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脚蹬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48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脚蹬踏板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带轮的脚蹬踏板车领域,通过平台允许人员的移动,所述平台足够大以允许用户将至少一只脚放置在所述平台上。这种类型的带轮车辆还包括转向部件,如,转向杆,所述转向杆基本上位于所述平台的前面并垂直于所述平台,为了允许用户引导和稳定该车辆。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轮车辆,其中支撑用户的平台相对转向杆是可枢转的。这种类型的转向杆,被设置为具有转向装置,如车把或球形把手,其本身允许旋转地引导一车叉,至少一个前轮和与所述车叉协作。

一般而言,这种类型的带轮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车轮,所述车轮被设置在所述转向杆下方并在车辆向前运动的优选方向上位于所述平台前面,并且它们类似地包含设置在所述平台尾部水平面处的至少一个车轮。

在已知的方式中,所述转向杆可由管状物组成,所述管状物被设置为以使得它们同轴并相对于彼此可滑动且可锁定,或可由固定管状物组成。

此外,这种带轮车辆一般在所述转向杆和所述平台之间铰接以使得所述车辆是可折叠的,因此便于其运输或堆装。实际上,由于所述平台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转向杆并且基本上紧靠后者,所述车辆的空间要求显著降低。在已知的方式中,所述平台和所述转向杆之间的铰接被置于一区域内,该区域位于由所述前轮直径所限定的区域之外,并且优选地在车辆向前运动的优选方向上位于所述转向杆后面。

然而,所述平台与所述转向杆之间的铰接部的定位,一方面,当所述车辆被折叠起来时阻碍所述前轮,因此通常不允许使得该车辆以推车方式依靠前轮滚动,并且,另一方面,不允许在折叠状态中实现车辆的最佳紧凑度。

此外,用户想要在不必弯下腰的情况下在所述平台上自动实践所述转向杆的折叠和展开。

通过申请wo2004/093595,已知一手提箱(suitcase),在其一壁上固定有一结构,这是可折叠脚蹬踏板车类型并包括一套筒。在套筒的上端设置有一球形把手并且在下端,沿各自水平轴并平行于地面,一方面以铰接方式安装有一车轮,且另一方面,安装有一块状物。为了容纳用户的脚的目的,在所述块状物上安装一脚蹬踏板平台以使得相对于垂直轴可枢转。在所述块状物下端以铰接方式安装有一活塞,而其上端被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然而,这个已知的系统,一方面,涉及连接至一脚蹬踏板车结构的手提箱,且,另一方面,并不允许具有与所述转向杆基本同轴可枢转的前驱动轮,作为这些的结果,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空间要求。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装置,在不需费力且不必弯腰的情况下,所述装置允许用户快速折叠车辆的机械装置。第二目的是提出在所述平台与所述转向杆之间的接合的特定定位,为确保在折叠位置中车辆的宽度和高度的最佳空间要求的目的,同时允许前轮充分脱离,以允许在折叠位置中车辆依靠前轮滚动。第三目的是提出几乎无需费力就能展开和折叠的脚蹬踏板车,将前驱动轮设置为它基本上与所述转向杆同轴旋转并且仍具有简单设计。当在城市环境中使用这种类型的带轮车辆,特别是用作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了解到这些优点。

为了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所述可折叠带轮脚蹬踏板车包括:

‐细长形状的平台,在其尾端设置有一轮,并且用户可将至少一只脚依靠在所述轮上;

‐能绕第一轴枢转的转向杆,相对于车的向前运动方向所述转向杆是横向的,其中所述杆包括第一远端且包括第二近端,所述第一远端被设置有一转向设备,如车把或球形把手,所述第二近端经由横跨前轮的至少一个车叉的中间物连接至一前轮;

其中所述平台被安装为使得所述平台相对于第二轴枢转,所述第二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所述平台因此在两个极端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两个极端位置即主动滚动位置和折叠位置,所述主动滚动位置平台基本垂直于所述杆,且所述折叠位置平台平行于所述杆并靠近后者;

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压缩装置,如弹簧,所述压缩装置具有细长的形状并且所述压缩装置的第一端在距第二轴不等于零的距离处连接到所述平台,并且所述压缩装置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杆,用于施加提升力到平台上,引起围绕所述平台的第二枢转轴的扭转;所述可折叠带轮脚蹬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经由支架与连接至所述杆,所述支架的形状像倒u且横跨车叉同时允许后者转动,其中u形支架特征在于两个间隔开的平行臂且所述第二枢转轴被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平行臂的自由端处。

