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电动折叠三轮车,包括电驱动系统及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一前轮(110)的前轮转向机构(3)、设置两个后轮(120)的后车架(4)以及设置有坐垫(130)且可相对所述后车架(4)翻转的坐垫支管(5),所述前轮转向机构(3)上枢轴连接两根平行的连杆(2)的一端,所述前轮转向机构(3)和连杆(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电驱动系统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杆(2)以其与所述前轮转向机构(3)的枢轴连接点为轴心转动的第一电驱动机构(170),两根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后车架(4)的一端及枢轴连接所述坐垫支管(5)的拉杆(6)均枢轴连接驱动件(1),所述驱动件(1)通过锁紧释放机构(10)进行锁定和释放,所述锁紧释放机构(10)包括枢轴连接所述后车架(4)的锁止件(101)以及所述驱动件(1)上设置的与所述锁止件(101)匹配的卡槽(102),所述锁止件(101)连接驱动其翻转的手动驱动机构(103)、与所述手动驱动机构(103)配合的第二电驱动机构(180)以及复位机构(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机构(3)包括支撑套管(31),所述支撑套管(3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向管(32),所述转向管(32)的上端设置有龙头把手(33),其下端设置有前轮安装架(34);所述支撑套管(31)外壁上还设置有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35)上设置有具有高度差的第四枢轴孔(351)及第五枢轴孔(352),位于较高位置处的第四枢轴孔(351)到所述支撑套管(3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五枢轴孔(352)到所述支撑套管(31)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4)上设置有用于在展开状态支撑所述坐垫支管(5)的支撑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4)与所述驱动件(1)枢轴连接的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拉把手(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杆(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连杆(21)上的上卡接块(71)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连杆(22)上的下卡接块(72),

展开状态下,所述上卡接块(71)与下卡接块(72)卡接限位;

折叠状态下,所述上卡接块(71)与下卡接块(7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驱动机构(170)包括电机(171)、驱动杆(172)、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所述电机(171)正反转的第一控制按钮,所述电机(171)设置于所述前轮转向机构(3)上且其输出轴上连接所述驱动杆(172)的一端,所述驱动杆(172)的另一端固定在上连杆(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与坐垫支管(5)的枢轴连接点的位置高于所述坐垫支管(5)与后车架(4)的枢轴连接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枢轴孔(11)、第二枢轴孔(12)及第三枢轴孔(13),所述第一枢轴孔(11)和第二枢轴孔(1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四枢轴孔(351)及第五枢轴孔(35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枢轴孔(11)处连接所述上连杆(21)的一端,所述第二枢轴孔(12)处连接所述下连杆(22)的一端以及后车架(4),所述第三枢轴孔(13)处连接所述拉杆(6)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机构(103)包括至少一组驱动按钮(1031)以及安装罩(1032),所述驱动按钮(1031)可在所述安装罩(1032)中伸缩且其通过连接杆(1033)连接所述锁止件(101);所述复位机构(104)是设置于所述锁止件(101)与后车架(4)的枢轴连接点处的扭簧或是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按钮(103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罩(1032)上的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驱动机构(180)包括电动伸缩杆(181)、第二控制按钮以及延时控制电路,所述电动伸缩杆(181)设置于所述驱动按钮(1031)的前方且常态下与所述驱动按钮(1031)保持间隙,所述第二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181)伸出,所述延时控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在伸出设定时间后自动缩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