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车伸缩脚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92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车伸缩脚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蹬车,特别是指一种脚蹬车伸缩脚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仍然是大众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使用自行车仍然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特别是在上坡或者后架上有负荷的时候,更是令人吃力,虽然部分自行车能够变档应付上坡或者载荷状况,但是这些自行车的脚蹬杆的长度不变,并不能从根本上节省人的体力,并且变档自行车结构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蹬车伸缩脚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脚蹬装置中脚蹬杆长度一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车伸缩脚蹬装置,包括脚蹬和导向杆,脚蹬通过脚蹬轴与导向杆连接,脚蹬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配合,主动轮与从动轮安装在导向杆上,在从动轮上安装有同轴的不完全传动轮,不完全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条或第二传动条传动配合,第一传动条、第二传动条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与直线导轨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座与中轴连接件固定连接,中轴连接件上开有中轴连接孔。

主动轮和从动轮为齿轮或链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齿轮组、链轮组或齿轮组和链轮组的组合,齿轮组安装在导向杆上。

不完全传动轮为不完全齿轮,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为齿条,不完全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条或第二传动条啮合。

不完全传动轮为不完全链轮,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为链条,不完全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条或第二传动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结构巧妙,节省体力,当脚踏板在垂直最上部位时,脚蹬杆增长从而增大力矩,当脚踏板在垂直最下部位时,脚蹬杆缩短防止脚蹬杆太长与地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局部剖)。

其中:1.中轴连接件,2.直线导轨座,3.导向杆,4.固定板,5.从动轮,6.不完全传动轮,7.第一传动条,8.第二传动条,9.传动轮,10.主动轮,11.脚蹬,12.脚蹬轴,13.中轴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脚蹬车伸缩脚蹬装置,包括脚蹬11和导向杆3,脚蹬11通过脚蹬轴12与导向杆3连接,脚蹬11与主动轮10固定连接,主动轮10与传动轮9传动配合,传动轮9与从动轮5传动配合,主动轮10、传动轮9和从动轮5安装在导向杆3上,在从动轮5上安装有同轴不完全传动轮6,不完全传动轮6与第一传动条7或第二传动条8传动配合,第一传动条7、第二传动条8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固定板4与直线导轨座2固定连接,直线导轨座2与中轴连接件1固定连接,中轴连接件1上开有中轴连接孔13。

主动轮10、传动轮9和从动轮5为齿轮,不完全传动轮6为不完全齿轮,第一传动条7和第二传动条8为齿条,导向杆3限位在直线导轨座2内。

实施例2:一种脚蹬车伸缩脚蹬装置,包括脚蹬11和导向杆3,脚蹬11通过脚蹬轴12与导向杆3连接,脚蹬11与主动轮10固定连接,主动轮10与传动轮9传动配合,传动轮9与从动轮5传动配合,主动轮10、传动轮9和从动轮5安装在导向杆3上,在从动轮5上安装有同轴不完全传动轮6,不完全传动轮6与第一传动条7或第二传动条8传动配合,第一传动条7、第二传动条8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固定板4与直线导轨座2固定连接,直线导轨座2与中轴连接件1固定连接,中轴连接件1上开有中轴连接孔13。

主动轮10、传动轮9和从动轮5为齿轮,不完全传动轮6为不完全链轮,第一传动条7和第二传动条8为链条,导向杆3限位在直线导轨座2内。

以主视图为视角,当主动轮10逆时针转动时,不完全传动轮6逆时针转动,不完全传动轮6与第一传动条7啮合,第一传动条7带动固定板4向下移动,脚蹬装置相对增长,力矩增大,节省体力;当主动轮10顺时针转动时,不完全传动轮6顺时针转动,不完全传动轮6与第二传动条8啮合,第二传动条8带动固定板4向上移动,脚蹬装置相对缩短,防止过长脚蹬杆接触地面。

一个脚蹬车有两个脚蹬,相反位置的脚蹬,不完全传动轮6的安装位置相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