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31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状态下容易锁止车轮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能够在面对面推车位置和背面推车位置之间切换把手的婴儿车广泛普及(例如参照jp2011-031724a)。在把手位于背面推车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从作为婴幼儿的背面的后腿侧把持把手。并且,操作者以使婴幼儿朝向前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动婴儿车前进。另一方面,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者从面对婴幼儿的前腿侧把持把手。并且,操作者以后腿侧为前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动婴儿车前进。

在使婴儿车停止时,为了防止婴儿车出现移动,而操作设置在脚轮的制动踏板,从而锁止车轮。使该车轮锁止的制动踏板的配置因婴儿车的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也有仅设置在后轮的类型。

在从前腿侧把持把手而使婴儿车行驶之后使婴儿车停止的情况下,在仅在后轮设置有制动踏板的这种类型的婴儿车中,操作者必须特意操作后轮侧的制动踏板来锁止车轮。另一方面,在前轮侧也设置有制动踏板的这种类型的婴儿车中,能够操作位于脚下的前轮侧的制动踏板来锁止车轮。但是,前轮侧的制动踏板在左右车轮上各独立设置有1个,而分别操作左右的制动踏板较为繁杂。即,在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中,无法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锁止车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锁止车轮的婴儿车。

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包括具有一对前腿的婴儿车主体和连接于所对应的前腿的一对脚轮,

各脚轮包括固定体、旋转体、车轮和锁止部件,其中,所述固定体固定在所述前腿;所述旋转体以能够以脚轮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固定体相连接;所述车轮通过车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体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旋转体;所述锁止部件以能够在锁止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转体,其中,所述锁止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与所述车轮卡合,从而限制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旋转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离开所述车轮,从而解除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锁止的位置,

所述一对脚轮的锁止部件彼此通过连接机构而相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以当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时,使另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各锁止部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当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时,所述连接机构使另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所述一对脚轮的锁止部件彼此的线材,在所述旋转体固定有引导所述线材的可动侧筒状体,在所述固定体或者所述婴儿车主体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引导所述线材的固定侧筒状体,所述可动侧筒状体同所述固定侧筒状体分离。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各锁止部件包括卡止突起,在各车轮设置有卡止槽,该卡止槽在所对应的锁止部件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收纳该锁止部件的所述卡止突起。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锁止部件包括被操作者操作从而切换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的踏板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固定体和所述旋转体通过沿所述脚轮轴线延伸的脚轮轴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构成所述连接机构的线材沿所述脚轮轴线穿过所述脚轮轴的内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固定体和所述旋转体通过沿所述脚轮轴线延伸的脚轮轴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脚轮轴形成为筒状,构成所述连接机构的线材沿所述脚轮轴线穿过所述脚轮轴的内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婴儿车主体还具有把手,该把手能够在背面推车位置和面对面推车位置之间摆动。

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还可以具有后腿和后轮锁止机构,其中,所述后腿以使后轮能够旋转的方式来保持后轮;所述后轮锁止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后轮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当使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的锁止部件向锁止位置移动时,随之联动,另一方的脚轮的锁止部件也向锁止位置移动。因此,操作者通过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状态下操作位于脚下的、即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的锁止部件,能够使位于前轮侧的两方的车轮联动地被锁止。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能够在把手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的状态下容易地锁止车轮的婴儿车。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婴儿车包括具有一对后腿的婴儿车主体和连接于所对应的后腿的一对脚轮,

各脚轮包括固定体、旋转体、车轮和锁止部件,其中,

所述固定体固定在所述后腿;

所述旋转体以能够以脚轮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固定体相连接;

所述车轮通过车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体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旋转体;

所述锁止部件以能够在锁止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转体,其中,所述锁止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与所述车轮卡合,从而限制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旋转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离开所述车轮,从而解除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锁止的位置,

所述一对脚轮的锁止部件彼此通过连接机构而相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以当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时,使另一方的所述脚轮的所述锁止部件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各锁止部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婴儿车具有婴儿车主体和脚轮,其中,

所述婴儿车主体具有腿;所述脚轮与所述腿相连接,

所述脚轮包括固定体、旋转体、车轮和锁止部件,其中,

所述固定体固定在所述腿;

