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车支脚及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99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车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推车支脚及手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行业进行小型的搬运都会应用到推车,在使用推车时需要装货,在停下推车时在货物不稳定或者路面不平的情况下经常会有翻车现象;在斜坡处放置推车时,由于推车支腿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推车会由于斜坡的作用力下滑;长时间使用推车,会对推车支腿进行磨损,以至于左右不均匀等问题,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稳定性高、摩擦力大、耐磨损的手推车支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稳定性高、摩擦力大、耐磨损的手推车支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推车支脚,包括支脚主体,所述支脚主体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支脚主体上部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卡槽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支脚主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部。

进一步,所述支脚主体通过卡槽部的安装孔与手推车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滑部的防滑纹为V字型、网格型、一字型、圆形凸起型的其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外侧设置有空间处。

进一步,所述支脚主体两端设置有凹槽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推车,包括上述的手推车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支脚主体的形状为梯形,底部面积大增加了推车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支脚主体通过卡槽部的安装孔与推车活动连接,使手推车支脚底面较大面积的接触地面,适应于坡地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的防滑部设置有V字型、网格型、一字型、圆形凸起型的其中任意一种,增加手推车支脚的摩擦力,且使手推车支脚具有耐磨损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支脚主体两端设置有凹槽部,减轻垫块的重量,使操作人员推动推车时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脚主体,2-防滑部,3-空间处,4-卡槽部,5-安装孔,6-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手推车支脚,包括支脚主体1,支脚主体1的形状为梯形,增加支脚主体1底部面积,增强了手推车的稳定性;所述支脚主体1上部设置有卡槽部4,所述卡槽部4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5,手推车支脚通过卡槽部4的安装孔5与手推车活动连接,使手推车支脚底面较大面积的接触地面,适应于坡地的工作环境;支脚主体1下表面设置有防滑部2。所述防滑部2的防滑纹为V字型、网格型、一字型、圆形凸起型的其中任意一种,增加手推车支脚的摩擦力,且使手推车支脚具有耐磨损的特点;所述安装孔5的外侧设置有空间处3,对操作人员对手推车支脚进行安装时提供方便;所述支脚主体1两端设置有凹槽部6,减轻手推车支脚的重量,在工作人员操作手推车时更为省力,一种手推车,包括上述的手推车支脚。

在使用手推车支脚的时,将手推车的支腿卡在卡槽部4内,手推车支腿通过安装孔5与手推车支脚活动连接,在推动手推车时,手推车支脚远离地面,在手推车停止工作时,手推车支脚底部与地面接触,支脚主体1形状为梯形,底部较大,增加手推车的稳定性;当手推车停滞在坡面工作地时,由于手推车支脚与手推车支腿活动连接,手推车支脚底面可以于坡面紧密贴合,手推车支脚底面设置有防滑部2,增加了摩擦力,使手推车可以稳定停滞在坡面工作地;当手推车在杂质较多的工作地工作时,地面杂质对支脚主体1底部的防滑部2磨损和磕碰,避免了手推车支腿出现破损,延长手推车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