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68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车辆的前部设置前舱,对于车辆来说,其前舱用于安装发动机、动力电池或者其他部件,所以车辆的前悬距较长,影响了车辆在爬坡时的通过性。例如,在一些坡度较大的路面时,车辆前部的下方容易与地面产生剐蹭,降低了整车爬坡时的安全通过性,其中,前悬距为前轮中心与车辆最前端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另外,如果车辆的后悬距较长,会影响车辆在下坡时的通过性。例如,在一些坡度较大的路面时,车辆后部的下方容易与地面产生剐蹭,降低了整车的下坡时的安全通过性,其中,后悬距为后轮中心与车辆最后端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前轮和后轮,所述车体前部的下端设置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前轮的前方,所述第一辅助轮的外缘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一通过角,所述第一通过角为所述车体前部的下端的突出点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通过角为所述车辆能够安全爬坡的临界角度,当坡度大于该第一通过角时,车辆的前部下端首先与坡面发生剐蹭,从而影响了车辆爬坡的通过性,所以当第一辅助轮的外缘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一通过角时,在接近坡度较大的坡时,所述第一辅助轮首先与坡面接触,避免了车辆的前部下端首先与坡面发生剐蹭,由于车辆的前部与地面的接触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增强了车辆爬坡的通过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所述车体前部的下端的突出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辅助轮为1个,并且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辅助轮为2个,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辅助轮相对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辅助轮通过第一安装部与车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车体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轮可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前轮为转向轮,所述车轮的后轮为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前轮和后轮,所述车体后部的下端设置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后轮的后方,所述第二辅助轮的外缘向后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二通过角,所述第二通过角为所述车体后部的下端的突出点向后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通过角为所述车辆能够安全下坡的临界角度,当坡度大于该第二通过角时,车辆的后部下端与坡面发生剐蹭,从而影响了车辆下坡的通过性,所以当第二辅助轮的外缘向后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二通过角时,在离开坡度较大的坡时,所述第二辅助轮与坡面接触,避免了车辆的后部下端与坡面发生剐蹭,由于车辆的后部与地面的接触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增强了车辆下坡的通过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所述车体后部的下端的突出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辅助轮为1个,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辅助轮为2个,所述第二辅助轮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轮相对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辅助轮通过第二安装部与车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车体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轮可相对第二安装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前轮为驱动轮,所述后轮为随动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车轮,另外还包括上述的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可以在车辆上坡或者下坡时,均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后轮和中间轮,所述中间轮为驱动轮,所述前轮为转向轮,所述后轮为随动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辅助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后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辅助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对于一般车辆来说,车辆的前舱设置在前轮的前方,所述前轮中心与车辆最前端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前悬距,当前悬距较长时,在一些坡度较大的路面上坡时,车辆前部的下方在接近坡面时容易与地面产生剐蹭,降低了整车爬坡时的安全通过性;车辆的后备箱设置在后轮的后方,所述后轮中心与车辆最后端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后悬距,当后悬距较长时,在一些坡度较大的路面下坡时,车辆后部的下方在离开坡面时容易与地面产生剐蹭,降低了整车的下坡时的安全通过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以及车轮2,车轮2包括前轮21和后轮22。车体前部11设置于前轮21的前方,所述车体前部11的下端设置第一辅助轮31,同样,所述第一辅助轮31设置在前轮21的前方。

所述第一辅助轮31的外缘向前轮21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一通过角,其中,所述第一通过角为所述车体前部11的下端的突出点向前轮21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体前部11的下端的突出点为车体最前方的下端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一通过角为所述车辆能够安全爬坡的临界角度,当坡度大于该第一通过角时,车体前部11下端首先与坡面发生剐蹭,从而影响了车辆爬坡的通过性,所以当第一辅助轮31的外缘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一通过角时,在通过坡度较大的坡时,所述第一辅助轮31首先与坡面接触,避免了车体前部11下端首先与坡面发生剐蹭,由于车体前部11与地面的接触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增强了车辆爬坡的通过性。

