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发泡吸振结构的记忆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70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发泡吸振结构的记忆座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垫的吸振结构,尤其涉及具有双发泡吸振结构的记忆座垫。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座垫结构设计中,为了使骑乘者在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时不受到太大的振动,大多在座垫底部设置一对螺旋圈状弹簧作为主要的吸振组件。但此类吸振结构的组件组装不便并且需要依赖大量人工,而且在实际使用时,螺旋圈状弹簧只能吸收较大的振动力。

而在座垫本体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各种不同的发泡材料、胶质材料、布料来制作座垫,以提供自行车或电动车在骑行时的舒适性。这虽然简化了组件的组装问题,但在实际使用时其吸振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发泡吸振结构的记忆座垫,以期望在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座垫时获得较好的吸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将记忆座垫构造成在座垫中包括第一发泡材料层以及形成在第一发泡材料层上的高弹性发泡材料层。在第一发泡材料层对应于座垫的坐骨承压区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镂空区,并且在第一镂空区中结合有第二发泡材料层。在高弹性发泡材料层在对应于坐骨位置处形成有第二镂空区,并且在该第二镂空区中结合有记忆泡棉层,该记忆泡棉层在垂直方向与第一镂空区中的第二发泡材料层相对应。

优选地,该座垫的高弹性发泡材料层的表面还外覆有防水表层。

优选地,该高弹性发泡材料层由选自聚氨酯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材料之一的发泡材料制成。

优选地,该第一发泡材料层是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该第二发泡材料层是由热塑性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骑乘者坐在座垫上,且座垫的坐骨承压区受到该骑乘者的坐骨所施加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力时,本实用新型的双发泡吸振结构中的记忆泡棉层和第二发泡材料层可共同吸收该振动力,从而有效提高骑乘者的骑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垫结合双发泡吸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垫结合双发泡吸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断面的剖视图。

图4为骑乘者乘坐在如图3所示的座垫上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骑乘者乘坐在座垫上,且骑乘者的坐骨施加振动力至座垫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座垫结合双发泡吸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座垫结合双发泡吸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座垫1的底部结合有承架2,承架2与立柱3相结合。座垫1可为自行车的或电动车的座垫。

当骑乘者坐在座垫1上时,将座垫1对应于骑乘者的两个坐骨位置的局部区域定义为坐骨承压区P。本实用新型是在座垫1的坐骨承压区P处设置有双发泡吸振结构4。通过双发泡吸振结构4可使骑乘者获得舒适的骑乘效果。

图3示出了图2中A-A断面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座垫1中包括有第一发泡材料层5以及形成在第一发泡材料层5上的高弹性发泡材料层6。高弹性发泡材料层6的表面还可以外覆有防水表层7。

第一发泡材料层5对应于座垫1的坐骨承压区P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镂空区51,并且在第一镂空区51中结合有第二发泡材料层41。第二发泡材料层41的材料密度小于第一发泡材料层5的材料密度,使得第二发泡材料层41具有较好的振动吸收能力。

在实际制作时,第一发泡材料层5可选用PP(聚丙烯)材料,且采用发泡材料射出成型的工序完成具有第一镂空区51的结构,再采用第二次发泡材料射出成型的工序在第一镂空区51中填入第二发泡材料层41。第二发泡材料层41可选用TPR(热塑性橡胶)材料。

高弹性发泡材料层6在对应坐骨位置P处形成有第二镂空区61,且在第二镂空区61中结合有记忆泡棉层42,该记忆泡棉层42在垂直方向与第一发泡材料层5的第一镂空区51中的第二发泡材料层41相对应。记忆泡棉层42和第二发泡材料层41共同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双发泡吸振结构4。

在实际制作时,高弹性发泡材料层6可选用PU(聚氨酯)或EVA材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发泡材料,并采用发泡材料射出成型的工序完成具有第二镂空区61的结构,再采用第二次发泡材料射出成型的工序在第二镂空区61中填入记忆泡棉层42。该记忆泡棉层42主要由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兼具有粘滞性和弹性,当外力使记忆泡棉层42变形后,该记忆泡棉层42会缓慢地回复原先的形状以吸收冲击动能。

图4示出了骑乘者8乘坐在如图3所示的座垫1上的剖视示意图,其示出了骑乘者8的坐骨81恰好对应于座垫1的坐骨承压区P,并且与记忆泡棉层42和第二发泡材料层41相对应。

同时参见图5,当座垫1的坐骨承压区P受到骑乘者8的坐骨81所施加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力M时,记忆泡棉层42和第二发泡材料层41可共同吸收该振动力,从而提升骑乘的舒适性。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而进行的等效修改或置换均应涵盖在下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 座垫

2 承架

3 立柱

4 双发泡吸振结构

41 第二发泡材料层

42 记忆泡棉层

5 第一发泡材料层

51 第一镂空区

6 高弹性发泡材料层

61 第二镂空区

7 防水表层

8 骑乘者

81 坐骨

M 振动力

P 坐骨承压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