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179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摆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摆车。



背景技术:

摇椅现在成为了一种家庭普遍使用的用具。现有的摇椅一般只能放在某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摇摆,摇摆时通过摆动机构驱动座位架进行摆动,而整个摇椅是不动的,所以摇椅的运动方式比较单一,而且摆动机构也比较复杂。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渴望一种既能当童车使用又能当摇椅使用的乘坐装置出现。

因此,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能当童车使用又能当摇椅使用的摇摆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摇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和与底架1相互倾斜的座位架2,所述的底架1上设有行走轮3,所述的座位架2与底架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收折架4,所述的收折架4与底架1之间设有使摇摆车保持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装置5,所述的底架1与座位架2之间或座位架2与收折架4之间设有驱动座位架2摇摆的驱动装置6,所述的摇摆车还包括能将驱动装置6锁定的第二锁定装置7,在第一锁定装置5和第二锁定装置7锁定时,所述的座位架2作为童车架,在第一锁定装置5锁定而第二锁定装置7解锁时,所述的座位架2作为摇摆架。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6包括与底架1连接的驱动壳体61,所述的驱动壳体61内设有驱动电机62,所述的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62a上连接有第一连动杆63,所述的第一连动杆63上铰接有能够伸出驱动壳体61的第二连动杆64,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远离第一连动杆63的一端与座位架2的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锁定装置7包括能够相对驱动壳体61转动的转动盘71,所述的驱动壳体61内设有在转动盘71转动时由转动盘71推动而与第二连动杆64卡锁的锁定块72,所述的锁定块72与驱动壳体61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73。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71上设有供锁定块72一端置入其内的弧形容纳槽74,所述的弧形容纳槽74的槽底与转动盘71的端面之间设有用于推动锁定块72轴向运动的推动斜面75,所述的锁定块72上设有相互间隔的锁定凸块76,两个锁定凸块76之间形成用于卡锁第二连动杆64的锁定槽77。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呈U型并跨在转动盘71上,在驱动壳体61上设有与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62a同轴的转动轴66,所述的转动轴66上连接有第四连动杆67,所述的第四连动杆67与第二连动杆64铰接。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锁定装置7上连接有在行走轮3锁定能使其解锁的联锁装置8,所述的联锁装置8包括与底架1铰接的联锁块81,所述的联锁块81上并且偏离其与底架1铰接轴线位置处设有在联锁块81转动时能与行走轮3上的卡槽31卡锁或分离的卡锁轴82,所述的联锁块81上还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拉动转动盘71转动的拉索83。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折架4包括与座位架2铰接的中间杆41,所述的中间杆41的中部铰接有后连杆42,所上的后连杆42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架1的后侧,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5设在中间杆41下端与底架1中部之间。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5包括设在底架1中部的卡锁块51,所述的卡锁块51上设有卡锁槽52,所述的中间杆4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并与卡锁槽52配合的卡锁销53,所述的中间杆41内还设有能使卡锁销53复位的回复弹簧54。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块51上设有倾斜的斜向块55,所述的中间杆41上设有与斜向块55配合的斜向槽56,所述的卡锁块51上还设有定位槽57,所述的中间杆41上设有在斜向块55与斜向槽56配合时能与定位槽57配合的定位块58。

如上所述的摇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与座位架2之间还设有与二者铰接的第三连动杆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锁定时,座位架作为童车架,此时,本实用新型摇摆车作为童车使用,不能摇摆。在第一锁定装置锁定而第二锁定装置解锁时,座位架作为摇摆架,此时,本实用新型摇摆车的座位架可以摇动,可以作为摇椅使用。实现了产品功能的多样化。而且第二锁定装置上连接有在行走轮锁定能使其解锁的联锁装置。只有在行走轮锁定时,第二锁定装置才能解锁,也只有第二锁定装置解锁时,驱动装置才能驱动座位架摇摆。因此,只有本实用新型摇摆车的行走轮在停止状态下才能实现座位架的摇摆,更能确保安全。再者,本实用新型摇摆车还可以通过收折架进行收折,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定装置锁定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定装置解锁时的部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块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四;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五;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摇摆车,包括底架1和与底架1相互倾斜的座位架2,所述的底架1上设有行走轮3,所述的座位架2与底架1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的收折架4,所述的收折架4与底架1之间设有使摇摆车保持展开状态的第一锁定装置5,所述的底架1与座位架2之间或座位架2与收折架4之间设有驱动座位架2摇摆的驱动装置6,所述的摇摆车还包括能将驱动装置6锁定的第二锁定装置7,在第一锁定装置5和第二锁定装置7锁定时,所述的座位架2作为童车架,在第一锁定装置5锁定而第二锁定装置7解锁时,所述的座位架2作为摇摆架。第一锁定装置5和第二锁定装置7锁定时,驱动装置6被第二锁定装置7锁定,因此,座位架2作为童车架,此时,本实用新型摇摆车作为童车使用,不能摇摆。在第一锁定装置5锁定而第二锁定装置7解锁时,座位架2作为摇摆架,此时,本实用新型摇摆车的座位架2可以摇动,可以作为摇椅使用,实现了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另外,本实用新型摇摆车还可以通过收折架4进行收折,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如图5至图10所示,所述的驱动装置6包括与底架1连接的驱动壳体61,所述的驱动壳体61内设有驱动电机62,所述的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62a上连接有第一连动杆63,所述的第一连动杆63上铰接有能够伸出驱动壳体61的第二连动杆64,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远离第一连动杆63的一端与座位架2的转动连接。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的第二锁定装置7包括能够相对驱动壳体61转动的转动盘71,所述的驱动壳体61内设有在转动盘71转动时由转动盘71推动而与第二连动杆64卡锁的锁定块72,所述的锁定块72与驱动壳体61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73。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的转动盘71上设有供锁定块72一端置入其内的弧形容纳槽74,所述的弧形容纳槽74的槽底与转动盘71的端面之间设有用于推动锁定块72轴向运动的推动斜面75,所述的锁定块72上设有相互间隔的锁定凸块76,两个锁定凸块76之间形成用于卡锁第二连动杆64的锁定槽77。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呈U型并跨在转动盘71上,在驱动壳体61上还可以设有与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62a同轴的转动轴66,所述的转动轴66上连接有第四连动杆67,所述的第四连动杆67与第二连动杆64铰接。因此,在转动盘71的两侧分别设置了第一连动杆63和第二连动杆67,在座位架2摇摆时,能使其摇摆更平稳,更可靠。