在不妨碍所述前轮与所述转向杆的基本同轴枢转的情况下,所述倒u形支架允许将第二转动轴放置于由前轮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

所述第二转动轴被置于由前轮表面所限制的区域内,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一方面减少了它的空间要求,且另一方面,松开前轮为了以推车方式使所述车辆滚动。还是在不妨碍所述前轮的展开的情况下,所述倒u形支架还被配置为用于支持到所述压缩装置和所述锁定杆的固定。

有利地,所述压缩装置经由其第二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压缩装置经由其第一端被固定在所述平台上,以使得在其两个极端位置上施加提升力到平台上。

为了减少经折叠的车辆的尺寸的目的,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由所述前轮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

所述压缩装置的固定点,所述压缩装置的固定点分别位于所述支架上和所述平台上,位于由所述前轮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

设置了连接至所述支架的挡块,在一个方向,防止支架,以及因此杆的绕第一转动轴的转动。

为了限制所述转动杆相对于所述平台的打开,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凸出的挡块(abutment)以便与平台邻接,相对于车辆向前运动的优选方向,因此停止了所述转向杆绕所述第二轴的向前转动。

下方的挡块11a和11b,连同杠杆,允许在两个方向上对于所述杆的阻挡。

为了固定使用位置(滚动)的目的,在车辆向前运动的优选方向上,所述车辆包括用于锁定所述转向杆围绕第二轴的向后转动的部件。这些锁定部件有利地包括一杠杆,所述杠杆在第一阻挡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被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第一阻挡位置中所述杠杆防止平台相对于杆围绕第二转动轴往复转动,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杠杆允许所述平台的转动。

所述杠杆可由脚、或以允许其倾斜的任何其他方式所致动,从而从所述阻挡位置到不阻挡位置(允许所述杆和所述平台的相互转动)。

所述平台经由被设置在前轮和所述支架臂的侧面上的两个相对的平行的腿部而连接至第二转动轴,并在围绕第二轴枢转时采用(featuring)压配连接,其中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锁定部件,在与使用位置相对应的阻挡位置中,通过接触,与至少一个腿部协同。

所述转向杆包括两个同轴管,一个在另一个管中滑动,以及一凸轮,其通过按钮可致动并控制该同轴管之间的销下沉,此举可解锁两个同轴管。

有利地,阻尼挡块配置在所述转向杆上,该转向杆具有允许接收后轮的几何形状。

为了限制所述转向杆相对于所述平台的打开的目的,在所述车叉架上放置一突起物用于贴靠在所述平台上,因此,在车的优选前进方向上停止所述转向杆的前向转动。

根据另一个版本,该平台特征在于非对称结构,并且具有接合在所述支架上的单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本发明以示例为例且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的如下描述本发明将变得非常明显,根据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立体图,位于使用位置;

‐图2是图1的车辆的下前部的详细立体图;

‐图3和4是详细的侧视图,分别在所述平台的展开和折叠位置;

‐图5,类似于图2,是从另一侧所示的图1车辆的立体图;

‐图6,类似于图2,是从另一侧所看的详细立体图;

‐图7是在平台折叠位置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8是所述转向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车辆的下面前部的展开的局部立体图;

‐图10和11是立体地显示脚蹬踏板车的局部视图,其中所述前轮分别被转向右和左。

图1示出处在使用位置的脚蹬踏板车1,包括:

‐平台2,所述平台具有细长形状且用户(未示出)可放一个脚在所述平台上,另一只脚放在地上以施加向前的提升力(箭头f);

‐管式转向杆3,设置为垂直于所述平台2(在图1中的使用位置中)并绕第一轴a可枢转,所述第一轴a是所述杆的纵轴;在其下端,所述杆连接到车叉4(在图9至11中特别明显),所述车叉在极远端处设置有两个平行臂4a和4b,安装其前轮5从而在使用期间绕平行于地面的轴转动;所述车叉4包括,在其上部的圆柱形销柱6(图9);所述转向杆3的上(远)端装被设置有横向车把3a;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转向杆绕所述第一转动轴基本同轴地枢转;

‐支架7,包括两个平行臂7a和7b,且所述支架7跨越所述车叉4。

所述平台2,以铰接的方式,沿第二转动轴8(在使用期间平行于地面)被安装在所述支架7的每个臂7a和7b的远端上。这些端部处于由所述前轮5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

