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及其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436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车及其后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包括弯板、管状梁和槽钢;弯板整体沿短边弯折,长边呈直线;两个弯板相对,并分别与多个管状梁的两端焊接,多个管状梁沿弯板的上下两个长边分布;两个槽钢位于弯板的下长边的两端,两个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弯板焊接;两个弯板的前端设有端板,前端板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位于弯板的上长边两端的管状梁具有第一安装孔,位于弯板的下长边两端的槽钢具有第二安装孔。管状梁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同时弯板的质量也较轻,上述结构既实现了后车架的功能,又保证了后车架强度,并减小了后车架的重量。能够保证全地形车的承载能力,并减小了重量,拓宽了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
【专利说明】
一种全地形车及其后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具有上述后车架的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0002]全地形车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克服其他车辆难以通过的恶劣地形、弹坑、土岭等特殊环境,在雪地、沼泽、滩涂、湖泊等地形环境下也能顺利行使。
[0003]全地形车通常为铰接式双车体结构,包括前车、铰接装置和后车,前车和后车之间通过铰接装置连接;后车包括行走装置、后车架、主燃油箱和后车厢,后车架的前端与铰接装置连接,下面安装行走装置,上面安装后车厢,在后车架的中部安装主燃油箱。后车架上安装不同的后车厢,能够实现不同功能的全地形系列车,如人员运输车、运水车、加油车、医疗车、通信车、工程抢修车等等。
[0004]目前,全地形车在行使过程中,能够适应路面上的各种复杂地形。在全地形车行使过程中,后车架不但要承受整个后车厢的重量,还要能承受由铰接装置传递的各种作用力,需要后车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通常,后车架由型钢焊接而成,虽然能够保证后车架的承载能力,但后车架的质量较重,进而使得全地形车的质量也较重,使全地形车不能在重量有限制的路况行使,限制了全地形车的适用范围。
[0005]因此,在保证全地形车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如何使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更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该后车架质量轻、体积小、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拓宽了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车架的全地形车。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包括弯板、管状梁和槽钢;所述弯板整体沿短边弯折,长边呈直线;两个所述弯板相对,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管状梁的两端焊接,多个所述管状梁沿所述弯板的上下两个所述长边分布;两个所述槽钢位于所述弯板的下长边的两端,两个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弯板焊接;
[0008]两个所述弯板的前端设有端板,前端板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
[0009]位于所述弯板的上长边两端的所述管状梁具有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弯板的下长边两端的所述槽钢具有第二安装孔。
[0010]可选地,所述弯板沿所述短边弯折成U型,两个所述弯板的U口相对。
[0011 ]可选地,两个所述弯板的U型的底部向内凹。
[0012]可选地,两个所述弯板的侧面开有多个减重孔。
[0013]可选地,两个所述弯板的内部和外部的预定位置焊有加强块。
[0014]可选地,所述框架结构的前端焊接所述连接板,后端同时与所述前端板、上长边前端的所述管状梁、下长边前端的所述槽钢焊接。
[0015]可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包括U型板和连杆;所述U型板与所述连杆相对形成框架单元,所述U型板位于上部,U 口朝向所述连杆;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相对所述后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6]可选地,所述U型板的后端同时与所述前端板、上长边前端的所述管状梁、下长边前端的所述槽钢焊接;所述连杆为可拆卸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纵向中心线设置,且其中部向上弯曲,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轴座。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前车、铰接装置和后车,所述后车包括行走装置、后车架、主燃油箱和后车厢,所述后车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车架。
[0019]本发明提供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包括弯板、管状梁和槽钢;弯板整体沿短边弯折,长边呈直线;两个弯板相对,并分别与多个管状梁的两端焊接,多个管状梁沿弯板的上下两个长边分布;两个槽钢位于弯板的下长边的两端,两个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弯板焊接;两个弯板的前端设有端板,前端板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位于弯板的上长边两端的管状梁具有第一安装孔,位于弯板的下长边两端的槽钢具有第二安装孔。
[0020]该后车架的框架由弯板、管状梁和槽钢焊接而成。与平板相比,弯板的抗弯扭强度较强,由弯板构成的后车架的框架也具有较强的抗弯扭强度;前端的端板能够进一步加强后车架的框架的强度,并在两个弯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可以容纳不燃油箱。前端板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使得连接板与后车架的框架成为一个整体;连接板通过多个螺栓与前面的铰接装置连接,实现了铰接装置与后车架的可靠连接。位于弯板的上长边两端的管状梁具有第一安装孔,可以用于安装后车厢;位于弯板的下长边两端的槽钢具有第二安装孔,可以用于安装行走装置。后车厢和行走装置的安装孔的通用性较强,操作简便,连接可
