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75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防盗车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防盗车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逐渐推出了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

通常,自行车车铃都是通过扳动扳手,由扳手带动齿轮转动,再由齿轮带动铃盖和打锤转动,使得打锤敲击铃盖,从而产生敲击声,起到警示作用。然而,现有技术自行车转铃大都是通过紧固卡固定在自行车的龙头把手前端,转铃上盖则通过其自带的螺栓固定在转铃中心螺母上,拆卸紧固卡或者旋转转铃上盖,就能够将转铃或者转铃上盖卸下,车铃很容易被人卸掉,防盗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防盗车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盗车铃,包括车铃盖、车铃底座、车铃扳手、齿轮组、弹簧、第一车铃插件、第二车铃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铃底座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底部设置有弹性固定片,所述第二车铃插件的所述弹性固定片插入所述车铃底座底部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车铃底座连接,所述车铃盖放置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上,所述第一车铃插件插放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内并固定,所述车铃盖的内侧壁设置有敲击柱,所述车铃底座底设置有定位柱和固定柱,所述车铃底座侧壁设置车铃扳手安装孔,所述车铃扳手包括扳手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为两个设置在所述扳手件底部两端,所述扳手件插放在所述车铃扳手安装孔内,所述传动件插放在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固定,所述传动件设置传动齿,所述齿轮组底部设置有与传动齿相匹配的啮合齿,所述齿轮组设置有弹片,所述第二车铃插件设置有侧孔,所述第二车铃插件中下部设置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套放在所述弹簧固定柱上,所述扳手件压放在所述弹簧前。

所述车铃盖顶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车铃插件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沿,所述第二车铃插件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沿,所述第一车铃插件通过所述车铃盖的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放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内并固定,所述车铃盖夹放在所述第一限位沿和所述第二限位沿之间。

所述定位柱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柱为两个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中部俩侧,所述车铃底座侧壁为阶梯圆环结构。

所述侧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的中部,所述侧孔的投影为方形。

所述固定柱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弹性固定片为多个。

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车铃插件、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相匹配并形成连通的安装孔道。

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内壁设置有限位固定槽,第一车铃插件设置限位支脚,所述第一车铃插件的所述限位支脚插放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的所述限位固定槽内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利用车铃底座的圆形安装孔环绕在把横上,有效防盗,不易被损坏,可实现上下按动扳手,带动齿轮组,即可使车铃发声,使骑行者更加方便操作,骑行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未设置车铃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铃盖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铃扳手与车铃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车铃插件和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车铃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车铃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支脚和限位固定槽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未设置车铃盖的前视装配示意图。

图中,1、车铃盖,2、车铃底座,3、车铃扳手,4、齿轮组,5、弹簧,6、第一车铃插件,7、第二车铃插件,8、第一安装孔,9、弹性固定片,10、定位柱,11、固定柱,12、车铃扳手安装孔,13、扳手件,14、传动件,15、传动齿,16、啮合齿,17、弹片,18、侧孔,19、第二安装孔,20、限位沿,21、弹簧固定柱,22、第二限位沿,23、敲击柱,24、限位支脚,25、限位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车铃,包括车铃盖1、车铃底座2、车铃扳手3、齿轮组4、弹簧5、第一车铃插件6、第二车铃插件7,车铃底座2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第二车铃插件7底部设置有弹性固定片9,弹性固定片9为多个,弹性固定片9间有一定间隔,第二车铃插件7的弹性固定片9插入车铃底座2底部的第一安装孔8内并与车铃底座2连接,车铃盖1放置在第二车铃插件7上,第一车铃插件6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内并固定,车铃盖1的内侧壁设置有敲击柱23,车铃底座2底设置有定位柱10和固定柱11,定位柱10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孔8底部的两侧,固定柱11为两个并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孔8中部俩侧,固定柱11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孔8的中心线上,车铃底座2侧壁为阶梯圆环结构,车铃底座2侧壁设置车铃扳手安装孔12,车铃扳手3包括扳手件13和传动件14,传动件14为两个设置在扳手件13底部两端,扳手件13插放在车铃扳手安装孔12内,传动件14插放在定位柱10和固定柱11之间,齿轮组4与固定柱11连接固定,传动件14设置传动齿15,齿轮组4底部设置有与传动齿15相匹配的啮合齿16,齿轮组4设置有弹片17,两个弹片17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齿轮组左右,第二车铃插件7的设置有侧孔18,侧孔18为齿轮组在转动时弹片的预留位置,侧孔18设置在第二车铃插件7的中部,侧孔18的投影为方形,第二车铃插件7中下部设置弹簧固定柱21,弹簧5套放在弹簧固定柱21上,扳手件13压放在弹簧前,车铃盖1顶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安装孔19,车铃盖1放置在第二车铃插件7上,第一车铃插件6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沿20,第二车铃插件7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沿22,第一车铃插件6通过车铃盖的第二安装孔19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内并固定,第一限位沿20和第二限位沿22在长度方向有一定高度差,车铃盖夹1放在第一限位沿20和第二限位沿22之间,整体结构密封性好,雨水不会渗入结构内部造成损害,车铃盖1顶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安装孔19,第一车铃插件6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沿20,第一车铃插件6通过第二安装孔19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内,限位沿20的外径大于第二安装孔19的直径,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第一安装孔8、第一车铃插件6、第二车铃插件7和第二安装孔19的直径相匹配并形成连通的孔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方便安装,整体套放在横把上,能够有效防盗。

