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333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罩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为了更好的保护轮胎不被外物侵蚀,常在汽车挡泥板下方设置一轮罩对轮胎进行遮挡,在轮罩的尾端设置小盖板方便对轮胎定时清洗。

汽车轮罩上的小盖板一般是采用人工进行安装,一手扶住汽车轮罩小盖板安装孔附近,一手逐渐为小盖板定位,再用锤子将小盖板压入汽车轮罩小盖板安装孔中;人工安装费时费力,在安装小盖板过程中容易使小盖板断裂和小盖板轮罩变形,且安装不稳固,影响小盖板的使用期限与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将汽车轮罩小盖板安装孔固定,汽车轮罩其他部位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小盖板快速安装在汽车轮罩安装孔中,且安装过程中小盖板不断裂,汽车轮罩不变形,提高生产效益的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轮罩的安装台;在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一将汽车轮罩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的固定机构;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支撑汽车轮罩中部,在所述安装立柱末端设置有一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顶住汽车轮罩尾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包括一倾斜的支撑块和一与汽车轮罩外形相匹配的支撑件,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小盖板安装孔一侧的一压钳、一压块和设置在小盖板安装孔另一侧的一六角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若干脚轮,所述脚轮上各设置有一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采用在汽车轮罩多个位置同时固定,再将小盖板安装的方法,可以保证轮罩不容易损坏、变形;安装台上设置一与汽车轮罩外形相匹配的支撑件,能够更好的将曲形汽车轮罩固定,方便将小盖板压入汽车轮罩小盖板安装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汽车轮罩小盖板的安装装置100,包括一机架110,在机架110底部设置有若干脚轮111方便移动,脚轮上各设置有一刹车装置。在机架110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轮罩120的安装台130;安装台130包括一倾斜的支撑块131和一与汽车轮罩120外形相匹配的支撑件132,汽车轮罩120的凸出面与支撑件132凹进面接触。倾斜的支撑块131给汽车轮罩120的曲面外形制造一个过渡阶段,便于支撑件132更好的与汽车轮罩120接触。

在安装台130上设置有一将汽车轮罩120固定安装在安装台130上的固定机构140,固定机构140包括设置在小盖板安装孔121右端的一压块141、一压钳142和设置在小盖板安装孔121左端的一六角螺栓143;压钳142压住压块141一起将小盖板安装孔121右侧固定,六角螺栓143与螺母相配合将小盖板安装孔121左侧固定。采用左右两方同时将汽车轮罩120上小盖板安装孔121固定的方法,将小盖板安装孔121轴线与机架110一侧平行,使得汽车轮罩120的位置端正。

在机架110左方和前方向上各设置有一安装立柱,左方第一安装立柱112支撑汽车轮罩120中部,在前方第二安装立柱113顶端与第二安装立柱113垂直设置有一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为一圆柱块114,顶住汽车轮罩120的尾端。在小盖板安装孔121以外的部分再次加上对汽车轮罩120中尾部部固定,进一步保证了汽车轮罩120的外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

首先倾斜的支撑块131固定在机架110上,将与汽车轮罩120外形相匹配的支撑件132放在支撑块131上方;将汽车轮罩120安装在匹配支撑件132上,用压钳142压住汽车轮罩120的小盖板安装孔121右端,圆柱块114支撑汽车轮罩120的顶端,然后将小盖板安装孔121左端的六角螺栓143用螺母旋到一定位置;最后把小盖板放入汽车轮罩120的小盖板安装孔121中,用橡胶锤将小盖板慢慢压入装配到汽车轮罩120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