A+-.与巨O
[0021]管状梁内部为中空的结构,管状梁的重量较轻,同时弯板的质量也较轻,上述结构既实现了后车架的功能,又保证了后车架强度和承载能力,同时,大大减小了后车架的重量。进而,保证了应用该后车架的全地形车的承载能力,并减小了全地形车的重量,拓宽了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
[00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车架,由于后车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具有该后车架的全地形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5]弯板I;减重孔11;加强块12;
[0026]管状梁2;第一安装孔21;
[0027]前端版3;连接板4;U型板5;连杆6;安装板7;轴座8;
[0028]槽钢9;第二安装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该后车架质量轻、体积小、且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拓宽了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本发明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后车架的全地形车。
[00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包括弯板1、管状梁2和槽钢9;弯板I整体沿短边弯折,长边呈直线;两个弯板I相对,并分别与多个管状梁2的两端焊接,多个管状梁2沿弯板I的上下两个长边分布;两个槽钢9位于弯板I的下长边的两端,两个槽钢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弯板I焊接;
[0033]两个弯板I的前端设有端板,前端板3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4;
[0034]位于弯板I的上长边两端的管状梁2具有第一安装孔21,位于弯板I的下长边两端的槽钢9具有第二安装孔91。
[0035]该后车架的框架由弯板1、管状梁2和槽钢9焊接而成。与平板相比,弯板I的抗弯扭强度较强,由弯板I构成的后车架的框架也具有较强的抗弯扭强度;前端的端板能够进一步加强后车架的框架的强度,并在两个弯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可以容纳油箱。
[0036]前端板3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4,使得连接板4与后车架的框架成为一个整体;连接板4通过多个螺栓与前面的铰接装置连接,实现了铰接装置与后车架的可靠连接。
[0037]位于弯板I的上长边两端的管状梁2具有第一安装孔21,可以用于安装后车厢,后车厢通过第一安装孔21与后车架连接,连接简单,可靠,通用性强,可以在后车架上安装不同的车厢;位于弯板I的下长边两端的槽钢9具有第二安装孔91,可以用于安装行走装置,后车架与行走系统连接时,只需将行走装置的两根横梁分别置于两个槽钢9中,然后通过第二安装孔91由螺栓固定,则后车的整体重量由行走装置支撑。
[0038]由弯板1、管状梁2和槽钢9焊接成的后车架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管状梁2内部为中空的结构,质量较轻,同时弯板I的质量也较轻,上述结构既实现了后车架的功能,又保证了后车架强度和承载能力,同时,大大减小了后车架的重量。
[0039]该后车架的重量轻,承载能力强,在承受后车厢的重量的同时,能够承受前车在行驶、转向等过程中通过铰接装置施加给后车架的应力。进而,保证了应用该后车架的全地形车的承载能力,并减小了全地形车的重量,拓宽了全地形车的使用范围,使全地形车能够适应全域的复杂地形,能够在内河水域等地形环境下行使,实现了水陆两栖行驶。
[0040]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弯板I沿短边弯折成U型,两个弯板I的U口相对。
[0041]与平板相比,弯板I的弯扭强度较强,进而保证了由其构成的后车架的强度,同时弯板I的质量较轻。弯板I的结构可以为U型,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均能够保证后车架的强度。
[0042]两个U型的弯板I的U口相对,在两个弯板I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空间,可以容纳车辆的油箱,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43]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弯板I的U型的底部向内凹。
[0044]弯板I的U型的底部向内凹,使弯板I成为弓背形。该形状一方面能够加强弯板I的强度,另一方面减小了弯板I安装后的宽度,进而减小了后车架的体积,使该后车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0045]弯板I采用了特殊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并进行了特殊的薄板折弯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了重量,并且方便油箱的装配固定
[0046]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弯板I的侧面开有多个减重孔11。
[0047]为了进一步减轻后车架的质量,使其机动性更加灵活。可以在弯板I的侧面开设多个减重孔11,如图1所示,减重孔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后车架的使用情况设定,在保证后车架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选定减重孔11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使该后车架进一步满足重量轻、强度高、体积小、承载能力强、机动性好的要求。
[0048]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弯板I的内部和外部的预定位置焊有加强块12。
[0049]弯板I的薄弱位置即为预定位置,可以通过焊接加强块12提高强度。针对弯板I进行充分受力分析,在分析的薄弱处进行加强处理,焊接加强块12,如图1所示,以使该后车架实现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重量最轻的目的。
