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117发布日期:2019-03-02 01:0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辆配件,特别是指一种安装于车架之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如先前技术文献twm364644及twm267143等专利案所提出的自行车支撑装置,是安装于自行车的把手并用以装设自行车篮架,包含一夹臂单元、一连接该夹臂单元的抵靠单元,及一连接该夹臂单元相反该抵靠单元一端的篮架组接座,其中,该夹臂单元包括二间隔设置且分别具有一套孔的夹扣部,及一连接该等夹扣部与该篮架组接座间的连接部,该抵靠单元连接该等夹扣部,使用时,将该等套孔套设于自行车把手,将该抵靠单元抵顶自行车的把手立管,最后再将自行车篮架与该篮架组接座相连接。

另外,在自行车篮架装设完毕后,因应不同的自行车车型其把手与把手立管的设置不同,而需调整自行车篮架的角度,让自行车篮架的开口朝上以利放置物品,而另一先前技术文献twm413633专利案所提出的承载装置,包括二间隔设置且分别具有一止转穿孔的夹臂单元、一连接于该等夹臂单元间远离该等止转穿孔一端的抵靠单元、一连接该等夹臂单元远离该抵靠单元一端,且具有二分别与该等止转穿孔相对应的组接穿孔的篮架组接座,及二分别穿设于两两相对的止转穿孔与组接穿孔间的连接单元,用以将该篮架组接座止转地固定于该等夹臂单元间,其中,每一夹臂单元相对其止转穿孔的内环面形成有一第一环齿。

每一连接单元包括一止转地穿设于所对应止转穿孔的第一调整件、一止转地穿设于所对应组接穿孔的第二调整件,及一可卸离地穿设于该第一调整件与该第二调整件以将该第一调整件及该第二调整件迫紧连接的螺锁件,其中,每一第二调整件的外环面形成一对应第一环齿的第二环齿,每一螺锁件具有可相互螺合的一螺栓与一螺帽,其中,每一第一环齿可啮合相对应的第二环齿。

将承载装置安装于自行车把手后及抵顶自行车的把手立管,当需要调整该篮架组接座的角度时,需先将每一螺栓往远离该第二调整件的方向旋出,使原本相啮合用以防止该篮架组接座与该等夹臂单元相互转动的该等第一环齿与该等第二环齿分离,方能调整该篮架组接座的角度,但是,由于该等环齿的彼此啮合处的长度过长,每一螺栓必须往远离该第二调整件方向大量旋出,此时容易造成相对应的螺栓与螺帽分离,进而产生该篮架组接座与该等夹臂单元脱离的情形,着实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使用角度之承载装置。

于是,本发明承载装置,包含一夹臂单元、一篮架组接座及一连接单元。该夹臂单元包括二间隔设置的夹臂,每一夹臂具有一具有一套孔的夹扣部、一由该夹扣部向前且向下延伸的臂部,及一相反于该夹扣部且连接于该臂部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枢接区,以及一沿一轴线贯穿该第一枢接区中心的第一轴孔,该第一枢接区具有一第一球面,以及复数凸设于该第一球面且呈辐射状地环绕于该第一轴孔外围的第一齿部。该篮架组接座可调整地枢设于该夹臂单元的该等第一连接部,该篮架组接座包括二相间隔且分别相对该等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凸耳,及一连接该等连接凸耳的组接板,每一连接凸耳具有一与所对应第一枢接区相对且凹凸配合的第二枢接区,以及一沿该轴线贯穿该第二枢接区中心的第二轴孔,该第二枢接区具有一第二球面,以及复数凸设于该第二球面且呈辐射状地环绕于该第二轴孔外围的第二齿部。该等连接单元分别穿设于两两相对的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用以将每一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齿部与所对应该等连接凸耳的第二齿部相互咬合,使该等连接凸耳分别止转地固定于该等第一连接部。