为了车体1的底盘具有合理的布置,而且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底盘,所述第一辅助轮31设置在所述车体前部11的下端的突出点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辅助轮31设置在车体最前方的下端点。此时,第一辅助轮31的外缘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等于第一通过角,第一辅助轮31的高度最高,使车体的底盘较高,可获得较好的通过性。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一辅助轮的外缘向前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所产生的切点与车体最前方的下端点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轮31为1个,并且所述第一辅助轮31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上。车辆两侧的承重基本相当,可以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辅助轮31为2个,所述第一辅助轮31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辅助轮31相对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对称设置。当所述第一辅助轮设置在车辆的两侧时,一方面,车辆的稳定性增强,另一方面,相比单个辅助轮的设置,两个辅助轮可以满足更多的工况,使第一辅助轮31在更多的工况下接触地面,避免了车体与坡面发生剐蹭。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辅助轮31通过第一安装部41与车体1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41与车体1下方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第一安装部4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体1的下方焊接,所述第一辅助轮31可相对第一安装部41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轮的前轮21为转向轮,所述车轮的后轮22为驱动轮,当车辆在爬坡时,如果第一辅助轮31与坡面发生滚动摩擦,此时,车辆的前轮21会处于悬空状态,不能输出动力,但是,因为车轮的后轮22为驱动轮,所以车辆仍然可以输出驱动力,前轮21悬空不会对车辆的驱动力输出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4所示,车体后部12设置于车轮的后轮22的后方,所述车体后部12的下端设置第二辅助轮32,同样,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后轮22的后方。

所述第二辅助轮32的外缘向后轮22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二通过角,其中,所述第二通过角为所述车体后部12的下端的突出点向后轮22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体后部12的下端的突出点为车体1最后方的下端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第二通过角为所述车辆能够安全下坡的临界角度,当坡度大于该第二通过角时,车体后部12下端与坡面发生剐蹭,从而影响了车辆下坡的通过性,所以当第二辅助轮32的外缘向后轮22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不大于第二通过角时,在离开坡度较大的坡时,所述第二辅助轮32与坡面接触,避免了车体后部12下端与坡面发生剐蹭,由于车体后部12与地面的接触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增强了车辆下坡的通过性。

为了车体1的底盘具有合理的布置,而且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底盘,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所述车体后部12的下端的突出点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车体最后方的下端点。此时,第二辅助轮32的外缘向后轮22的外缘引出的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等于第二通过角,第二辅助轮32的高度最高,使车体的底盘较高,可获得较好的通过性。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二辅助轮的外缘向后轮的外缘引出的切线所产生的切点与车体最后方的下端点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助轮32为1个,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上。车辆两侧的承重基本相当,可以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辅助轮32为2个,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辅助轮32相对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线对称设置。当所述第二辅助轮32设置在车辆的两侧时,一方面,车辆的稳定性增强,另一方面,相比单个辅助轮的设置,两个辅助轮可以满足更多的工况,使第二辅助轮32在更多的工况下接触地面,避免了车体与坡面发生剐蹭。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辅助轮32通过第二安装部42与车体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42与车体下方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第二安装部4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体的下方焊接,所述第二辅助轮32可相对第二安装部42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轮的前轮21为驱动轮,所述车轮的后轮22为随动轮,当车辆在下坡时,如果第二辅助轮32与坡面发生滚动摩擦,此时,车辆的后轮22会处于悬空状态,不能输出动力,但是,因为前轮21为驱动轮,所以车辆仍然可以输出驱动力,后轮22悬空不会对车辆的驱动力输出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1以及车轮2,另外还包括上述的第一辅助轮31和第二辅助轮32,可以在车辆上坡或者下坡时,均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轮2包括前轮21、后轮22和中间轮(未示出),所述中间轮为驱动轮,所述前轮21为转向轮,所述后轮22为随动轮。因为所述中间轮为驱动轮,无论前轮或者后轮悬空,都不会影响车辆输出驱动力。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车辆的“前、后、左、右”等方位均为普通消费者观测车辆所产生的方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