所述旋转体以能够以脚轮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固定体相连接;

所述车轮通过车轴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体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旋转体;

所述锁止部件以能够在锁止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旋转体,其中,所述锁止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与所述车轮卡合,从而限制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旋转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所述锁止部件离开所述车轮,从而解除该车轮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锁止的位置,

所述婴儿车还具有远程操作机构,该远程操作机构在所述锁止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操作(操纵)所述锁止部件的位置,

所述远程操作机构具有线材、可动侧筒状体和固定侧筒状体,其中,所述线材与所述锁止部件相连接;所述可动侧筒状体固定在所述旋转体,引导所述线材;所述固定侧筒状体固定在所述固定体或者所述婴儿车主体,引导所述线材,

所述可动侧筒状体同所述固定侧筒状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婴儿车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安装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的左侧的前腿的脚轮的立体图。但是,为了容易理解而省略表示构成外表面的零部件的一部分。

图4是表示安装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的右侧的前腿的脚轮的立体图。但是,为了容易理解而省略表示构成外表面的零部件的一部分。

图5是图3所示的脚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脚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脚轮中、使锁止部件移动到锁止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脚轮中、使锁止部件移动到解除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线材的连接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脚轮中、使锁止部件移动到锁止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脚轮中、使锁止部件移动到解除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0所示的脚轮设置踏板部分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脚轮设置踏板部分的例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婴儿车和脚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其中,图1和图2表示婴儿车1的整体结构。图1和图2所示的婴儿车1具有婴儿车主体2和安装在婴儿车主体2的脚轮10、100。其中,婴儿车主体2具有:框架部6,其具有一对前腿3和一对后腿5;和把手7,其与框架部6连接。一对前腿3通过前方连接部件4连接。

在一对前腿3的下端安装有后面详细说明的脚轮10。该脚轮10以使车轮(前轮)70能够以旋转轴线ar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保持车轮(前轮)70,并且能够使车轮70以脚轮轴线ac为中心旋转。另一方面,在一对后腿5的下端安装有车轮保持体100。该车轮保持体100维持车轮(后轮)70的朝向一定的同时,以使该车轮70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车轮70。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婴儿车1中,把手7能够相对于框架部6摆动(摇动)。把手7能够在图2中实线所示的背面推车位置(后方位置)p3与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面对面推车位置(前方位置)p4之间摆动。

并且,使把手7能够相对于框架部6摆动的结构可以采用已知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jp2008-254688a所公开的结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更为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车1如广泛普及的那样以可折叠的方式构成。能够使婴儿车1折叠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已知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上述jp2008-254688a所公开的结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省略更为详细的说明。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针对婴儿车1及其结构要素所使用的“前”、“后”、“上”和“下”这些用语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意思是以乘坐于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和“下”。因此,“前后方向”相当于连接图1的纸面的左下和右上的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指示,“前”是指乘车的婴幼儿所朝向的一侧,且为图1的纸面的右上侧。另一方面,“上下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垂直并与放置婴儿车1的面(地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在放置有婴儿车1的面为水平面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铅垂方向。另外,“横向”和“宽度方向”是指同“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均垂直的方向。再者,“右”和“左”意思分别是以乘坐于婴儿车1的婴幼儿为基准的横向或者宽度方向上的“右”和“左”。如图1所示,婴儿车1整体上呈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面为中心大致对称的结构。

接着,主要参照图3~图11对脚轮10和与脚轮10相关的婴儿车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图5和图6是表示被安装在左侧的前腿3的脚轮10的图,图4是表示被安装在右侧的前腿3的脚轮10的图。并且,左右的脚轮10间在与后述的线材60的连接方法相关的结构中不同,在此外的结构中可以为彼此相同的结构。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脚轮10的整体结构具有:固定体20,其固定在婴儿车1的前腿3;和旋转体40,其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0旋转。固定体20和旋转体40通过沿脚轮轴线ac延伸的脚轮轴3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另外,旋转体40通过车轴80(参照图5)以使车轮70能够旋转的方式来支承车轮70。车轮70能够以与车轴80的轴向一致的旋转轴线ar为中心相对于旋转体40旋转。

