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螺旋推进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685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螺旋推进滚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是一种螺旋推进滚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车辆,包括农业机械行走轮多为橡胶车轮,这种车轮只适于在较硬的路面上行走,而在松软的土地上,如淤泥,沼泽、水田、沙地、雪地上就会打滑,陷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制出履带轮,用履带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以便能在松软的地面上行走,坦克、挖掘机、大型农业机械都使用这种轮,但这种履带轮在泥脚深的淤泥,或者水田、雪地里也会陷车,只有继续增大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履带造得很大,整个结构也过于庞大笨重。以上两种轮都是靠与地面磨擦前进,当遇到软地面,轮下摩擦力减小,轮子打滑将支撑的泥土刨空,车辆就会陷于其中;为使车辆能在极端软地面行驶,人们研制出一种螺旋推进轮,一种在圆柱筒上加上螺旋片,通过螺旋特有的升角与软地面切割行走。虽然能适应以上两种轮不能适应的极软路面,但要整个螺旋圆柱筒运动,自身负荷就很大,螺旋切入泥土,圆柱筒与泥土在圆周上和轴向两个方向摩擦,摩擦力太大,动力要求大,而且无法在硬地面行驶,没得到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螺旋推进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实用螺旋推进滚轮,使其既能在极度松软地面、雪地,沙地上行走,也可在硬路面行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动力相连的动力轴、链轮组及链条、轴承套、其特征在于:动力轴两端与车身上的轴承座套接并与动力相连,动力轴上传动链轮与螺旋片轴套上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螺旋片轴套套接于空心轴筒的固定轴上,空心轴筒通过两端固定于车身上的空心轴筒固定轴上,螺旋片与空心轴筒相邻侧安装有支撑轮,螺旋片外侧安装有滚轮。

所述的动力为柴油机、汽油机或电动机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运行方式:发动机将动力通过变速箱,差速齿轮组,离合器传给动力轴,使动力轴可以正转反转和停转/或者使用正反转电机驱动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轴。动力轴通过链轮组合将动力传给螺旋片轴筒,带动整个螺旋片转动。整个螺旋片转动,滚轮与地面接触滚动,螺旋支撑轮在空心轴筒上圆周滚动,支撑着整个螺旋片。由于空心轴筒通过空心轴筒固定轴固定在车身,整个过程只有整个螺旋片转动,滚轮排列的螺纹升角得以让车辆运动。由于车辆两边螺旋旋向不同,当两边螺旋转向不同,转速相同,车辆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当两边螺旋转向不同且转速不同时,车辆因为两螺旋差速实现前后行驶中的转弯;当一边螺旋停转,另一边螺旋转,车辆原地调头;当两边螺旋转向相同,转速相同,车辆可实现左右行驶,可横向经过路基窄于车轴距的路面;当两边螺旋转向相同,转速不同,车辆可实现左右行驶中的转弯,做大圆周行驶机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1、优越的机动性,前后左右360度任意方向机动,能通过窄于自身轴距道路。2、全地形适应能力,以前的只能在软地面行驶,且摩擦力大,要求很大动力,本产品具有以前产品的所有优势,能在极端泥泞,沼泽,沙滩,雪地,河床,河滩,田间,草地,等软地面行驶,不陷车,还能在水泥地,柏油路,硬土地等硬地面行驶,由于运动部件螺旋片与轴筒分离,加装了滚轮,减少了运动部件所需负荷,减小了摩擦力,对动力要求低,可实现电力驱动。3、空心轴筒可以提供浮力,螺旋提供推力,下水就是船,具有完整的全地形两栖性,适用于有两栖需要的地方,田间管理,河道管理,等等。4、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车辆、农业机械。从以上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动力相连的动力轴1、链轮组链条2、滚轮6、支撑轮8、轴承套、动力轴两端与车身12上的轴承座套接并与动力相连,动力轴上传动链轮与螺旋片11轴套上的从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每侧两个螺旋片轴套上均设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与动力轴链轮连接,螺旋片轴套5套接于空心轴筒3的固定轴9上,空心轴筒通过两端固定于车身上的空心轴筒固定轴9上,螺旋片与收尾螺旋片10与螺旋片轴套固定连接,并套于空心轴筒固定轴9上,螺旋片与空心轴筒相邻侧安装支撑轮轴套4与支撑轮套接,螺旋片外侧设有滚轮安装轴7安装滚轮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