第二车铃插件7内壁设置有限位固定槽25,第一车铃插件6设置限位支脚24,第一车铃插件6的限位支脚24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的限位固定槽25内并固定。

使用例:第二车铃插件7插入车铃底座2底部的第一安装孔8,第一车铃插件6插入 第二车铃插件7内,车铃盖1放置在第二车铃插件7上,第一车铃插件6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内并固定,车铃盖1顶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安装孔19,车铃盖1放置在第二车铃插件7上,第一车铃插件6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沿20,第二车铃插件7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沿22,第一车铃插件6通过车铃盖的第二安装孔19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内并固定,车铃盖夹1放在第一限位沿20和第二限位沿22之间,第二车铃插件7内壁设置有限位固定槽25,第一车铃插件6设置限位固定支脚24,第一车铃插件6的限位固定支脚24插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的限位固定槽25内并固定。车铃底座底设置定位柱10和固定柱11,车铃底座2侧壁设置车铃扳手安装孔12,车铃扳手3包括扳手件13和传动件14,传动件14为两个设置在扳手件13底部两端,扳手件13插放在车铃扳手安装孔12内,传动件14插放在定位柱10和固定柱11间,齿轮组4与固定柱11连接固定,齿轮组底部设置有与传动件14上的传动齿15相匹配的啮合齿16,齿轮组的弹片17通过设置在述第二车铃插件7中部的侧孔18与第一车铃插件6外表面接触,弹簧5套放在第二车铃插件7中下部设置弹簧固定柱21上,扳手件13压放在弹簧前,整体结构密封性好,雨水不会渗入结构内部造成损害,车铃盖1顶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安装孔19,所述第一车铃插件6顶部设置有限位沿20,所述第一车铃插件顶部设置有限位沿,所述第一车铃插件通过第二安装孔插放在所述第二车铃插件内,限位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起到固定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安装孔8、第一车铃插件6、第二车铃插件7和第二安装孔形成连通的圆形安装孔道孔环绕在把横上,有效防盗,不易被损坏,上下按动车铃扳手3,按压弹簧5,传动齿15与齿轮组4底部啮合齿16啮合传动,带动齿轮组4转动,齿轮组4上的弹片14撞击车铃盖1的内侧壁的敲击柱23即可使车铃发声,起到警示作用,骑行者更加方便操作,骑行更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安装孔8、第一车铃插件6、第二车铃插件7和第二安装孔形成连通的圆形孔道结构,套在横把上,能够有效防盗,各部件连接设计合理,装配方便,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环绕在横把上的本实用新型不易被损坏,通过上下按动扳手,带动齿轮组4,即可使车铃发声,使骑行者更加方便操作,骑行更安全,整体结构密封性好,雨水不会渗入结构内部造成损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