如图2、图16所示,所述的第二锁定装置7上连接有在行走轮3锁定能使其解锁的联锁装置8。因此,只有在行走轮3锁定时,第二锁定装置7才能解锁,也只有第二锁定装置7解锁时,驱动装置6才能驱动座位架2摇摆。因此,只有本实用新型摇摆车的行走轮3在停止状态下才能实现座位架2的摇摆,更能确保安全。而联锁装置8则确保了摇摆车工作状态的切换。当摇摆车作为童车使用时,联锁装置8使第二锁定装置7锁定,此时座位架2不能摇摆;当摇摆车作为摇椅使用时,联锁装置8使第二锁定装置7解锁,此时座位架2可以摇摆。因此,避免了摇摆车作为童车行走时因座位架2摇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如图15、图16所示,所述的联锁装置8包括与底架1铰接的联锁块81,所述的联锁块81上并且偏离其与底架1铰接轴线位置处设有在联锁块81转动时能与行走轮3上的卡槽31卡锁或分离的卡锁轴82,所述的联锁块81上还连接有在其转动时能拉动转动盘71转动的拉索83。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的收折架4包括与座位架2铰接的中间杆41,所述的中间杆41的中部铰接有后连杆42,所上的后连杆42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架1的后侧,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5设在中间杆41下端与底架1中部之间。

如图5、图14所示,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5包括设在底架1中部的卡锁块51,所述的卡锁块51上设有卡锁槽52,所述的中间杆41内设有能在其内滑行并与卡锁槽52配合的卡锁销53,所述的中间杆41内还设有能使卡锁销53复位的回复弹簧54。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卡锁块51上设有倾斜的斜向块55,所述的中间杆41上设有与斜向块55配合的斜向槽56,所述的卡锁块51上还设有定位槽57,所述的中间杆41上设有在斜向块55与斜向槽56配合时能与定位槽57配合的定位块58。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4与座位架2之间也可以设置与二者铰接的第三连动杆65。由于增加了第三连动杆65,能够增大座位架2的摇摆幅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座位架2上还可以铰接推动把手9。

工作原理:

如图3、图10、图14所示,因为中间杆41与座位架2铰接,后连杆42铰接在中间杆41中部,并且后连杆42另一端铰接在底架1后侧,而且,第二连动杆64与座位架2铰接,因此,当卡锁销53从卡锁槽52内退出时,第一锁定装置5被解锁,此时对中间杆41下端施加向前的推力,斜向块55与斜向槽56脱离,此时就可以折叠摇摆车,而定位槽57和定位块58的作用是在摇摆车展开时启动定位的作用。

如图1、图8、图10、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当摇摆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锁定装置5锁定。通过对联锁块81施加转动力,使联锁块81转动,由于卡锁轴82与联锁块81的铰接轴线呈偏心状态,所以卡锁轴82在联锁块81转动的过程中卡入到行走轮3的卡槽31内,而且,在联锁块81转动的过程中,穿设在底架1内并与转动盘71连接的拉索83被拉动,拉索83则带动转动盘71转动,转动盘71在转动的过程中,原本被转动盘71上的推动斜面75顶住的锁定块72在复位弹簧73的作用下滑到弧形容纳槽74内,此时锁定块72上的锁定槽77与第二连动杆64脱离,锁定块72将不再限制第二连动杆64的摆动,因此,当驱动电机62转动时,第一连动杆63带动第二连动杆64摆动,第二连动杆64带动座位架2的前端摆动,又因为座位架2与中间杆41铰接,所以整个座位架2就可以摇摆,在整个运动中,第二连动杆64运动时会带动第四连动杆67转动,第四连动杆67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如图1、图5至图7,图11、图12、图15、图16所示,当需要摇摆车行走时,此时第一锁定装置5锁定。通过对联锁块81施加转动力,使联锁块81转动,进而使卡锁轴82在联锁块81转动的过程中从行走轮3的卡槽31内退出,而且,在联锁块81转动的过程中,穿设在底架1内并与转动盘71连接的拉索83被拉动,拉索83则带动转动盘71转动,转动盘71在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盘71上的推动斜面75就推动锁定块72轴向运动,此时复位弹簧73受到压缩,锁定块72轴向运动后,锁定块72上的锁定槽77就与第二连动杆64相卡,此时第二连动杆64就不能摆动,因此,此时座位架2就不能被驱动电机62驱动而摇摆,此时摇摆车作为童车使用。避免了作为童车行走时因座位架2摇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摇摆车通过多个联控机构来确保摇摆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是居家必备之良品,适合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