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角度鞍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6333发布日期:2019-03-30 09:2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固定角度鞍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角度鞍座组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用工具,现有公共自行车鞍座的固定大部分是通过鞍座对锁卡子,进行锁紧,自行车在骑行一段时间后,对锁螺母会松动,从而鞍座会出现鞍座与水平面角度发生变化,影响自行车骑行舒适;鞍座会围绕鞍管发生相对转动,影响市民骑行安全。鞍座与鞍管的安装,需要找准一定的角度,才能在装配到整车后,骑行效果舒适,否则在鞍座与鞍管安装的角度过大或过下时,装配到整车后,鞍座相对水平面翘度过大或过小,自行车骑行效果欠佳。现有公共自行车鞍座的固定方式,大部分是通过鞍座卡子,固定到鞍管上,自行车在骑行一段时间后,由于骑行市民的体重及身高问题,使骑行的重心发生变化,从而会使鞍座对锁螺母会发生松动,自行车鞍座翘度发生变化,影响骑行舒适度。公共自行车现用鞍管横截面为圆形,在鞍座卡子螺母松动后,鞍座卡子会围绕自行车鞍管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鞍座发生相对的转动,影响骑行舒适度,同时也会出现安全事故现象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6813164U中提出一种共享单车座杆组件,通过上下固定座固定鞍座,但是这种安装方式下固定座安装在鞍管后部,通过固定取付件支撑,鞍管缩头设计,结构工艺复杂,并且这样的方案仅能够限定鞍座上下角度,无法限制鞍座左右角度的改变,人们在骑行过程中鞍座依然会发生改变。

专利CN207045515U中提到一种止转座管夹,通过弓槽固定鞍座横梁,避免鞍座上下角度转动,但是这样的结构零件较多,安装复杂,不易清理,容易损坏,并且同样无法限制鞍座左右角度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角度鞍座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定角度鞍座组件,包括鞍座和鞍座安装组件,鞍座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片,两个固定片能够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两侧,鞍座横梁被固定在固定片和固定座中间,固定座底部设有鞍管连接口,鞍管固定于鞍管连接口。

优选地,鞍管上设有定位槽,车架上部设有车架通孔,车架外设置的快拆上设有快拆通孔,定位螺丝穿过快拆通孔,车架通孔,定位螺丝末端陷入定位槽。

优选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固定片上设有安装孔,连接件通过固定孔和安装孔将固定座和固定片固定连接。

优选地,固定孔为螺纹孔,连接件为固定螺丝,固定螺丝与固定孔匹配。

优选地,两侧的固定孔贯通,连接件为对锁螺丝,对锁螺丝穿过两个固定片上的安装孔和贯通的固定孔将固定座和两个固定片固定连接。

优选地,固定座两侧设有固定凹槽,固定片内侧设有活动凹槽,固定凹槽与活动凹槽位置匹配,固定凹槽与活动凹槽形状与鞍座横梁匹配。

优选地,固定凹槽倾斜,鞍座安装后与水平呈3-10°角。

优选地,固定座两侧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形状与鞍座横梁匹配。

优选地,定位槽为向内凹陷的槽状或长条状通孔,定位螺丝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

优选地,鞍管与鞍管连接口通过焊接,铆接或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固定座和固定片的配合固定鞍座横梁,固定后有效的避免鞍座在竖直角度上的转动,避免骑行期间鞍座角度变换导致的安全隐患;通过固定凹槽和活动凹槽将鞍座横梁卡住,增加了鞍座安装的稳定性;

2鞍管通过鞍管连接口连接固定座,增加了鞍管连接的稳定性,鞍管设计成无缩头,更利于鞍管的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鞍管生产成本;

3鞍管上设有定位槽,通过定位螺丝与定位槽的关系确保鞍管不会横向转动,也避免了固定在鞍管上的鞍座不会转动,定位螺丝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防止鞍座在调节高度时,发生鞍管与防盗螺丝发生表面摩擦,出现鞍管表面磨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鞍座与鞍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鞍座 11、鞍座横梁 2、鞍座安装组件

