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挂车底架及具有该底架的厢式半挂运输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商物流快速发展,甩挂运输逐渐普及,厢式半挂运输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厢式半挂运输车底架,多是直梁式结构,车厢的地板离地面比较高。由于整车高度受到法规限制,车厢的内高偏小,在运输邮件包裹或其他轻质货物时,常常出现装载质量偏小的现象,甩挂运输的经济效益低下。另外,厢式半挂车底架多是由普通钢材制作,车架纵梁、横梁及地板承载结构比较笨重,底架的自身重量偏大,过大的自重在运输过程中浪费了牵引车的燃油消耗。
并且,国家对汽车环保、节能、安全要求日益严格,运输车辆的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逐步加快,厢式半挂运输车的轻量化与大容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挂车底架,所述半挂车底架的前端设置有前端梁,所述半挂车底架的后端设置有后端梁,所述底架上放置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左边梁和右边梁,所述横梁采用槽形结构,贯穿左纵梁和右纵梁、并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前端梁、左纵梁、右纵梁、横梁、后端梁、左边梁和右边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半挂车的底架,该底架为鹅颈结构式,后部比前部低一级,比前部长,构成一个阶梯。这样,后部地板离地面比较低,增加了有效的装载空间,这种低地板结构的半挂车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经济效益增加。另外,这种底架制作的车厢重心比较低,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安全性得到提升。
优选的,所述左边梁与左纵梁之间、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右纵梁与右边梁之间,纵向铺设有方形结构的垫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结构方面,应用横梁贯穿纵梁的结构,横梁上再铺上小垫梁,增加底架与地板的接触面积,底架的载重结构更加合理。这种结构的半挂车底架,既保证了底架的承载能力,又降低了自身重量。
优选的,所述半挂车底架上平面设置有车厢地板,所述车厢地板前端高后端低,采用阶梯状。
优选的,前端梁采用方形结构,后端梁采用折弯件组合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采用工字梁结构,鹅颈状,变截面,前端高后端低。
优选的,所述半挂车底架采用高强度钢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材料方面,为减轻底架的自身重量,所有金属材料均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在保证底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底架自身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厢式半挂运输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半挂车底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挂车底架,呈鹅颈式结构,车厢后部的地板离地面比前部低,车厢内部高度更大,相应的增大了车厢的可用容积。半挂车底架全部应用高强度钢材制作,横梁贯穿纵梁、横梁上再铺上小垫梁的结构,结构轻巧,刚性好,底架的载承结构更加合理,并且降低了整车的自身重量。使用该半挂车底架的厢式半挂运输车,达到了轻量化、大容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架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架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挂车底架的A-A剖视图;
图4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的厢式半挂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半挂车底架,主要由前端梁1,左纵梁2,右纵梁3,横梁4若干,后端梁5,左边梁6,右边梁7,小垫梁8组成。
如图1、图2所示,左纵梁2、右纵梁3为工字梁结构,鹅颈状,变截面,前端高后端低。横梁4为槽形结构,贯穿过纵梁2、纵梁3并与其连接,前端梁1为方形结构,位于半挂车底架的前端,后端梁5为折弯件组合式结构,位于半挂车底架的后端,左边梁6和右边梁7连接于若干条横梁4的两端,前端梁1、左纵梁2、右纵梁3、若干条横梁4、后端梁5、左边梁6、右边梁7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
如图3,左边梁6与左纵梁2之间、左纵梁2与右纵梁3、右纵梁3与右边梁7之间,纵向铺设有方形结构、轻质的小垫梁8,填充了纵梁与边梁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底架上平面的承载能力,在保证底架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底架自身的重量,实现了结构轻量化。
图4为使用该半挂车底架的厢式半挂运输车,车厢地板9铺于半挂车底架上平面,前端高后端低,呈阶梯状,比目前的厢式半挂运输车增加了这个台阶的空间,车厢厢体10的容积增加,而且车厢地板9离地板更低,一方面降低了车厢的重心,另一方面有利于装卸货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