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衡力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对体力进行合理的安排,维持动力输出时稳定性,由于行驶阻力的复杂,需进行频繁时变速动作而不是自动变速,分散了体力和精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衡力自动变速器,满足运动员对体能的合理分配,维持运动员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衡力自动变速器包括阻力传感器,阻力调节器,变速系统,前后两片传动盘,两组单向旋转齿轮,固定轴,传动轴,中轴,中轴套,后轴。其中阻力传感器安装在中轴套内与阻力调节器接触,变速系统安装在固定轴内,固定轴固定在中轴套与后轴之间,传动轴安装在固定轴上,两组单向旋转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两端与传动盘接触,两片传动盘分别固定在阻力传感器与后轮上。阻力传感器由套管、调节螺母、弹簧、两只斜面滑块,导向柱、中轴组成。调节螺母在套管内可旋转位移调节弹簧强度,确定初始阻力。一只斜面滑块固定在中轴上,另一只斜面滑块可做轴向位移挤压弹簧显示行驶阻力大小,导向柱位于套管的导向槽中并固定在可移动斜面滑块上。阻力调节器由变速杆,调节螺母,控速拉线组成,调节螺母安装在变速杆上,控速拉线可使调节螺母旋转产生位移确定与导向柱之间的距 离。当行驶阻力超过预定值时,导向柱触动调节螺母使变速杆移动,把阻力变化传递到变速系统。变速系统由变速杆、触动锥体,两只变速滑块组成,触动锥体固定在变速杆上,两只变速滑块安装在固定轴上,两只变速滑块顶部分别刻有正反螺纹,与传动轴内壁刻有的正反螺纹相对应。根据阻力的变化,变速杆带动触动锥体移动,会使其中一只变速滑块与旋转的传动轴内壁接触,由于正反螺纹的不同,传动轴前后移动,固定在传动轴两端的单向旋转齿轮组与前后传动盘的接触半径发生变化,改变传动比以适应阻力的变化。
由于采用本方案,可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更有效地发挥体能,适应阻力的变化。
附图说明
附图为衡力自动变速器剖面图
图中:1脚蹬 2中轴 3套管 4斜面滑块 5斜面滑块 6导向柱 7导向槽 8弹簧 9中轴套 10调节螺母 11传动盘 12传动轴 13变速杆 14正向螺纹 15变速滑块 16触动锥体 17变速滑块 18反向螺纹 19弹簧 20反向旋转齿轮组 21固定轴 22后轴 23传动盘 24齿 25控速拉线 26调节螺母 27变速杆 28正向旋转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阻力传感器安装在中轴套9内,调节螺母10在套管3内,斜面滑块4固定在中轴2上,斜面滑块5可做轴向运动挤压弹簧8,导向柱6位于导向槽7中并固定在斜面滑块5上。阻力调节器由调节螺母26,变速杆27,控速拉线25构成。变速系统安装在固定轴21内,由变速杆13触动锥体16、变速滑块15、17构成,变速滑块顶部 分别刻有正反螺纹。固定轴21固定在中轴套9与后轴22之间。传动轴12安装在固定轴21上,内壁刻有与变速滑块15、17顶部对应的正反螺纹,单向旋转齿轮组20、28安装在传动轴12两端,与传动盘11、23上的齿24接触,每组传动齿轮由两只单向旋转齿轮构成。齿轮组20、28可在传动轴12上逆时针、顺时针旋转,传动盘11固定在套管3上,传动盘23固定在后轮上。在骑行时,首先旋转调节螺母10调整弹簧8强度,确定初使阻力。然后通过控速拉线25旋转调节螺母26,确定与导向柱6的距离即行驶阻力。当行驶阻力超过预定值时,导向柱6右移触动调节螺母26,变速杆27挤压变速杆13下移,触动锥体16使变速滑块17与传动轴12内壁螺纹18接触,传动轴12上移减速减小阻力。当行驶阻力小于预定值时,导向柱6左移,变速杆27随之移动,变速杆13在弹簧19作用下上移,触动锥体16使变速滑块15与传动轴内壁正向螺纹14接触,传动轴12下移,增速增加阻力。传动轴随行驶阻力的变化上下移动,改变传动比,运动员所感觉到的阻力不发生变化,维持了动力恒定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