更准确地说,所述平台2的所述前端,即在所述转向杆3的附近,设置有两个平坦细长的腿部9a,9b,即彼此平行的左侧腿部9a和右侧腿部9b。在所述脚蹬踏板车的使用期间,腿部各自都设置在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和它们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平台2的平面略微向上倾斜。

以此方式,所述平台2被安装以使得所述平台在被指定为使用位置的第一极限位置和被指定为折叠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绕第二转动轴8可转动,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中所述平台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转向杆3且平行于地面(图1,5和9),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平台被折叠起来靠近所述转向杆且基本平行于后者(图4和7)。

由于所述第二枢转轴8坐落在由所述前轮5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减少了所述折叠脚蹬踏板车的尺寸。

在所述平台2的后端,位于所述转向杆3对面,以自由转动方式安装一后轮10,所述后轮10具有等于或小于前轮5的直径。比较柔性的凸缘22在紧靠后轮10处覆盖后轮10并且当通过脚在其上施加压力时用作刹车。

所述转向杆3被安装以使得,在所述脚蹬踏板车使用期间,所述转向杆3绕其纵轴a转动,所述纵轴a相对于地面大体是垂直的或稍微倾斜(图1和图5)。

特定地,所述支架7的顶部被设置有一圆柱形套筒12,适用于接收车叉4的销6(图9)。所述销6超出空心套筒12以允许转向杆3将自己适配在所述销上。一夹圈13因此允许所述转向杆3与所述销柱6夹紧,且因此与车叉4夹紧,其中所述杆通过这个方式基本同轴地连接到车轮。

显然,相对于由所述平台2与所述支架7(以及所述空心套管12)所实现的配置,由所述转向杆3和所述车叉4所实现的配置绕直立轴a转动地可移动。

更准确的说,所述车叉4在所述支架7内枢转,其中所述销6所述在空心套管12中被可转动地引导。

图10和11示出,由于在车把3a上的用户的动作(在图10和11的局部视图中未示出),绕所述杆的所述第一转动轴a向右转(箭头“d”)和左转(箭头“g”)时所述前轮5和对应的车叉4的各自的位置。

参看图1和5,所述转向杆3由两伸缩管实现,即下管14和上管15,所述下管被具体化为与销6以及因此与车叉4的防扭转连接,且上管15的外径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下管14的内径,事实上略小些。以此方式,所述上管15在所述下管14中滑动。在下管14中设置有移动管15的可调节定位部件,其将在后阶段描述。

此外,提供了一压缩机构,其连接到支架7并且有一细长形状,例如压缩弹簧16,其中:

‐第一端经由枢轴18连接至所述平台2,其位于与所述第二转动轴8不等于零的位置处;并且

‐第二端固定在枢轴17,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支架臂7a上。

还是特定地,弹簧16的第一端经由位于刚性舌状件19的远端处的枢轴18所固定,所述刚性舌状件19的近端以防扭转方式连接至转动轴8并经由压配实现连接至腿部9b。所述舌状件19因此相当于连接到所述平台2的一突出物并包括与所述平台2成约120度的角度。所述突出物可与臂9b一起模压。

所述弹簧16,被支承在枢轴17上,并以压配实现连接至所述支架7,所述支架7本身连接至所述转向杆3,通过位于舌状件19上的枢轴18在平台2上施加提升力,其中所述舌状件19用作杠杆。

如同已描述的一样,弹簧16的固定点17和18位于由所述前轮5的表面所限定的区域内。

稍后将说明弹簧16的角色和功能。

在平台2紧靠所述转向杆被折叠起来的位置中(如图7所示),设置有夹紧装置20,通过基本上u形的夹圈21,(可能固定不动)与所述转向杆3压配实现。通过由于由压缩机构所施加的力引起的接触压力,所述装置20例如经由夹紧(clipsing)与所述后轮10或与覆盖所述后轮10且用作刹车的凸缘22结合在一起。

所述夹紧装置20被配置成,一方面用于减缓在所述转向杆3上由所述平台2向上动作造成的冲击,且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所述平台2绕所述转向杆3的第一轴a转动。