优选地,该夹臂单元的每一夹臂的第一球面呈凸出状,该篮架组接座的每一连接凸耳的第二球面呈凹陷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该夹臂单元的每一夹臂具有一固定臂件,及一设置于该固定臂件的扣合件,该固定臂件具有一上弧块、该臂部,及该第一连接部,该扣合件具有一对应该上弧块的下弧块,及一连接于该下弧块后方的第二连接部,该上弧块及该下弧块相配合形成该夹扣部,该承载装置还包含一连接于该等夹臂单元的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抵靠件。

优选地,该夹臂单元的该等扣合件与该抵靠件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该夹臂单元的每一固定臂件还具有一设置于该臂部后侧且呈缺圆状的枢孔,每一扣合件还各具有一可枢转地嵌套于对应之枢孔中的枢转部。

优选地,该夹臂单元还包括二用以将对应的上弧块与第二连接部相互螺锁固定的锁固件。

此外,该夹臂单元还包括一连接于该等夹臂之间的连接件。

优选地,该夹臂单元的该等固定臂件与该连接件一体成型

本发明之功效在于:利用该夹臂单元的第一枢接区具有该第一球面,以及与该篮架组接座的第二枢接区具有该第二球面,可使该等第一枢接区该等第二枢接区对位相当容易,再利用该等第一齿部与该等第二齿部相互咬合,可使该等连接凸耳分别止转地固定于该等第一连接部,以达到容易调整自行车篮架使用角度之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承载装置一实施例的一立体组合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实施例之一侧视组合图;及

图4是沿图3中之线ⅳ-ⅳ的一剖面图。

其中,100、自行车把手;200、把手立管;1、夹臂单元;10、夹臂;11、固定臂件;111、上弧块;112、臂部;113、第一连接部;114、第一枢接区;115、第一轴孔;116、第一球面;117、第一齿部;118、枢孔;12、扣合件;121、下弧块;122、第二连接部;123、枢转部;13、夹扣部;131、套孔;14、锁固件;141、螺丝;142、螺帽;15、连接件;2、抵靠件;3、篮架组接座;31、连接凸耳;311、第二枢接区;312、第二轴孔;313、第二球面;314、第二齿部;32、组接板;4、连接单元;41、螺丝;42、螺帽;l、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承载装置之一实施例,适用于装设于一自行车把手100与一把手立管200连接处,该承载装置包含一夹臂单元1、一抵靠件2、一篮架组接座3,及一连接单元4。

该夹臂单元1包括二间隔设置的夹臂10、二锁固件14,以及一连接于该等夹臂10之间的连接件15,每一夹臂10具有一固定臂件11,以及一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固定臂件11的扣合件12。该等固定臂件11与该连接件15一体成型。

每一固定臂件11具有一上弧块111、一由该上弧块111向前且向下延伸的臂部112、一连接于该臂部112且相反该上弧块11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3,以及一设置于该臂部112后侧且呈缺圆状的枢孔118。该第一连接部113具有一第一枢接区114,以及一沿一轴线l贯穿该第一枢接区114中心的第一轴孔115,该第一枢接区114具有一第一球面116,以及复数凸设于该第一球面116且呈辐射状地环绕于该第一轴孔115外围的第一齿部117,该第一球面116呈凸出状。每一扣合件12具有一对应该上弧块111的下弧块121、一连接于该下弧块121后方的第二连接部122,以及一可枢转地嵌套于对应之枢孔118中的枢转部123。

每一锁固件14采用一螺丝141配合一螺帽142,且用以将对应的上弧块111与第二连接部122相互螺锁固定,每一夹臂10的该上弧块111与该下弧块121相配合形成一具有一套孔131的夹扣部13。

