时调整刹车片3的中心位置,当右刹车片3出现磨损时,右刹车片3与碟刹盘6的距离变大,此时碟刹主体通过调整装置2中转轴24的旋转从而推动驱动盘二 21的短轴211向驱动盘一 22的轴向通孔外部移动,从而推动右刹车片3向碟刹盘6移动,缩小右刹车片3与碟刹盘6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刹车时右刹车片3对碟刹盘6有足够的作用力。
[0030]将右刹车片3推向碟刹盘6,此时,虽然可使右刹车片3在刹车时与碟刹盘6接触并具有足够的作用力,但此时碟刹盘6并非处于两个刹车片3的中心位置,此时可通过连接支架5与碟刹主体的活动安装进行调节,碟刹主体的旋转臂4外接刹车柄,刹车柄刹紧时带动旋转臂4转动,右刹车片3作用于碟刹盘6,而由于左刹车片3与碟刹盘6的距离较远,作用力较小,由于碟刹盘6与连接支架5的位置固定,而碟刹盘6对右刹车片3具有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整个碟刹主体以碟刹盘6为基点并顺着导柱51向右移动,左刹车片3则在碟刹主体的带动下向碟刹盘6方向移动,从而对左刹车片3起补偿调节,而该调节机制在调节左刹车片3的同时也实现对左、右刹车片3的中心位置与碟刹盘6重叠,保证碟刹盘6位于左、右刹车片3的中心线上,使刹车时起到最佳的刹车效果。
[0031]本实用新型不存在油刹的成本高和漏油的问题,同时应用在电动车、摩托车上时又具有应用于自行车上可方便地进行双向调节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减少单向驱动对刹车片的磨损,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刹车片双向调节补偿的机械碟刹,包括碟刹主体和连接支架,所述的碟刹主体包括壳体、调整装置、刹车片、旋转臂,所述的壳体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左、右壳体,所述的刹车片分别安装于左、右壳体上,所述的右壳体为内部中空结构,调整装置安装于右壳体的中空结构中,所述的调整装置一端突出于右壳体并与旋转臂连接,另一端则与右壳体上的刹车片相接,所述的右壳体与旋转臂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套筒,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置有与安装套筒相对应的导柱,所述的导柱伸入安装套筒内部,所述的壳体可沿导柱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由左到右依次安装的驱动盘二、驱动盘一、定盘和转轴,所述的定盘设置有突出部,驱动盘一设置有长轴,驱动盘二设置有短轴,所述的定盘、驱动盘一均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的长轴穿过定盘的轴向通孔,所述的短轴伸入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所述的转轴一端活动安装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并与突出部相接,另一端突出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所述的定盘与驱动盘一相对的两个盘面上均匀分布有螺旋球道,两个盘面的螺旋球道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球道内设置有钢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转轴上部呈偏平状,下部呈圆柱状,下部与驱动盘一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的转轴的末端设置有卡突,所述的驱动盘一的轴向通孔内部设置有与卡突相对应的内壁关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末端设置有调节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柱上靠近连接支架的位置设置有围绕导柱的斜坡状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套筒内设置有橡胶油封,所述的橡胶油封突出于安装套筒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油封的直径与伸入其内部的导柱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的导柱位于凹部两侧,所述的凹部形状与壳体底部形状相对应并可容纳部分壳体。
【文档编号】B62L1/06GK204056160SQ20142036896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赵焱 申请人:台州市黄岩索飞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