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1805发布日期:2019-04-03 05:0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密集型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密集型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共享概念给人带来较大的方便,共享单车已经在市面广泛推广,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车子乱停乱放,占用较多路面空间,影响车辆行人的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密集型存放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集型存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依次首尾相连的支撑平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之间具有过渡弧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呈90°角;

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多组停放单元,所述停放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平面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横跨过渡弧面和第二斜面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气缸和托板,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斜面上,所述气缸上的连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挡板之间,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连杆的端部,所述托板能沿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移动。

进一步,所述托板的表面具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通过电信号与所述气缸的开关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挡板的高度。

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与上述所述密集型存放装置匹配的自行车结构。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单位长度存放车辆数量多,能最大限度解决单车停放乱和占用路面面积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平面;3-第一斜面;4-过渡弧面;5-第一侧挡板;6-第二侧挡板;7-托板;8-气缸;9-第二斜面;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密集型存放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为依次首尾相连的支撑平面2、第一斜面3和第二斜面9,支撑平面2与第一斜面3之间具有过渡弧面4,第二斜面9与第一斜面3呈90°角;

底座1上间隔设置多组停放单元,停放单元包括位于支撑平面2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5,横跨过渡弧面4和第二斜面9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6、气缸8和托板7,气缸8固定于第二斜面9上,气缸8上的连杆10位于两个第二侧挡板6之间,托板7固定于连杆10的端部,托板7能沿第二斜面9的倾斜角度移动。

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单车的前轮沿两个第一侧挡板5和两个第二侧挡板6之间的区域移动,由于第一侧挡板5和两个第二侧挡板6的设置,单车的车体始终保证竖直状态,直至前轮滑动至第二斜面9处,此时前轮与托板7接触,气缸8启动向后拉动托板7,前轮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斜面9下滑至第二斜面9的下部,此时车体处于整体向下倾斜的状态,车体在路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车体实际长度,以此达到减少占用路面面积的目的,此外在整个停放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将车体前轮送入底板1上,之后对车体的后架施力,以确保车体前移即可,因此不需要在两个相邻停放单元之间预留人的进入距离,从而使得单位长度的底板1上可设置更多数量的停放单元。取出单车时,反方向将车子拉出即可,气缸8施加辅助推送力。

托板7的表面具有重量感应器(图中未示),重力感应器通过电信号与气缸8的开关连接。重力感应器的设置可使气缸8自动运行,方便快捷。

第二侧挡板6的高度大于第一侧挡板5的高度。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密集型存放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为依次首尾相连的支撑平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支撑平面与第一斜面之间具有过渡弧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呈90°角;底座上间隔设置多组停放单元,停放单元包括位于支撑平面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挡板,横跨过渡弧面和第二斜面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挡板、气缸和托板,气缸固定于第二斜面上,气缸上的连杆位于两个第二侧挡板之间,托板固定于连杆的端部,托板能沿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移动。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单位长度存放车辆数量多,能最大限度解决单车停放乱和占用路面面积过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武雨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美连达自行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4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