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墙砖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6156发布日期:2018-09-29 03:2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墙砖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历史悠久。提起砖瓦的历史,人们总会想到“秦砖汉瓦”。在凤凰山下的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先周时期的空心砖、条砖和板瓦,说明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龙山文化(距今4000年)和先周-西周(距今约3100年至2770年)文化叠压的大型周代聚落。据介绍,在周公庙遗址发现的大量空心砖、条砖、板瓦是在一处包括3组建筑、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周围发现的。这些体量形制非同一般的建筑材料,过去在周人都邑遗址从未发现过,显示出周公庙遗址曾经有类似宫殿、宗庙性质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存在。在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空心砖、条砖、板瓦,据考古专家推断为先周时期的遗物。从残块断面看,砖体瓦体较大,不平整,平面密布粗绳纹,是手制泥质灰陶,颜色不纯。

砖块一般是砌墙用的一种长方体石料,用泥巴烧制而成,多为红色,俗称“红砖”,也有青色“青砖”。中国标准粘土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这一尺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包括10mm的灰缝宽度)。砖墙的厚度多以砖的倍数称呼,由于砖的长度为240mm,因此厚度为一砖的墙又称“二四”墙,厚度为一砖半的墙又称“三七”墙,厚度为半砖的墙又称“一二”墙。

砖瓦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历史悠久。提起砖瓦的历史,人们总会想到“秦砖汉瓦”。在凤凰山下的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先周时期的空心砖、条砖和板瓦,说明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龙山文化(距今4000年)和先周-西周(距今约3100年至2770年)文化叠压的大型周代聚落。据介绍,在周公庙遗址发现的大量空心砖、条砖、板瓦是在一处包括3组建筑、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基址周围发现的。这些体量形制非同一般的建筑材料,过去在周人都邑遗址从未发现过,显示出周公庙遗址曾经有类似宫殿、宗庙性质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存在。在周公庙遗址西周贵族大墓群考古现场发现的空心砖、条砖、板瓦,据考古专家推断为先周时期的遗物。从残块断面看,砖体瓦体较大,不平整,平面密布粗绳纹,是手制泥质灰陶,颜色不纯。

现有的楼层在施工时,不方便大型机械转运砖块,一般由工人搬运或者转放到翻斗车中转移,但是这样容易损坏砖块,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墙砖转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砖转运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安装有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下端连接有夹爪,所述夹爪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支架下端一侧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架前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支腿对应的前叉,所述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固定连接于前叉,所述前叉中间位置安装有车轮,所述支腿中间位置安装有与转轴相对应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转轴。

优选的,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导轨、第三电机和连接板,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支架中间,所述夹爪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板下端。

优选的,所述导轨和连接板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支架侧边。

优选的,所述导轨贯穿连接于连接板,所述第三电机主轴安装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滚珠丝杠。

优选的,所述支架侧边安装有拨动开关,所述第三电机电性连接于拨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导轨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数量为相对称设置的两组。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栓,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手柄螺栓相对应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贯穿有与前叉相对应的插销,所述插销上端为与支架对应的凸起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增加带有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杠,来连接安装有卡爪的连接板,螺纹方向相反的两节滚珠丝杠带着连接板以相反的方向移动,向内侧移动时方便通过连接板带动卡爪夹住砖块,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安装有滚轮的转轴,用于装置向前移动,第一电机驱动的前叉用于改变前叉下端连接的车轮的角度来控制装置移动的方向,方便转移砖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夹取机构、3夹爪、4支腿、5滚轮、6前叉、7第一电机、8滚轮、9转轴、10第二电机、11皮带、12导轨、13第三电机、14连接板、15滚珠丝杠、16拨动开关、17限位块、18手柄螺栓、19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墙砖转运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安装有夹取机构2,所述夹取机构2下端连接有夹爪3,所述夹爪3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支架1下端一侧安装有支腿4,所述支腿4下端通过转轴9连接有滚轮5,所述支架1前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支腿4对应的前叉6,所述支架1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主轴固定连接于前叉6,所述前叉6中间位置安装有车轮8,所述支腿4中间位置安装有与转轴9相对应的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于转轴9。

具体的,所述夹取机构2包括导轨12、第三电机13和连接板14,所述导轨12固定连接在支架1中间,所述夹爪3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板14下端,所述导轨12和连接板14为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三电机13安装在支架1侧边,所述导轨12贯穿连接于连接板14,所述第三电机13主轴安装有与连接板14相连接的滚珠丝杠15,滚珠丝杠15为螺纹方向相反的两节,用于控制前后两组连接板14以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支架1侧边安装有拨动开关16,所述第三电机13电性连接于拨动开关16,所述导轨12中间位置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数量为相对称设置的两组,所述限位块17上螺纹连接有手柄螺栓18,所述导轨12上设有与手柄螺栓18相对应的螺纹孔。

具体的,所述支架1上贯穿有与前叉6相对应的插销19,所述插销19上端为与支架1对应的凸起结构,支架1上安装的插销19用于固定前叉6,方便前叉6沿着直线行驶。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转运装置移动到码好的砖块上方,然后通过拨动开关16接通第三电机13的电源,拨动开关16用于控制第三电机13正反转,滚珠丝杠15为螺纹方向相反的两节,从而实现通过滚珠丝杠15带着连接板14以相反的方向移动,向内侧移动时用于夹紧码好的砖块,然后接通第二电机10的电源,第二电机10通过皮带11传动连接的安装有滚轮5的转轴9,用于装置向前移动,第一电机7驱动的前叉6用于改变前叉6下端连接的车轮8的角度来控制装置移动的方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