如图2和6所示,突起物11a和11b分别配置在所述支架7a和7b上,其意在分别紧靠臂9a和9b,以这种方式阻止所述平台2和所述杆3之间在第一方向的枢转。

参看图5,6和7,所述脚蹬踏板车包括,与包含弹簧16的平面相对,标记为l23的杠杆,其被铰接,其中其支点位于被固定在所述支架7(在支架臂7b上)上的枢轴24上。

所述杠杆23包括下臂25和上臂26(近似垂直地被排列),其中在展开位置该角的内部面向所述平台2。所述杠杆23配置为与所述平台2的压配腿部9a协作,用于在第二方向锁定或解锁平台2和杆3之间的枢转。

所述杠杆可绕枢轴24转动地移动:

‐第一位置(图6,其中所述平台2是展开的),其中它的支撑臂25,用它的外远侧边缘25a,紧靠腿部9a的外远侧边缘9a1;作为此举的结果,阻止了腿部9a以及由此引起的平台(绕所述轴8)的转动;所述平台被锁定在滚动的使用位置;

‐第二位置(图7,其中所述平台2被折叠),为了使得腿部9a和臂25脱离的目的,其中杠杆23在第一转动方向上绕枢轴24转动,因此允许所述平台2绕所述轴8的转动以及因此紧靠所述杆3的折叠。

如图6中所示,所述杠杆23的上臂26的远端包括用于允许用户在其上面,例如用他/她的脚的前部,支撑他/她自己的块状物27,用于使得杠杆23枢转从而使其从腿部9a的边缘9a1处脱离的目的。

如图6中所示,挡块28被配备在所述支架7上,其被设置为防止杠杆23连续转动,用于保持住所述杠杆23(如图6中所示,其中所述杠杆阻碍臂9a的转动或杆3的转动)。

如图8中所示,所述脚蹬踏板车包括一部件,其允许锁定和解锁上内管15在转向杆3的下管14中的相对平移运动。

这个部件包括在上方管15上的下沉接头29和间隔孔洞30,所述下沉接头29能够部分横向对齐配置于下管14上的间隔孔洞30。

图8示出,在沿着垂直面的截面中,杆的上部,其中杆轴31被设置在上管15内部。所述杆轴31的上端横穿车把3a并配备有按钮32。弹簧33被设置为与杆轴31同轴并在车把3a内。

所述杆轴31下端包括角状物34,其紧靠板簧35,所述板簧连接至所述接头29。

从图8中所示的位置开始,当用户(手指36)向下按压所述按钮32时,所述角状物34平移地推到弹簧35上并向着上管15的内部平移所述接头29,以使得所述接头29不再横穿对应于下管14的孔洞30。因此实现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情形。所述上管15可滑入所述下管14中。

在下文中,描述了,如图3和4所示,当所述转向杆3从为了在地面滚动(图1和5)的使用位置变化到为了脚蹬踏板车的运输的紧靠所述平台的折叠位置(图4和7)时,所述压缩弹簧16的压缩机构的功能。

从图3的使用位置(在地面滚动)到折叠位置(图4)开始,所述平台2朝向所述杆3的枢转(箭头c2)(或反之亦然,跟随箭头c1用于展开),引起舌状物19绕第二转动轴8的顺时针枢转(从图3到图4中,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开始时(图3),(弹簧16的第二端的)下枢轴18,其位于舌状物19的远端,被定位以使得它在第二转动轴8上接触(弹簧16的第一端的)上枢轴17。

在所述平台2的转动(其中所述杆绕第二轴8转动)时,下枢轴18从所述右手的另一侧通过(在第二枢转轴8上接触上枢轴17)(图4)。

在所有位置中,平台2相对于杆3(或反之亦然)的中间或极端的位置,弹簧16施加力(图3中的f1和图4中的f2),该力经由所述舌状物19生成施加到所述平台2上的动量,所述平台2因此被保持在它的极限位置之一(折叠的用法)。所述弹簧16,优选是螺旋状的,在所述平台2的使用位置中处于压缩放松状态,并且在所述平台2的折叠位置中处于张紧状态。

从使用位置开始,用户将自己支撑在所述杠杆23的块状物27上,此举引起了后者的转动,因此释放开被阻止的臂9a(图6)。通过用户促使c1向c2方向动量的方向变化造成杆3的稍微倾斜,且弹簧力(图3)帮助相对于平台2的杆3的相应的互相转动,且杆3紧靠后者然后折叠(或反之亦然)。

为了紧靠所述转向杆3折叠起来的目的,为使平台2自动提升,由于动量的影响,选择弹簧16的压缩力来补偿(至少在较大程度上)平台2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