旋转轴线ar与脚轮轴线ac不平行,更详细而言随之垂直。在图示的例子中,旋转轴线ar与水平方向平行,脚轮轴线ac与上下方向平行。并且,如图1所示,脚轮10具有一对车轮70,该一对车轮70以隔着旋转体40的方式配置。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图3、图4、图6~图11中,省略了图示的视野中位于近前侧的一个车轮的图示。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在前腿3的固定体20由沿局部弯曲的路径延伸的轴状部件构成,并且沿其轴向形成有通孔20a。脚轮轴30从图5中的下方插入固定体20的通孔20a。被插入的脚轮轴30的顶端部(图5中的上端部)和固定体20通过销22固定。

脚轮轴30构成为筒状,其中空空间30a与固定体20内的通孔20a相连通。另外,在脚轮轴30的基端部(图5中的下端部)形成有扩径凸缘31,该扩径凸缘31从固定体20向下方突出。并且,线材60和管66穿过脚轮轴30和固定体20的内部,后面会对这点进行说明。

旋转体40具有上保持部件41和配置在上保持部件41的下方的下保持部件42。如图6所示,在上保持部件41形成有供脚轮轴30插入的纵向孔41a。通过上保持部件41相对于插入纵向孔41a的脚轮轴30旋转,使旋转体40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0进行旋转。

在纵向孔41a的下方,扩大形成有比纵向孔41a扩展开的空间,脚轮轴30的扩径凸缘31被收装在该空间内。通过将脚轮轴30的扩径凸缘31收装在上保持部件41内,来防止脚轮轴30从旋转体40脱离。

另外,在上保持部件41安装有脚轮锁止操作柄43。通过操作脚轮锁止操作柄43,能够选择性地使旋转体40和固定体20锁止,限制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以脚轮轴线ac为中心旋转。

如图3所示,下保持部件42通过销44与该上保持部件41连接。下保持部件42通过车轴80(参照图5)以使车轮70能够旋转的方式来保持车轮7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保持部件42设置有车轴孔42a,车轴80被插入该车轴孔42a。

再者,如图5所示,在下保持部件42安装有锁止部件50。锁止部件50是限制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的零部件。锁止部件50通过支点销45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下保持部件42中的、相较于其他部分沿水平方向突出的部分。锁止部件70相对于下保持部件42摆动,由此能够在锁止位置p1与解除位置p2之间移动,其中,锁止位置p1是锁止部件50与车轮70卡合,从而限制该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的位置;解除位置p2是锁止部件50离开车轮70,从而解除该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锁止的位置。

图7表示锁止部件50配置在锁止位置p1的状态,图8表示锁止部件50配置在解除位置p2的状态。图7和图8所示的锁止部件50具有锁止主体51和从锁止主体51突出的卡止突起52。

锁止主体51由树脂成型物形成,且通过上述的支点销45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支承部件42。锁止主体51包括踏板部分51b,该踏板部分51b以离开安装有支点销45的部分的方式突出。通过用脚踩踏踏板部分51b,能够切换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

由图3可知,踏板部分51b和脚轮锁止操作柄4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局部重叠位置。因此,为了避免在使踏板部分51b相对于下保持部件42摆动时踏板部分51b和脚轮锁止操作柄43发生干涉,而在踏板部分51b设置有用于避免干涉的避让槽51c。并且,踏板部分51b可以设置在至少一方的脚轮10,在图示的例子中,仅设置在左侧的脚轮10。

在离开支点销45的位置设置有卡止突起52。卡止突起52选择性地与车轮70卡合,从而限制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由图3和图5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对卡止突起52,各卡止突起52向各自对应的车轮70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突起52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沿旋转轴线ar延伸。

接着,对车轮70进行说明。由图3明确所示,车轮70具有:轮圈部71;轮胎72,其保持在轮圈部71的外周;和制动板73,其固定在轮圈部71。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板73固定在轮圈部71的朝向旋转体40侧的表面。在制动板73形成有多个卡止槽73a,该多个卡止槽73a沿着以车轮70的旋转轴线ar为中心的径向延伸。卡止槽73a用于在锁止部件50位于锁止位置p1时收纳该锁止部件50的卡止突起52。由图3可知,卡止槽73a朝径向上的外侧开口。

