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820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常见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分为控制杆控制的电动平衡车或者由两个脚踏座枢接而成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其中,控制杆式电动平衡车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适合较远距离的行车,所以,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常见的控制杆式电动平衡车由于仅适用于手控方式,其操控把手多为固定式的,即直接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操控杆上,这样就使得现有的电动平衡车操控把手的握持姿势较为单一,在使用如果需要调节其转动角度往往需要将操控杆与操控把手进行拆卸再重新进行安装,这样就给电动平衡车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申请号:201510261339.1],包括安装于轮轴上的两车轮及位于两车轮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轮轴上的杆体,杆体的上端安装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通过转动机构安装于杆体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杆体上的固定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把手部固定于转动部上,转动机构上设有用以检测转动部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电动平衡车操控把手无法转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转动操作不便,稳定性较差,转动后状态锁定不够牢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转向过程便于操控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包括把手体和固定在操控杆上的转角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轴座具有横向延伸的连接通道,所述的把手体与连接通道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角轴座与把手体之间设有能使把手体相对于转角轴座周向定位或解除周向定位的离合定位机构且离合定位机构能将把手体定位于不同的周向转动角度。即通过离合定位机构来使把手体相对于转角轴座周向定位或解除周向定位从而实现把手体定位于不同的周向转动角度,使得电动平衡车使用时操控把手可以调整多个方向,具有多种握持姿势。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离合定位机构包括套于把手体上的离合套且离合套与把手体周向定位轴向活动相连,所述的离合套与转角轴座之间设有转角定位结构,所述的离合套与能将离合套轴向定位于把手体上或解除离合套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相连。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离合套与能使离合套具有轴向外移动趋势的弹性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转角定位结构包括设于转角轴座上的若干在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和设于离合套上的若干在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定位凹凸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和第二定位凹凸结构能分别相互吻合。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角轴座内的顶压弹簧,且所述的顶压弹簧作用于离合套内端。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套设在把手体一端周向外围且与离合套相抵靠的套筒,所述的套筒与把手体之间设有能将套筒轴向定位或解除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组件。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轴向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把手体一端周向外侧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的套筒周向内侧具有与第一螺纹段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且所述的套筒与把手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把手体有两个且分别与连接通道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两个把手体通过穿设于连接通道的连接轴周向定位相连,所述的离合套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连接轴两端。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顶压弹簧套设置在连接轴上,且所述的连接轴上具有与顶压弹簧相抵靠的限位部。

在上述的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中,所述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包括若干周向设置在转角轴座周向内侧的定位槽,每一个定位槽均沿转角轴座轴向延伸;所述的第二定位凹凸结构包括若干周向设置在离合套内端的定位块,且所述的定位块与定位槽一一对应且相互插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的优点在于:操控把手便于转动,这样使得电动平衡车的操控把手具有多种握持姿态,转动后操控把手状态锁定牢固,稳定性强,不易出现松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体的爆炸图。

图中,把手体1、第一螺纹段11、第二螺纹段111、安装部12、握持部13、直段部131、弯曲部132、柔性体133、连接杆14、操控杆3、转角轴座32、连接通道321、套筒4、离合套51、锁块55、离合定位机构6、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定位槽611、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定位筒体621、定位块622、顶压弹簧63、连接轴64、限位部6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电动平衡车的转角可调操控把手,包括把手体1和固定在操控杆3上的转角轴座32,转角轴座32具有横向延伸的连接通道321,把手体1与连接通道321可转动连接,转角轴座32与把手体1之间设有能使把手体1相对于转角轴座32周向定位或解除周向定位的离合定位机构6且离合定位机构6能将把手体1定位于不同的周向转动角度,即通过离合定位机构6来使把手体1相对于转角轴座32周向定位或解除周向定位从而实现把手体1定位于不同的周向转动角度,使得电动平衡车使用时操控把手可以调整多个方向,具有多种握持姿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离合定位机构6包括套于把手体1上的离合套51且离合套51与把手体1周向定位轴向活动相连,离合套51与转角轴座32之间设有转角定位结构,离合套51与能将离合套51轴向定位于把手体1上或解除离合套51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相连,即可以通过轴向定位结构来使把头体1和离合套51轴向定位再通过转角定位结构来实现将把手体1和离合套51相互定位,且该离合套51与能使离合套51具有轴向外移动趋势的弹性机构相连,例如,这里的弹性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角轴座32内的顶压弹簧63,且顶压弹簧63作用于离合套51内端,当把手体1和离合套51之间轴向定位解除时,在顶压弹簧63作用下把手体1和离合套51相互分离,从而使得把手体1相对于转角轴座32转动。

