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77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前大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前大灯。



背景技术:

两轮车,通常包括电动车、摩托车,上述车辆中,前大灯是重要零部件之一,现有的前大灯与电动车前大板安装时,通常从内部往外部送,从而使大灯的照射部分暴露在前大板或后大板的安装孔外,这在尺寸较大的车辆上安装较方便,其前大板的强度也能够支撑前大灯的重量,但当车型较小,前大板的尺寸相应减小,这导致前大板的强度无法支撑前大灯;

另外,现有的两轮车,具有前转向灯、前大灯、前位置灯等,各种灯与车辆外壳均为单一组装,这存在着装配繁琐,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前大灯,它可以实现简化装配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前大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前大灯,安装在前大板上,包括基座与总灯罩;

所述基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基座的外围吻合,在支架上分别设有前大灯孔、前转向灯孔与前位置灯孔;

所述基座中部设有前大灯反光碗,所述前大灯反光碗内嵌在基座中并处于基座与支架之间,并在前大灯反光碗内装前大灯;所述前大灯匹配在前大灯孔内;

所述前转向灯孔内装有前转向灯,并覆盖卡设有灯罩A;

所述前位置灯孔内装有前位置灯,并覆盖卡设有灯罩B;

所述总灯罩罩在支架上并与基座卡接。

所述基座中心设有一通孔,用于穿设线路。

所述基座由外向内内置于前大板的安装槽中。

所述总灯罩整体呈牛头型,包括中间的方形主体、分设在方形主体两侧的呈对称的并向上具有弯曲弧度的支耳,所述两个支耳相互对称;所述方形主体对应前大灯、前位置灯,两个支耳分别对应前转向灯。

所述支架外周边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基座上的卡孔匹配连接。

所述灯罩A、灯罩B的外周边分别设有多个卡条,所述卡条与支架上的卡槽匹配连接。

所述总灯罩外周边设有多个支条,所述支条与基座内壁的卡槽匹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前大灯,采用前转向灯、前大灯、前位置灯一体设置于一个基座上的结构,大大简化了装配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实现了多种灯的整合后的集中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前大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前大灯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前大灯,安装在前大板上,包括基座1与总灯罩2;

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与基座1的外围吻合,在支架3上分别设有前大灯孔5、前转向灯孔6与前位置灯孔7;

所述基座1中部设有前大灯反光碗4,所述前大灯反光碗4内嵌在基座1中并处于基座1与支架3之间,并在前大灯反光碗4内装前大灯;所述前大灯匹配在前大灯孔5内;

所述前转向灯孔6内装有前转向灯,并覆盖卡设有灯罩A8;

所述前位置灯孔7内装有前位置灯,并覆盖卡设有灯罩B9;

所述总灯罩2罩在支架3上并与基座1卡接。

所述基座1中心设有一通孔10,用于穿设线路。

所述基座1由外向内内置于前大板的安装槽中。

所述总灯罩2整体呈牛头型,包括中间的方形主体11、分设在方形主体11两侧的呈对称的并向上具有弯曲弧度的支耳12,所述两个支耳12相互对称;所述方形主体11对应前大灯、前位置灯,两个支耳12分别对应前转向灯。

所述支架3外周边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基座1上的卡孔匹配连接。

所述灯罩A8、灯罩B9的外周边分别设有多个卡条,所述卡条与支架3上的卡槽匹配连接。

所述总灯罩2外周边设有多个支条,所述支条与基座1内壁的卡槽匹配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前大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