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457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儿童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技术领域,涉及童车,具体地说是一种儿童折叠三轮车。



背景技术:

儿童三轮车能够帮助儿童学习骑行,锻炼身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儿童三轮车都无法折叠,携带很不方便;而部分可折叠的自行车却零件太多,拆卸很复杂,购买后需要自行组装,非常复杂繁琐,给家长和儿童带来很多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折叠三轮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儿童折叠三轮车,包括车梁,所述的车梁包括联接在一起的前车梁和后车梁;所述前车梁的后端,与后车梁的前端之间,具有相互插接并固定的第一联接状态,且具有相互折叠的第二联接状态;

前车梁和后车梁于它们的插接部位设有铰接销轴,所述铰接销轴位于它们的径向平面内;所述前车梁上,于铰接销轴所在径向平面上与铰接销轴相对的位置,还设有卡槽,所述后车梁上相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卡扣包括V字型卡片,及固定于卡片的外侧的向外凸起的卡头;所述的卡头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它还包括储物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储物筐设置在后车梁上。

本发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更加坚固,由前车梁和后车梁共同配合而成的车梁,增加了折叠功能,折叠后体积变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简化了折叠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免去组装的烦恼,直接展开即可供儿童玩耍,功能易学操作简单.外出携带也方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储物筐,可以放置儿童的随身物品如饮料瓶、衣物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方便地安装使用,减少因儿童三轮车不能折叠或安装零件过多给家长与孩子带来的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合各种儿童车,实现折叠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车梁与后车梁处于第一联接状态(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车梁与后车梁处于第二联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1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梁;2、后车梁;3、铰接销轴;4、卡槽;5、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儿童折叠三轮车

本实施例包括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车把、车座、脚蹬、前轮、右后轮、左后轮。

本实施例还包括由前车梁1、后车梁2所联接而成的车梁。如图1和图2所示,

前车梁1的后端,与后车梁2的前端之间,具有相互插接并固定的第一联接状态,且具有相互折叠的第二联接状态。

前车梁1和后车梁2的直径一大一小,能够相互套接在一起,它们的插接部位设有铰接销轴3,铰接销轴3位于它们的径向平面内。

前车梁1上,于铰接销轴3所在径向平面上与铰接销轴3相对的位置,还设有卡槽4,卡槽4为孔状结构。

后车梁2上与卡槽4相应的位置,设置卡扣。如图3所示,卡扣包括V字型卡片,及固定于卡片的外侧并向外凸起的卡头5。卡片由于呈V型而具有弹性,卡5本身的径向尺寸与卡槽4的孔相适配。按压卡头5时卡扣可以收缩,当卡头5对准卡槽4时松手,卡头5便可通过回弹力而自动回弹至与卡槽4间实现卡接配合状态;相应地,可以通过按压卡头5使卡扣收缩,使卡头5脱离卡槽4,二者相分离。

前车梁1的后端,与后车梁2的前端之间,因为卡头5与卡槽4之间的配合,加之铰接销轴3的存在,而具有相互插接并固定的第一联接状态。

前车梁1的后端,与后车梁2的前端之间,因为卡头5与卡槽4之间的脱离配合,加之铰接销轴3的存在,而具有能够相互折叠的第二联接状态。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后车梁上的储物筐(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要车辆展开使用时:由大拇指和食指向内按压卡头5,向上推动后车梁2,使卡头5回到前车梁1的卡槽4里,完成展开。车辆折叠时:由大拇指和食指向内按压卡扣5,向下扳动后车梁2回落到折叠状态。

本实施例的储物筐,可通过所属技术领域的常规手段来设置,因为本实施例提供了简单方便的可折叠车梁结构,所以在此前提下并不会增加过多的体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