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21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一般包括一可收合的车架以及设置于车架下方的轮组,车架包括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如车手、前脚等,一般会在其中两连接件之间设置车架锁定机构,然后在车手上设置单手收合机构,操作所述单手收合机构去释锁锁定机构,使得之间设置有车架锁定机构的两连接件可相对旋转,进而联动其他连接件旋转直至车架完全收合。这种方式下,因为要设置车架锁定机构与单手收合机构,从而会使得整个车架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操作单手收合机构去释锁车架锁定机构从而收合车架的操作也需要费力,对抱着孩子的父母而言,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包括可收合的车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前侧下方的前轮组、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侧下方的后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所述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还包括驱动所述多个连接件联动旋转收合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以及电机轴,所述多个连接件的其中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主体枢接并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的另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轴设置为D形,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杆、左右间隔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两枢接座以及一固定座,所述两枢接座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容置孔,所述固定座上端设置有对应的D形孔,所述电机主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旋转地置于所述两枢接座的容置孔内,且D形电机轴插入所述固定座的D形孔内,所述连接杆为所述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或者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电路板以及给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座与其中一枢接座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两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包括车手、前脚、连杆、支撑件以及底座,所述车手下端以及前脚上端与连杆中间枢接,所述连杆上端与车手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件上端枢接,所述底座前端枢接于前脚下端,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机主体枢接并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下端与所述电机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倒T形三通管,所述电机主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的横向部分内,所述倒T形三通管的横向部分的两端分别可相对旋转地置于所述两枢接座的容置孔内,所述另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的竖向部分内。

所述车手包括左右两侧车手管,所述前脚包括左右两侧前脚管,连杆包括左右两侧分杆,所述支撑件包括一U形杆以及设置于所述U形杆横向部分中间下端的延伸杆,所述底座包括左右两侧杆,同一侧的所述车手管、前脚管、连杆分杆、底座侧杆相互连接,所述支撑件U 形杆的左侧竖向部分上端枢接于连杆左侧分杆的下端,右侧竖向部分上端枢接于连杆右侧分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杆,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的竖向部分内。

所述左右两侧车手管上端之间设置有车手横杆,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关设置于所述车手横杆上。

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杆前端之间的第一横杆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杆后端之间的第二横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机驱动车架收合的方式,从而当要收合车架时,只需开启电机,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不动,与电机主体固定连接的另一连接件旋转,进而联动其他连接件联动旋转直至车架完全收合,这种方式使得车架不需要设置很复杂的车架锁定机构与收合机构,而且收合车架时不需要费力,从而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电机驱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电机驱动机构爆炸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收合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收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包括可收合的车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1前侧下方的前轮组2、设置于所述车架1后侧下方的后轮组3,所述车架1包括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所述通过电机驱动收合的婴儿车还包括驱动所述多个连接件联动旋转收合的电机驱动机构A,所述电机驱动机构A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包括电机主体41以及电机轴42,所述多个连接件的其中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主体41枢接并与所述电机轴42固定连接,所述多个连接件中的另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主体41固定连接。

在车架1展开状态下,所述多个连接件处于不可相对旋转的状态;当要收合车架1的时候,开启电机4,常规情况下,电机4工作时,是电机主体41不动,电机轴42旋转;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所述多个连接件的其中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主体41枢接并与所述电机轴42固定连接,所以电机4工作时,相对于与电机轴42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而言,电机轴42不动,电机主体41旋转;即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机4工作时,与电机轴42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不动,与电机主体41固定连接件的另一连接件与电机主体41一起旋转,从而联动其他连接件联动旋转直至车架1完全收合。

所述电机轴42设置为D形,所述电机驱动机构A 还包括一连接杆5、左右间隔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两枢接座6以及一固定座7,所述两枢接座6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容置孔61,所述固定座7上端设置有对应的D形孔71,所述电机主体41的左右两端分别可相对旋转地置于所述两枢接座6的容置孔61内,且D形电机轴42插入所述固定座7的D形孔71内。

所述连接杆5可以直接为所述与电机轴42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也可以是将连接杆5固定连接于所述与电机轴42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功能一样。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A还包括一控制盒8,所述控制盒8内设置有电路板9以及给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所述电机4与所述电路板9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固定座7与其中一枢接座6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72、62,两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控制盒9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机构A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电机4的开关43,所述开关43可设置于车架1上任意可操作的位置,且开关43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也可以采用遥控的方式控制电机4的开关。

在本实施中,较佳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A还包括一倒T形三通管10,所述电机主体41固定设置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10的横向部分101内,所述倒T形三通管10的横向部分101的两端分别可相对旋转地置于所述两枢接座6的容置孔61内,所述另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10的竖向部分102内。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包括车手11、前脚12、连杆13、支撑件14以及底座15,所述车手11下端以及前脚12上端与连杆13中间枢接,所述连杆13上端与车手11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件14上端枢接,所述底座15前端枢接于前脚12下端,所述底座15与所述电机主体41枢接并与所述电机轴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4下端与所述电机主体41固定连接。

婴儿车展开状态下,所述车手11、前脚12与底座15一起展开成∠ 形,所述支撑件14支撑于车手11、前脚12与底座15之间。当要收合车架1时,开启电机4,与电机轴42固定连接的底座15不动,与电机主体41固定连接的支撑件14在电机主体41的带动下往后下方旋转,支撑件14的旋转拉动连杆13下端往后旋转,从而联动车手11往前下方旋转、前脚12往后下方旋转,如图5所示; 直至最后车手11与前脚12旋转靠近底座15并叠于所述底座15上方,车架1完全收合,如图6所述。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说,所述车手11包括左右两侧车手管111,所述前脚12包括左右两侧前脚管121,连杆13包括左右两侧分杆131,所述支撑件14包括一U形杆141以及设置于所述U形杆141横向部分中间下端的延伸杆142,所述底座15包括左右两侧杆151,同一侧的所述车手管111、前脚管121、连杆分杆131、底座侧杆151相互连接,所述支撑件U 形杆141的左侧竖向部分上端枢接于连杆左侧分杆131的下端,右侧竖向部分上端枢接于连杆右侧分杆131的下端,所述连接杆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5的左右两侧杆151,所述支撑件14的延伸杆142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倒T形三通管10的竖向部分82内。

所述左右两侧车手管111上端之间设置有车手横杆112,所述开关43设置于所述车手横杆112上。当要开/关电机4时,操作开关43即可。

所述底座15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杆151前端之间的第一横杆152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杆151后端之间的第二横杆153。

所述通过电机4驱动收合的方式还可以用在其他结构的车架1上,即是说,其他有些车架也设置有多个可联动旋转收合的连接件,只是该些连接件的相互连接方式不同,这些车架也可以设置电机驱动机构A。

采用电机4驱动车架1收合的方式使得车架不需要设置很复杂的车架锁定机构,而且收合车架1时不需要费很大力,从而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