但是,为了锁止左右的车轮70,而分别单独地操作左右的锁止部件50较为繁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中,由作为连接机构的线材60连接左右的锁止部件50彼此,使之同步动作。由图3和图4可知,线材60从左侧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穿过左侧的前腿3的内部,在前方连接部件4的下侧被引导,穿过右侧的前腿3的内部而与右侧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相连接。

图9示意性地表示线材60的连接方法。线材60的一端与一方的锁止部件50的锁止主体51连接。由图3和图9可知,在线材60的端头安装有球体61,该球体61被收装在设置于锁止主体51的线材安装部51d内。图示的线材安装部51d从锁止主体51的其他部分突出,划定收装球体61的收装空间。通过球体61以自如旋转的方式保持在线材安装部51d内,据此,能够消除线材60可能发生的扭曲。

由图3和图9可知,在构成旋转体40的上保持部件41和下保持部件42内,设置有用于确保线材60所经过的路径的可动侧管65。可动侧管65沿局部弯曲的路径延伸,将线材60从锁止部件50的线材安装部51d引导至脚轮轴30内。

在固定体20和前腿3内,设置有用于确保线材60所经过的路径的固定侧管66。固定侧管66沿局部弯曲的路径延伸,引导线材60从脚轮轴30内穿过固定体20的内部而到达前腿3内。线材66在固定侧管66内被引导,据此,即使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旋转,也能够稳定地确保线材60所经过的路径,而且能够降低线材60发生扭曲的可能性。

尤其是,如图9示意性地所示,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在脚轮轴30内彼此分离。即,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没有彼此固定在一起。另一方面,线材60在脚轮轴30内沿脚轮轴线ac穿过可动侧管65与固定侧管66之间。这样,通过将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彼此分离,即使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旋转,也能够极大地降低线材60和各管65、66发生较大扭曲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的固定侧管66从前腿3内进一步沿前方连接部件4延伸,到达另一方的前腿3和固定体20内。因此,线材60在固定侧管66内从一方的脚轮10的固定体20内穿过前腿3的内部,在前方连接部件4的下侧被引导,穿过另一方的前腿3的内部而被引导至另一方的脚轮10的固定体20内。

如图4所示,在另一方的脚轮10,也设置有用于确保线材60在旋转体40内所经过的路径的可动侧管65。在设置在另一方的脚轮10的可动侧管65内被引导的线材60通过设置在其端头的球体61与锁止部件50的线材安装部51d相连接。

这样,通过由线材60连接2个锁止部件50,使得,当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也能够随之联动而向锁止位置p1移动。反之,当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也能够随之联动而向锁止位置p1移动。

其中,线材60如下这样发挥作用:当其推动一方的锁止部件50时,随之联动线材60拉动另一方的锁止部件50。然而,在假设左右的锁止部件50呈左右对称结构的情况下,当一方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推动而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随之联动,另一方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拉动而向解除位置p2移动,无法按照期望地使左右的锁止部件50同步动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即,当一方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推动而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随之联动,另一方的锁止部件50也被向锁止位置p1拉动。

在此,上述的图7表示左侧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锁止位置p1的状态,图8表示左侧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解除位置p2的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左侧的锁止部件50在隔着支点销45而与卡止突起52相对的位置,与线材60相连接。

与此相对,图10表示右侧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锁止位置p1的状态,图11表示右侧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解除位置p2的状态。如图10和图11所示,右侧的锁止部件50在相对于支点销45与卡止突起52位于同一侧的位置,与线材60相连接。

根据这样的线材60的连接方法,当左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推动时,向锁止位置p1移动,随之联动,右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拉动而向锁止位置p1移动。反之,当左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拉动时,向解除位置p2移动,随之联动,右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推动而向解除位置p2移动。