其中,优选地,这里的转角定位结构包括设于转角轴座32上的若干在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和设于离合套51上的若干在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和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能分别相互吻合,例如,这里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可以包括若干周向设置在转角轴座32周向内侧的定位槽611,每一个定位槽611均沿转角轴座32轴向延伸,例如,这里的定位槽611可以设置成12个,即每个定位槽611之间形成30度夹角,这样实现把手体1的精确调整,当然,这里的定位槽611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可以包括设置在离合套51内端的定位筒体621,定位筒体621周向设有若干定位块622,且定位块622与定位槽611一一对应且相互插接,当然,这里的第一定位凹凸结构和第二定位凹凸结构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结构,其他相互扣合的凹凸结构亦可以。

进一步地,这里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套设在把手体1一端周向外围且与离合套51相抵靠的套筒4,套筒4与把手体1之间设有能将套筒4轴向定位或解除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组件,优选地,这里的轴向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把手体1一端周向外侧的第一螺纹段11,套筒4周向内侧具有与第一螺纹段1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111,且套筒4与把手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显然,由于套筒4和把手体1螺纹相连,这样可以阻挡套筒4向后移动从而使离合套51上的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始终与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相互插接,且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在把手体1上设有锁块55,按下锁块55才可以转动并向后移动套筒4。

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操控,这里的把手体1有两个且分别与连接通道321的两端可转动连接,两个把手体1通过穿设于连接通道321的连接轴64周向定位相连,离合套51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连接轴64两端,即两个把手体1可以直接通过连接轴64相连,也可以通过一个过渡座体间接相连,只有保证两个把手体1周向定位即可,这样可以实现两个把手体1同步转向调整,保证了把手体1调节的一致性,同时,把手体1端部可以固定在连接轴64端部也可以相对于连接轴64折叠,这里的顶压弹簧63套设置在连接轴64上,且连接轴64上具有与顶压弹簧63相抵靠的限位部641。

如图所示,为了提高把手体1使用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这里的把手体1包括具有第一螺纹段11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连接有呈弯曲状的握持部13,其中,一根连接杆14分别穿设于安装部12和握持部13内且安装部12通过连接杆14与握持部13相连,且这里的握持部13包括与安装部12相连且沿安装部12轴向延伸的直段部131,直段部131连接有向上弯曲的弯曲部132,握持部13上设有覆盖于整个握持部13或覆盖于握持部13局部的柔性体133,显然,采用该种形式的握持部13能使使用时便于握持,增加防滑效果,操控手感更好。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需要调整把手体1转向角度时,周向转动套筒4并使其向后移动,当套筒4脱离离合套51时,在顶压弹簧63作用下离合套51被向外侧顶出,定位块621与定位槽611相互脱离,转角轴座32和离合套51之间周向定位解除,把手体1连同离合套51一起转动实现转动角度调整,调整好后,将定位块621重新与其他定位槽611插接,并转动套筒4使其抵靠在离合套51上,从而实现把手体1的定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把手体1、第一螺纹段11、第二螺纹段111、安装部12、握持部13、直段部131、弯曲部132、柔性体133、连接杆14、操控杆3、转角轴座32、连接通道321、套筒4、离合套51、锁块55、离合定位机构6、第一定位凹凸结构61、定位槽611、第二定位凹凸结构62、定位筒体621、定位块622、顶压弹簧63、连接轴64、限位部6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