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035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客货两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货或载客车的车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货两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三轮车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较强的实用性而被普通居民家庭或小型商户广泛使用。但是,不论是电动三轮车还是普通的人力三轮车,其后部的车斗要么是用于载货的货斗,要么是设置的座椅用于载人,功能单一不能转换使用。

目前,公开号为CN2019803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客货两用车,包括车斗和车斗两侧的侧板,在车斗内设有翻板,翻板一端设置的支撑臂与侧板的中部铰接,翻板的另一端设置的连接板与挡板的下部铰接,所述的挡板上设有插销,侧板上设有与挡板上的插销对应的插孔。人用时,将翻板绕支撑臂与侧板的连接点旋转抬升,翻板一端由支撑臂支撑,另一端由挡板支撑,此时翻板即成为座椅,挡板即成为靠背。在挡板上设置插销,在侧板上设置与挡板上的插销对应的插孔,转换到位后,将插销插入插孔内以固定挡板和翻板的位置。

这种插销和插孔的配合固定挡板的方式需要以手动的方式将独立的插销插入插孔内固定,较为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插销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货两用车,其具有客货两用且处于载客状态下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客货两用车,包括车斗和车斗两侧的侧板,在车斗内设有翻板和与翻板铰接的挡板,翻板的下端设置有铰接至侧板的中部的支撑臂,所述挡板的两侧设有限位杆,侧板的上侧设有限制限位杆移动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供限位杆旋转嵌入的滑槽和将限位杆扣合至限位座内的反扣锁,所述反扣锁包括第二锁座、设于第二锁座内的第二锁板、转动连接至第二锁板上的第二舌片和驱动第二舌片朝向滑槽一侧旋转往复的第二弹性件,限位杆随第二弹性件驱动转动后固定。

如此设置,人用时,将翻板绕支撑臂与侧板铰接点旋转抬升,翻板一端由支撑臂支撑,另一端由挡板支撑,此时翻板即成为座椅,挡板即成为靠背,此状态上,通过挡板上的限位杆嵌设在侧板上的限位座的滑槽内,将限位杆通过反扣锁固定在内,第二锁板上设有第二舌片,第二舌片可以以转动的形式对限位杆进行锁定限位,在人用状态时,不会翻转,人体就坐较为安全。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槽呈弧形设置,该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支撑臂上的铰接点重合。

如此设置,弧形的滑槽方便了限位杆根据支撑臂的铰接点进行旋转,根据旋转轨迹嵌入至滑槽内。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舌片上设有与供限位杆嵌设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位于第二舌片呈偏心设置且开口朝向滑槽的开口一侧。

如此设置,弧形凹槽的设置,便于限位杆嵌设至第二舌片上,通过第二舌片转动后对其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扭簧转动连接至第二锁板上,扭簧一端固定至第二锁板上、另一端抵触至第二舌片上。

如此设置,第二锁板上的扭簧可以通过自身的弹力驱使第二舌片周向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舌片的圆周外侧设有弹性跳珠,第二锁板上设有供弹性跳珠嵌入限位的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内设有驱使弹性跳珠脱离限位凹槽的按钮开关。

如此设置,第二舌片上具有弹性跳珠,在转动至在一定位置时,可以嵌设至限位凹槽内完成限位固定,使限位杆被限位,从而使挡板被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按钮开关包括位于限位凹槽内的弹性凹板、设于第二锁板上线性推动弹性凹板往复凹凸的压杆,限位凹槽内设有驱动压杆回复的第三弹性件。

如此设置,弹性凹板具有弹性,可以反复凹凸,在限位凹槽内的压杆可以使弹性凹板将弹性跳珠推出脱离限位凹槽,解除限位锁定,使限位杆可以反向旋转然后脱离滑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锁座为塑件件,第二锁板、第二舌片和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二锁座内部且均为金属件。

如此设置,金属件的配合强度更好,在金属件外侧包覆一层塑料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金属件生锈。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和/或第二舌片的外侧均设有耐磨橡胶层。

如此设置,限位杆需要经常与第二舌片摩擦接触,通过橡胶层避免金属摩擦,同时减小配合时产生的噪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的客货两用车的车斗内的翻板和挡板可以翻转,在客货两用状态转化后,将变化后的挡板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其安全性,采用反扣锁的形式,锁定和解锁方式都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客货两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侧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扣锁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反扣锁未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