接着,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脚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把手7配置在面对面推车位置p4的状态(图2中单点划线所示的状态)下,以后腿5侧为前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动婴儿车1前进。在使婴儿车1停车的情况下,在使婴儿车1停止后,踩踏设置在左侧的脚轮10的踏板部分51b。当踩踏左侧的脚轮10的踏板部分51b时,锁止部件50从图8所示的解除位置p2移动到图7所示的锁止位置p1。

当左侧的锁止部件50移动到图7所示的锁止位置p1时,线材60被左侧的锁止部件50拉动。随之联动,右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拉动,从图11所示的解除位置p2移动到图10所示的锁止位置p1。

在各锁止部件50位于锁止位置p1的情况下,卡止突起52被收装在设置于车轮70的卡止槽73a内,从而限制车轴8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据此,能够使左右的锁止部件50同步动作,由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进行制动。

当重新使婴儿车1行驶时,上推设置在左侧的脚轮10的踏板部分51b。当左侧的脚轮10的踏板部分51b被上推时,锁止部件50从图7所示的锁止位置p1移动到图8所示的解除位置p2。

当左侧的锁止部件50移动到图8所示的解除位置p2时,线材60被左侧的锁止部件50推回。随之联动,右侧的锁止部件50被线材60推动,从图10所示的锁止位置p1移动到图11所示的解除位置p2。

在各锁止部件50位于解除位置p2的情况下,卡止突起52离开设置于车轮70的卡止槽73a,从而解除对车轴8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的限制。据此,能够联动地解除左右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的锁止,重新使婴儿车1行驶。

并且,在将把手7配置在背面推车位置p3的状态(图2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下,以前腿3侧为前进方向的前方的方式推动婴儿车1前进。在使婴儿车1停车的情况下,位于婴儿车1后方的监护人(使用者)能够使用设置在车轮保持体100的后轮锁止机构101(参照图1和图2)来限制后轮70的旋转。

如上所示,根据实施方式,婴儿车1包括具有一对前腿3的婴儿车主体2和与所对应的前腿3相连接的一对脚轮10,,各脚轮10包括固定体20、旋转体40、车轮70和锁止部件50,其中,固定体20固定在前腿3;旋转体40以能够以脚轮轴线ac为中心相对于固定体20旋转的方式与固定体20连接;车轮70通过车轴80以能够相对于旋转体40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旋转体40;锁止部件50以能够在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旋转体40,其中,锁止位置p1是锁止部件50与车轮70卡合,从而限制该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的位置,解除位置p2是锁止部件50离开车轮70,从而解除该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锁止的位置,一对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彼此通过作为连接机构的线材60而连接,线材60以当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使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锁止位置p1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各锁止部件50。根据这样的方式,当使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锁止位置p1移动时,随之联动,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也能够向锁止位置p1移动。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在把手7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p4的状态下操作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容易地锁止位于前轮侧的两方的车轮7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连接机构的线材60构成为:当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解除位置p2移动时,使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解除位置p2移动,而当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解除位置p2移动时,使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解除位置p2移动。根据这样的方式,当使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向解除位置p2移动时,随之联动,另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也能够向解除位置p2移动。因此,操作者通过在把手7位于面对面推车位置p4的状态下操作位于前轮侧的一方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能够容易地解除位于前轮侧的两方的车轮70的锁止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固定体20和旋转体40通过沿脚轮轴线ac延伸的脚轮轴3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构成连接机构的线材60沿脚轮轴线ac穿过脚轮轴30的内部。在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相对旋转的情况下,在规定脚轮轴线ac的脚轮轴30内,因旋转而导致的运动的变动相对较少。因此,在线材60沿脚轮轴线ac穿过脚轮轴30的内部的情况下,线材60不容易受到因旋转而导致的运动的变动的影响。其结果,通过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的旋转,能够进一步降低线材60发生扭曲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机构由线材构成,作为引导线材60的可动侧筒状体的可动侧管65固定在旋转体40,作为引导线材60的固定侧筒状体的固定侧管66固定在固定体20或者婴儿车主体2中的至少一方,可动侧管65同固定侧管66分离。通过将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彼此分离,即使旋转体40相对于固定体20旋转,也能够极大地降低线材60和各管65、66发生较大扭曲的可能性。

