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可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33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用可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可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用脚踏板,通常是经脚踏杆固定在自行车飞轮两旁,并向外伸展一定的距离,牢固可靠,为人们长期使用。但是,脚踏板向外伸展一固定的距离,在推自行车时往往会给人们造成一些不便,如拌脚,使推行车失去平衡,导致跌倒,翻车,造成损害。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脚踏板,但是其只是将脚踏板折叠到与车轮平行的位置上,但仍占据一定的空间,造成拥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的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由脚踏杆和脚踏板构成,所述脚踏杆上设有贯穿于其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端口处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中部连接有鱼眼轴承,所述鱼眼轴承的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脚踏板套在所述连接轴上;

所述脚踏板包括中间连接件、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所述第一套件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套件位于所述第一套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套件相适配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套件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套件相适配的第二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可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套件可在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通孔端口处的脚踏杆上设有缺口,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杆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脚踏杆内壁所接触的部分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中,脚踏杆上设有通孔,在对脚踏板进行折叠时,脚踏板上的第一套板可储存在第一通槽内,第二套板可储存在第二同槽内,减少脚踏板的占地面积,同时折叠后的脚踏板通过连接轴在鱼眼轴承的作用下可以向下旋转,然后支撑轴在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向上运动,最终,脚踏板被放置在脚踏杆的通孔内,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脚踏杆;101、缺口;2、支撑轴;3、鱼眼轴承;4、连接轴;5、脚踏板;501、中间连接件;502、第一套件;503、第二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由脚踏杆1和脚踏板5构成,所述脚踏杆1上设有贯穿于其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端口处设有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的中部连接有鱼眼轴承3,所述鱼眼轴承3的一端设有连接轴4,所述脚踏板5套在所述连接轴4上;

所述脚踏板5包括中间连接件501、第一套件502和第二套件503,所述第一套件502分别位于所述中间连接件501的两端,所述第二套件503位于所述第一套件502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中间连接件5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套件502相适配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套件50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套件503相适配的第二通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套件502可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套件503可在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

具体地,位于所述通孔端口处的脚踏杆1上设有缺口101,所述连接轴4位于所述缺口101处。

具体地,所述脚踏杆1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轴2与所述脚踏杆1内壁所接触的部分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

本发明创造中,脚踏杆1上设有通孔,在对脚踏板5进行折叠时,脚踏板5上的第一套件502可储存在第一通槽内,第二套件503可储存在第二通槽内,减少脚踏板5的占地面积,同时折叠后的脚踏板5通过连接轴4在鱼眼轴承3的作用下可以向下旋转,然后支撑轴2在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可向上运动,最终,脚踏板5被放置在脚踏杆1的通孔内,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再次使用时,将套板从通槽内取出即可,简单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可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由脚踏杆和脚踏板构成,脚踏杆上设有贯穿于其内部的通孔,通孔的端口处设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中部连接有鱼眼轴承,鱼眼轴承的一端设有连接轴,脚踏板套在连接轴上;脚踏板包括中间连接件、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第一套件分别位于中间连接件的两端,第二套件位于第一套件的一侧。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的占据空间小的脚踏板。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利雅得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