图6是图4中反扣锁未锁定状态的A-A截面图。

图中,1、车座;2、前轮;3、导向装置;4、后轮;5、制动器;6、车斗;7、侧板;8、翻板;9、挡板;10、提手部;11、限位杆;12、限位座;13、侧门;14、扶手;15、滑槽;16、反扣锁;17、第二锁座;18、第二锁板;19、第二舌片;20、弧形凹槽;21、第二弹性件;22、弹性跳珠;23、按钮开关;231、压杆;232、弹性凹板;233、第三弹性件;24、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客货两用车,如图1所示,三轮车包括车座1、车座1上位于前部设有前轮2和导向装置3,车座1的后部设有后轮4,位于车座1上具有车斗6和车斗6两侧的侧板7,在车斗6内设有翻板8和与翻板8铰接的挡板9,翻板8的下端设置有铰接至侧板7的中部的支撑臂,在挡板9的后侧设有提手部10,方便控制挡板9翻转,将翻板8绕支撑臂与侧板7铰接点旋转抬升,翻板8一端由支撑臂支撑,另一端由挡板9支撑,此时翻板8即成为座椅,挡板9即成为靠背。

因为挡板9和翻板8的结构是铰接的,没有被固定,车辆由于惯性的缘故,会导致挡板9前倾,较为危险,因此,在挡板9的两侧设有限位杆11,侧板7的上侧设有限制限位杆11移动的限位座12,一侧的侧板7上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座12,限位座12位于支撑臂交接点的前后两侧,且前后通过该铰接点相互对称,两个侧板7分别设有前后两个限位座12。

如图2所示,其中一侧板7位于车斗6的前方设有侧门13,侧门13铰接至侧板7上,由于挡板9翻转至前侧时,限位杆11刚好位于该处,因此其中一个限位座12位于侧门13的上侧,在侧门13上安装一扶手14,扶手14与限位座12相互错位,扶手14的高度低于限位座12的高度,避免相互干涉。

如图3所示,限位座12上设有供限位杆11旋转嵌入的滑槽15,滑槽15呈弧形设置,该弧形轨迹的圆心与支撑臂上的铰接点重合,翻版和挡板9在转动的时候,能使限位杆11在自身翻转轨迹上嵌入至滑槽15内。限位杆11嵌入至滑槽15内需要被限制固定,滑槽15内设有将限位杆11扣合至限位座12内的反扣锁16。

如图4和图5所示,反扣锁16包括第二锁座17、设于第二锁座17内的第二锁板18。第二锁板1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舌片19,第二舌片19上设有与供限位杆11嵌设的弧形凹槽20,弧形凹槽20位于第二舌片19呈偏心设置,弧形凹槽20的开口朝向滑槽15的开口一侧,限位杆11可以通过滑槽15嵌入至弧形凹槽20内,由第二舌片19带动限位杆11转动。

第二锁板18上设有驱动第二舌片19朝向滑槽15一侧旋转往复的第二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1为扭簧,扭簧转动连接至第二锁板18上,扭簧一端固定至第二锁板18上、另一端抵触至第二舌片19上,扭簧驱动第二舌片19转动往复。

第二舌片19的圆周外侧设有弹性跳珠22,第二锁板18上设有供弹性跳珠22嵌入限位的限位凹槽24,第二舌片19在转动后,当弹性跳珠22与限位凹槽24对应时,弹性跳珠22通过自身的弹性,使第二舌片19与第二锁板18相互限位。

该限位凹槽24内设有驱使弹性跳珠22脱离限位凹槽24的按钮开关23,按钮开关23包括位于限位凹槽24内的弹性凹板232,弹性凹板232固定嵌设至限位凹槽24的侧壁上,在第二锁板18上还设有线性推动弹性凹板232往复凹凸的压杆231,压杆231呈阶梯状嵌设至限位凹槽24内,压杆231的小端伸出第二锁板18和第二锁座17的外部,限位凹槽24内设有驱动压杆231回复的第三弹性件233,第三弹性件233为压缩弹簧,在压杆231按压弹性凹板232将弹性跳珠22脱出后,通过第三弹性件233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锁座17为塑件件,第二锁板18、第二舌片19和第二弹性件21位于第二锁座17内部且均为金属件。在金属件外侧包覆一层塑料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金属件生锈。

限位杆11的外圈和/或第二舌片19的外侧均设有耐磨橡胶层,减小限位杆11与第二舌片19配合时产生的摩擦和噪音。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