在此,在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之间从这2个管65、66露出的线材60的露出部分60a不受2个管65、66的限制,因此,容易发生自由变形或者扭曲。对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侧管65的位于固定侧管66侧的端部65a和固定侧管66的位于可动侧管65侧的端部66a位于脚轮轴30的中空空间30a内。这种情况下,从2个管65、66露出的线材60的露出部分60a收装在不容易受到因旋转而导致的运动的变动的影响的脚轮轴30内。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该露出部分60a发生扭曲的可能性。

并且,上述的线材60、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的组合作为远程操作被旋转体40保持的锁止部件的机构是有用的。即,不仅在确保安装在一对前腿3的一对脚轮10的动作的联动时,而且在对设置在一个腿3、5的脚轮10对车轮旋转的限制进行远程操作(操纵)时,线材60、可动侧管65和固定侧管66的组合在不会引起扭曲问题,可实现稳定操作方面是有用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各锁止部件50包括卡止突起52,在各车轮70设置有卡止槽73a,该卡止槽73a在所对应的锁止部件50位于锁止位置p1时,收纳该锁止部件50的卡止突起52。根据这样的方式,通过锁止部件50的卡止突起52被收装在车轮70的卡止槽73a,能够稳定地限制车轮70相对于旋转体40的相对旋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锁止部件50包括被操作者的操作而切换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的踏板部分51b。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踏板部分51b,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的切换。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操作设置在左侧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的踏板部分51b来切换锁止部件50的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例子。作为其他例子,可以在连接左右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的线材60之间设置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例如安装在把手7。通过操作者用手操作切换开关,能够切换锁止部件50的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示出了在一对后腿5安装有使车轮70的朝向维持一定的同时以使车轮70能够旋转的方式来保持车轮70的车轮保持体100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例子。也可以在一对后腿5安装能够改变车轮70的朝向的同时以使车轮70能够旋转的方式来保持车轮70的脚轮。尤其是,在这样的例子中,安装在后腿5的脚轮可以采用与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前腿的脚轮10相同的结构。另外,在这样的例子中,优选设置有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够根据把手7的位置,自动地切换为脚轮能够以脚轮轴线ac为基准改变车轮70的朝向的状态和不能改变其朝向的状态。切换机构根据把手7的位置,能够改变安装在位于前进方向上的前方侧的腿的脚轮中的车轮70的朝向,而且,使安装在位于前进方向上的后方侧的腿的脚轮中的车轮70的朝向维持一定。这样的切换机构的结构可以采用已知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jp2008-254688a所公开的结构,因此,省略更为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图3和图4可知,示出了仅在左侧的脚轮10设置有切换锁止位置p1和解除位置p2的踏板部分51b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例子。踏板部分51b也可以设置在右侧的脚轮10。图12和图13表示在右侧的脚轮10也设置有踏板部分51b的例子。其中,图12表示右侧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锁止位置p1的状态,图13表示右侧的脚轮10的锁止部件50配置在解除位置p2的状态。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与锁止部件50位于解除位置p2时(参照图13)相比,当锁止部件50位于锁止位置p1时(参照图12),右侧的踏板部分51b位于上方(更靠上方)。另一方面,如图7和图8所示,与锁止部件50位于锁止位置p1时(参照图7)相比,当锁止部件50位于解除位置p2时(参照图8),左侧的踏板部分51b位于上方。

因此,在由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进行制动的情况下,通过踩踏相对地位于上方的左侧的踏板部分51b(参照图8),能够使左右的锁止部件50从图8、13所示的解除位置p2移动到图7、12所示的锁止位置p1。另一方面,在解除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的制动的情况下,通过踩踏相对位于上方的右侧的踏板部分51b(参照图12),能够使左右的锁止部件50从图7、12所示的锁止位置p1移动到图8、13所示的解除位置p2。

这样,根据本变形例,通过踩踏相对位于上方的左右任一踏板部分51b来操作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的制动和该制动的解除的切换。因此,能够以作业负担少的姿势来容易地进行各锁止部件50对车轮70的制动和该制动的解除的切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