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738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挑选汽车除了看重汽车的速度性、舒适性等基本性能外,对汽车的耐久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车防溅板是汽车产品中一款重要的零配件,其主要功能有二,其一是防止路面的泥石或者泥水溅入车身内部对汽车底盘或零部件造成损害,其二是保护汽车轮腔表面不受损害,因此汽车防溅板对保持和加强汽车的耐久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汽车防溅板的装配主要通过人工装配来完成,由于防溅板在装配时定位方式比较独特,安装点众多,因此需要耗费较多的装配工时;特别是在装配时,操作人员徒手将防溅板移动至轮腔上的定位点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防溅板结构和车身结构的遮挡,使得操作人员的视线受到阻碍,出现视野盲区,导致操作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反复调整防溅板的位置才能完成定位,这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由此,目前汽车防溅板的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解决了目前汽车防溅板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包括:

导引本体和导引头,其中,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用于将汽车轮腔定位柱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

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引本体连接,所述导引本体用于穿过汽车防溅板的主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先通过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将设置于汽车轮腔表面的汽车防溅板安装定位柱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然后再将所述汽车防溅板的主定位孔穿过所述导引本体并慢慢移动至所述定位柱后,再将所述导引杆从主定位孔中撤出,使得所述主定位孔穿过所述定位柱,最终完成定位;这样,避免了所述操作人员徒手将防溅板移动至轮腔上的定位点的过程中,因为出现视野盲区,需要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反复调整所述防溅板的位置来完成定位,而是可以通过所述导引杆精准快速的完成定位,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装配工时,解决了目前汽车防溅板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引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防溅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汽车防溅板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导引杆来安装汽车防溅板的示意图;

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导引杆来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导引杆来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汽车防溅板的导引杆,包括:

导引本体1和导引头2,其中,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2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21用于将汽车轮腔定位柱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

所述导引头的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与所述导引本体1连接,所述导引本体1用于穿过汽车防溅板的主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引本体1的材质具有一定刚度,以支承所述汽车防溅板;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汽车防溅板4可以理解为安装于汽车轮腔表面用于防护车身及底盘零部件的装置;所述汽车轮腔定位柱3可以理解为设置于汽车轮腔表面的汽车防溅板安装定位柱,所述定位柱3用于与所述主定位孔41配合以完成对所述汽车防溅板4的安装定位。如图4至图6所示,图中所示为通过所述导引杆来安装所述汽车防溅板4的一种方法:操作人员先将汽车吊起,再通过所述导引头2的第一端21将设置于汽车轮腔表面的汽车防溅板安装定位柱3套设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再将所述汽车防溅板4的主定位孔41穿过所述导引本体1并慢慢移动至所述定位柱3,最后将所述导引杆从主定位孔41中撤出,使得所述主定位孔41在所述导引杆撤出后穿过所述定位柱3,从而完成对所述汽车防溅板4的主安装定位,当完成主安装定位后,其他安装孔的定位就轻而易举了。

这样,避免了所述操作人员徒手将防溅板4移动至轮腔上的定位点的过程中由于出现视野盲区,需要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反复调整所述防溅板4的位置来完成定位,而是可以通过所述导引杆精准快速的完成定位,节省了大量的装配工时,从而解决了目前汽车防溅板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本体1的材质为橡胶;采用橡胶作为材质,可以保证所述导引本体1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弹性,这样可以更加便于防溅板的安装。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本体1的材质为聚乙烯;采用聚乙烯作为材质是在成本和性能而言的一个综合较优选择。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头2的材质为橡胶;这样,由于橡胶的高弹性,可以使得所述导引头2更方便的将汽车防溅板定位柱套入其内。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头2的第二端22与所述导引本体1连接的方式为胶接;这样具有工艺简便的特点,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胶接操作不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而不易产生变形。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头2的第二端22与所述导引本体1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这样,可以让所述导引头2实现可拆卸功能,当所述导引头2损坏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未损坏的导引头替换。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头2的第二端22与所述导引本体1连接的方式为焊接,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导引头2和所述导引本体1焊接成一体结构,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可以提高强度,使得所述导引杆不容易损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