该抵靠件2连接于该等夹臂单元1的第二连接部122之间,且本实施例的该等扣合件12与该抵靠件2为一体成型。该抵靠件2供该把手立管200抵靠定位。

该篮架组接座3可调整地枢设于该夹臂单元1的该等第一连接部113,该篮架组接座3包括二相间隔且分别相对该等第一连接部113的连接凸耳31,及一连接该等连接凸耳31的组接板32,每一连接凸耳31具有一与所对应第一枢接区114相对且凹凸配合的第二枢接区311,以及一沿该轴线l贯穿该第二枢接区311中心的第二轴孔312,该第二枢接区311具有一第二球面313,以及复数凸设于该第二球面313且呈辐射状地环绕于该第二轴孔312外围的第二齿部314,该第二球面313呈凹陷状。

该连接单元4具有二螺丝41及二螺帽42,该等螺丝41分别穿设于两两相对的第一轴孔115与第二轴孔312且与所对应的螺帽42互相螺锁,该连接单元4用以使该等第一球面116与该等第二球面313互相趋近,以及将每一第一连接部113的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连接凸耳31的第二齿部314相互咬合,且使该等连接凸耳31分别止转地固定于该等第一连接部113。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发明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之功效,兹再说明如下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发明有更深入且具体之了解。

再如图1、图3与图4,当该夹臂单元1与该抵靠件2、该篮架组接座3组接完成,且该连接单元4的螺丝41相对于该等螺帽42呈锁紧状态时,该等第一球面116分别与所相对的第二球面313互相趋近,且每一第一连接部113的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连接凸耳31的第二齿部314也相互咬合,可使该等连接凸耳31分别止转地固定于该等第一连接部113,防止该夹臂单元1与该篮架组接座3以该轴线l为转动中心产生相对转动,可确保该篮架组接座3产生稳固定位。

欲进行安装时,利用该等上弧块111与该等下弧块121相配合并夹合于自行车把手100,使自行车把手100容置于该等套孔131中,并将该抵靠件2抵顶于自行车的把手立管200,再利用该等锁固件14螺锁固定相对应的上弧块111与下弧块121,即可完成安装动作。

当需要调整该篮架组接座3相对该夹臂单元1的使用角度时,只须旋松该等螺丝41,且再扳动该篮架组接座3相对该夹臂单元1以该轴线l为转动中心产生旋动,该等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的第二齿部314可由咬合状态变成弹性跳脱状态,并产生”哒哒”声响,当该等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的第二齿部314产生成弹性跳脱的瞬间,该等第一连接部113与所对应的连接凸耳31也沿该轴线l产生相对远离,且使该等第一连接部113与所对应的连接凸耳31产生相对偏动且蕴藏回释弹力,随后又会利用该等第一连接部113与所对应的连接凸耳31偏动后所产生回释弹力,并使该等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的第二齿部314自动产生啮合。当该篮架组接座3相对于该夹臂单元1调整至预定位置时,操作者只须再锁紧该等螺丝41,又可使该等连接凸耳31分别止转地固定于该等第一连接部113,因此,本实施例的操作相当便捷。

综上所述,能将本发明承载装置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利用该夹臂单元1的第一连接部113的第一球面116,以及该篮架组接座3的每一连接凸耳31的该第二球面313,在该等连接凸耳31与该等第一连接部113进行组装时,具有自动导正、对心的作用,可使该等第一轴孔115与该等第二轴孔312轻易地对准于该轴线l,且方便该等螺丝41的锁入,而得以快速操作。

二、由于该等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的第二齿部314可由咬合状态变成弹性跳脱状态,因此当需要调整该篮架组接座3的角度时,只需旋松该等螺丝41,即可调整该篮架组接座3与该等夹臂单元1的使用角度,达到方便操作的效果。

三、利用每一扣合件12的枢转部123可枢转地嵌套于对应之固定臂件11之枢孔118中的作用,而免用铆钉组装,以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

四、在调整该篮架组接座3相对该夹臂单元1的使用角度过程中,利用该等第一齿部117与所对应的第二齿部314互相啮合的作用,该等连接凸耳31可暂时相对于该等第一连接部113产生止转,即使该篮架组接座3受自重作用,也不会随意相对于该夹臂单元1产生旋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承载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组配及调整操作都相当容易,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