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前叉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172发布日期:2018-09-05 00:07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助力车或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前叉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助力车或电动车中,车头结构部分大多由3个独立的零件组装而成,其中有前叉(硬叉或减震前叉),车把,和仪表(显示时速和电量等);上述的3个零件通常来自3家不同的供应商,采购、整合难度大,结构稳固性不高,整车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耗时组装。

现行的前叉钩爪结构一般通过两个螺母把车轴夹紧固定在勾爪上;路面行走的过程中,车轴容易转动,导致两端的螺母松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拆装方便,能调节车把角度的自行车前车架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减震前叉的结构,它包括有仪表盘支架、叉筒、轮轴和螺母;所述仪表盘支架上设置有仪表;所述仪表盘支架上设置有两组车把支撑组件;所述车把支撑组件在仪表盘支架上呈对称;所述车把支撑组件包括有车把和支撑轴;所述车把一端设置有车把套筒;所述车把套筒和支撑轴通过一个星型把手螺杆固定在仪表盘支架上;两个支撑轴分别紧密嵌套在叉筒的两个圆筒内;所述叉筒的两个圆筒上均设置有勾爪;所述勾爪在叉筒上呈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勾爪上设置有多边形孔;另一个勾爪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与轮轴的轴身相匹配;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环和轴外螺纹;所述轮轴的轴身上设置有与多边形孔相匹配的凸环;所述凸环设置在紧贴凸环处;所述轮轴依次穿过多边形孔和圆孔;所述轴外螺纹与螺母相螺纹连接;所述凸环嵌套在多边形孔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盘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套筒;所述支撑轴的轴身与套筒的内孔相匹配;所述支撑轴的轴身插入到套筒内;所述支撑轴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星型把手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星型把手螺杆上的螺杆依次穿过车把套筒、仪表盘支架后与内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星型把手螺杆的星型把手压紧在车把套筒的上表面;所述车把套筒压紧在仪表盘支架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压紧在仪表盘支架的底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孔为三角形孔、四边形孔、五边形孔、和六边形孔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仪表盘支架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板沿支撑轴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支撑轴的轴身相匹配;两个支撑轴分别插入到固定板上的两个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盘支架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与最顶部的固定板相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减震前叉的结构,仪表盘支架上设置有仪表;仪表盘支架上设置有两组车把支撑组件;车把支撑组件在仪表盘支架上呈对称;车把支撑组件包括有车把和支撑轴;车把一端设置有车把套筒;车把套筒和支撑轴通过一个星型把手螺杆固定在仪表盘支架上;两个支撑轴分别紧密嵌套在叉筒的两个圆筒内;叉筒的两个圆筒上均设置有勾爪;勾爪在叉筒上呈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勾爪上设置有多边形孔;另一个勾爪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轮轴的轴身相匹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环和轴外螺纹;轮轴的轴身上设置有与多边形孔相匹配的凸环;凸环设置在紧贴凸环处;轮轴依次穿过多边形孔和圆孔;轴外螺纹与螺母相螺纹连接;所述凸环嵌套在多边形孔的内部。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仪表盘支架作为一个连接结构,把车把和支撑轴通过星型把手螺杆连接固定,极大限度地提高前车架的拆装效率和整体一致性;通过在多边形孔内插入轮轴设置的凸环,防止轮轴在勾爪上转动,使螺母不会相对轮轴转动,起防松的效果,增强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叉筒的局部视图;

图3是支撑轴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轮轴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仪表盘支架;2、车把;201、车把套筒;3、星型把手螺杆;4、仪表;

5、支撑轴;501、内螺纹孔;6、固定板;601、通孔;7、连接杆;

8、叉筒;801、勾爪;801a、多边形孔;801b、圆孔;9、轮轴;

901、凸环;902、限位环;903、轴外螺纹;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减震前叉的结构,它包括有仪表盘支架1、叉筒8、轮轴9和螺母10;所述仪表盘支架1上设置有仪表4;仪表4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所述仪表盘支架1上设置有两组车把支撑组件;所述车把支撑组件在仪表盘支架1上呈对称;所述车把支撑组件包括有车把2和支撑轴5;所述车把2一端设置有车把套筒201;所述车把套筒201和支撑轴5通过一个星型把手螺杆3固定在仪表盘支架1上;两个支撑轴5分别紧密嵌套在叉筒8的两个圆筒内;前叉下方为金属材质的叉筒;所述叉筒8的两个圆筒上均设置有勾爪801;所述勾爪801在叉筒8上呈对称设置;其中一个勾爪801上设置有多边形孔801a;另一个勾爪801上设置有圆孔801b;所述圆孔801b与轮轴9的轴身相匹配;所述轮轴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环902和轴外螺纹903;所述轮轴9的轴身上设置有与多边形孔801a相匹配的凸环901;所述凸环901设置在紧贴凸环901处;所述轮轴9依次穿过多边形孔801a和圆孔801b;所述轴外螺纹903与螺母10相螺纹连接;所述凸环901嵌套在多边形孔801a的内部仪表盘支架1作为一个连接结构,把车把2和支撑轴5通过星型把手螺杆3连接固定,极大限度地提高前车架的拆装效率;通过在多边形孔801a内插入轮轴9设置的凸环901,防止轮轴9在勾爪801上转动,使螺母10不会相对轮轴9转动,起防松的效果,增强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仪表盘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套筒;所述支撑轴5的轴身与套筒的内孔相匹配;所述支撑轴5的轴身插入到套筒内;所述支撑轴5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孔501;所述内螺纹孔501与星型把手螺杆3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星型把手螺杆3上的螺杆依次穿过车把套筒201、仪表盘支架1后与内螺纹孔501相螺纹连接;所述星型把手螺杆3的星型把手压紧在车把套筒201的上表面;所述车把套筒201压紧在仪表盘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轴5压紧在仪表盘支架1的底表面;该结构中,车把2和支撑轴5通过星型把手螺杆3锁紧固定在仪表盘支架1上;松开星型把手螺杆3,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能够调节两个车把2之间的张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多边形孔801a为三角形孔、四边形孔、五边形孔、和六边形孔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轴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设置在仪表盘支架1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板6沿支撑轴5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固定板6上设置有两个通孔601;所述通孔601与支撑轴5的轴身相匹配;两个支撑轴5分别插入到固定板6上的两个通孔601内;设置固定板6增强两个支撑轴5之间的整体性,增强整个车头的强度,使整个车头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仪表盘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与最顶部的固定板6相固定连接;连接杆7的作用是使仪表盘支架1、支撑轴5和固定板6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整个车头结构更加稳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仪表盘支架作为一个连接结构,减震前叉集合了车把、仪表盘、前叉为一体;把车把和支撑轴通过星型把手螺杆连接固定,极大限度地提高前车架的拆装效率;通过在多边形孔内插入轮轴设置的凸环,防止轮轴在勾爪上转动,使螺母不会相对轮轴转动,起防松的效果,增强安全性能;车把和支撑轴通过星型把手螺杆锁紧固定在仪表盘支架上;松开星型把手螺杆,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能够调节两个车把之间的张角;设置固定板和连接杆的作用是增强车头结构整体性,使整个车头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