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198发布日期:2018-08-14 19:3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



背景技术:

电动代步车能够前进、后退和转弯,可在室内外使用,操作起来容易方便。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代步车种类繁多,摆放或停放特别占空间,出行时不易承载有大量随身物品,交通工具和汽车都无法承载,无法出游随行,对使用者来说十分不便。

轻便箱包式电动车(申请号201210273766),折叠时,需要将整个车头旋转一个角度后,再进行折叠,同时采用后双轮驱动,该传动方式是由电机通过传送带,将动力传送后轮,这样就是导致一部分的能量损耗。由于采用后轮驱动,而拖行也只能依靠后轮,这是就会出现拖行比较吃力情况,这是因为由于后轮转动时,由传送带带动电机转动,这样电机里面会产生反向电流,从而产生反作用力,这样就阻碍了后轮的正常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实现轻松折叠无负担,同时方便携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车架为立方体形型框架,在所述的车架的底部设置置物架,在置物架的前端设置手把柱,在手把柱的底部设置前轮,在手把柱的顶部设置伸缩杆,伸缩杆通过快拆夹与手把柱相连,在伸缩杆上设置折叠手把,折叠手把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套管与转把相连,所述的滑动套管滑动套接在折叠手把的两端,其中,在所述的车架底部设有控制器,通过转把操控控制器驱动前轮。

在所述的手把柱中部设置配合大灯和喇叭。

在所述的转把上设置刹车手把和仪表。

在所述的车架上间隔设置加强筋。

在所述的车架的顶部和底部置物架之间设置用于加固车架的固定柱。

在所述的车架的后端的底部设置两侧设有后轮,所述的后轮配合前轮完成代步车的行进过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折叠时只需要将折叠手把中的滑动套管向外移动后折叠滑动套管,然后打开快拆夹,将折叠手把整体插入箱包车内,快捷方便;同时,采用一体式无刷电机轮直接驱动前轮,不会产能多余能耗,更节能、环保,拖行时只需要后轮拖行,更省力,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折叠后移动使用状态图;

图3是手把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是折叠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控制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附图标记如下:转把1、折叠手把2、刹车手把3、车架4、后轮5、电池6、脚踏7、驱动轮8、大灯9、控制器10、喇叭11、快拆夹12、伸缩杆13、仪表14、置物架15、加强筋16、固定柱17、滑动套管18和手把柱19。

一种箱包式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4,车架4为立方体形型框架,在车架4的底部设置置物架15,在置物架15的前端设置手把柱19,在手把柱19的底部设置前轮8,在手把柱中部设置配合大灯9和喇叭11,在手把柱19的顶部设置伸缩杆13,伸缩杆13通过快拆夹12与手把柱19相连,代步车行进时,伸缩杆13立起并伸出车架4,在伸缩杆13上设置折叠手把2。

在车架4底部设有控制器10,由电池6对控制器10供电,通过转动转把1操控控制器10驱动前轮8。控制器10的一端连接转把1,另一端通过电机与前轮8相连。

在折叠手把2的两端设置转把1,在其中一侧转把1上设置刹车手把3,在另一侧转把1处设置仪表14。

在车架4上间隔设置加强筋16,在车架4的顶部和底部置物架15之间设置固定柱17,用于加固车架4。

在车架4的后端的底部设置两侧设有后轮5,两个后轮5配合一个前轮8完成代步车的行进过程。

折叠手把2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套管18与转把1相连,滑动套管18滑动套接在折叠手把2的两端。折叠时,将折叠手把2处的滑动套管18向外移动后折叠滑动套管18,转把1随之而动完成折叠过程。

工作过程:折叠时只需要将折叠手把2中的滑动套管18向外移动后折叠,然后打开快拆夹12,将折叠手把整体插入箱包车的车架4内。如图5所示,同时,控制过程中由电池6对控制器10供电,通过转动转把1操控控制器10,通过旋转进而控制速度,从而使电机工作,控制电机驱动驱动轮8,完成代步车的行进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