[0050]上述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的前端焊接连接板4,后端同时与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槽钢9焊接。
[0051]框架结构的前端焊接连接板4,连接板4上设有多个连接孔,能够直接与铰接装置连接;框架结构的后端同时与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槽钢9焊接,框架结构直接与后车架的框架焊接成一个整体,使得连接板4通过框架结构与后车架的框架焊接成一个整体,同时连接板4直接与铰接装置连接,保证了铰接装置与后车架连接的可靠性。
[0052]框架结构内部可以设置后车的驱动马达,在保证铰接装置与后车架连接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减小了整车的体积。
[0053]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包括U型板5和连杆6;U型板5与连杆6相对形成框架单元,U型板5位于上部,U 口朝向连杆6;两个框架单元相对后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0054]如图1所示,U型板5和连杆6构成框架单元,由两个框架单元支撑连接板4,保证连接板4的安装强度;U型板5和连杆6之间的空间可以用来安装后车的驱动马达。
[0055]后车的驱动马达的安装结构可以设置在框架单元上,也可以在框架结构内专门设置两块板件来安装驱动马达,如图1所示,U型板5的内侧设有上述板件。
[0056]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U型板5的后端同时与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槽钢9焊接;连杆6为可拆卸连接。
[0057]为了便于后车的驱动马达的安装,可以将连杆6设置为可拆卸的部件,安装驱动马达时,可将连杆6拆下。这样,整个框架结构中,由U型板5起到整体的连接作用,使得U型板5的后端同时与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槽钢9焊接,使U型板5与后车架的框架成为一个整体,同样能够保证整体的可靠性。
[0058]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的中部设有安装板7,安装板7沿纵向中心线设置,且其中部向上弯曲,安装板7上设有轴座8。
[0059]安装板7位于框架结构的中间,能够加强框架结构的强度;安装板7向上弯曲,为框架结构内的驱动马达预留了安装空间;安装板7上的轴座8可以应用于安装全地形车的其他部件,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60]除了上述后车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前车、铰接装置和后车,后车包括行走装置、后车架和后车厢,所述后车架为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后车架。
[0061 ]由于后车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具有该后车架的全地形车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全地形车的其他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62]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全地形车及其后车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各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1)、管状梁(2)和槽钢(9);所述弯板(I)整体沿短边弯折,长边呈直线;两个所述弯板(I)相对,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管状梁(2)的两端焊接,多个所述管状梁(2)沿所述弯板(I)的上下两个所述长边分布;两个所述槽钢(9)位于所述弯板(I)的下长边的两端,两个所述槽钢(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弯板(I)焊接; 两个所述弯板(I)的前端设有端板,前端板(3)通过框架结构焊接连接板(4); 位于所述弯板(I)的上长边两端的所述管状梁(2)具有第一安装孔(21),位于所述弯板(I)的下长边两端的所述槽钢(9)具有第二安装孔(9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I)沿所述短边弯折成U型,两个所述弯板(I)的U 口相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板(I)的U型的底部向内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板(I)的侧面开有多个减重孔(1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板(I)的内部和外部的预定位置焊有加强块(12)。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前端焊接所述连接板(4),后端同时与所述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所述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所述槽钢(9)焊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U型板(5)和连杆(6);所述U型板(5)与所述连杆(6)相对形成框架单元,所述U型板(5)位于上部,U 口朝向所述连杆(6);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相对所述后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5)的后端同时与所述前端板(3)、上长边前端的所述管状梁(2)、下长边前端的所述槽钢(9)焊接;所述连杆(6)为可拆卸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部设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沿所述纵向中心线设置,且其中部向上弯曲,所述安装板(7)上设有轴座(8)。10.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前车、铰接装置和后车,所述后车包括行走装置、后车架和后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车架。
【文档编号】B62D21/18GK105966461SQ201610332747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
【发明人】杨玉华, 姚艳丽, 杨荣贵
【申请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