21、固定座 22、固定片 23、连接件

24、鞍管连接口 25、固定凹槽 26、固定孔

27、活动凹槽 28、安装孔 3、鞍管

31、定位槽 4、快拆 5、定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出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涉及固定角度鞍座组件,包括鞍座1和鞍座安装组件2,鞍座安装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固定座21为方形,顶部设有凹槽,用于减重,节约固定座21用料并且减轻固定座21重量;如图5所示,固定片22为倒置的“L”型,顶部设有能够卡在固定座21上的顶壁,侧壁与固定座21侧面大小相同,两个固定片22能够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两侧,用于固定鞍座横梁11;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孔26,固定片22上设有安装孔28,连接件23可为固定螺丝,铆钉等,当连接件23为固定螺丝时,固定孔26为螺纹孔,固定螺丝与固定孔26匹配,固定螺丝通过固定孔26和安装孔28将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固定连接;另外,两侧的固定孔26可为贯通结构,连接件23为对锁螺丝,对锁螺丝穿过两个固定片22上的安装孔28和贯通的固定孔26将固定座21和两个固定片22固定连接,对锁螺丝锁紧状态更佳,并且这样的结构易于维修,零件数量少,也便于安装。

鞍座横梁11被固定在固定片22和固定座21中间,固定座21两侧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片22内侧设有活动凹槽27,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位置匹配,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形状与鞍座横梁11匹配,安装时,将鞍座横梁11夹在固定凹槽25和活动凹槽27中,在固定固定螺丝或对锁螺丝,将鞍座横梁11固定,从而固定鞍座1;或者固定座21两侧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凹槽25形状与鞍座横梁11匹配,将鞍座横梁11卡入固定凹槽25中,再将固定片22固定在固定座21上进一步加强固定,螺丝锁紧后从而将鞍座固定;固定凹槽25呈倾斜状,使得鞍座安装后与水平呈3-10°角,这样的结构与传统鞍座卡子的结果比较,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并且能够避免鞍座在骑行过程中变换角度,减少安全隐患并且保持鞍座角度,尤其用于公用自行车时,能够降低鞍座维修概率,提高鞍座舒适度。

固定座21底部设有鞍管连接口24,鞍管3固定于鞍管连接口24。鞍管连接口24为圆形,与鞍管形状匹配,鞍管与鞍管连接口24可通过焊接,铆接或螺丝固定的方式连接,提高鞍管与固定座21的牢固度。

鞍管3上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为向内凹陷的槽状或长条状通孔,车架上部设有车架通孔,车架外设置的快拆4上设有快拆通孔,车架通孔和快拆通孔至少有一个为螺纹孔,内衬套上设有内衬套通孔,定位螺丝5穿过快拆通孔,内衬套通孔和车架通孔,将内衬套和快拆4固定在车架上,定位螺丝5末端陷入定位槽31,在定位螺丝5的作用下限定鞍管不会转动,定位槽31为槽状或长条通孔,调整鞍座1高度时,定位螺丝5末端在定位槽31中滑动,定位螺丝5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防止鞍座1在调节高度时,发生鞍管与防盗螺丝发生表面摩擦,出现鞍管表面磨碎的现象。调整鞍座1高度时,定位螺丝5末端在定位槽31中上下滑动,不会阻挡调整鞍座的过程,也避免调整过程中鞍座1转动。

其中,固定螺丝,鞍管连接口24处螺丝以及定位螺丝5可采用防盗螺丝,适用于公共自行车,保持公共自行车的完整度。

实施例1:

固定角度鞍座组件,包括鞍座和鞍座安装组件2,鞍座安装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两个固定片22能够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两侧,如图3所示,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孔26,固定片22上设有安装孔28,连接件23通过固定孔26和安装孔28将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固定连接,固定孔26为螺纹孔,连接件23为固定螺丝,固定螺丝与固定孔26匹配,鞍座横梁11被固定在固定片22和固定座21中间,固定座21两侧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片22内侧设有活动凹槽27,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位置匹配,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形状与鞍座横梁11匹配,固定凹槽25倾斜,鞍座安装后与水平呈3-10°角,固定座21底部设有鞍管连接口24,鞍管固定于鞍管连接口24,鞍管与鞍管连接口2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时,将安装座放置在两个鞍座横梁11中间,分别将两个固定片22放置在鞍座横梁11左右,按照凹槽位置扣合,再通过防盗螺丝固定两个固定片22,从而固定鞍座横梁11。

鞍管上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为向内凹陷的槽状,车架上部设有车架通孔,车架外设置的快拆4上设有快拆通孔,内衬套上设有内衬套通孔,车架通孔为螺纹孔,定位螺丝5穿过快拆通孔,内衬套通孔和车架通孔,定位螺丝5末端陷入定位槽31,定位螺丝5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调整鞍座高度时,定位螺丝5末端在定位槽31中上下滑动,不会阻挡调整鞍座的过程,也避免调整过程中鞍座转动。

其中固定螺丝和定位螺丝5均为防盗螺丝,其沉头为具有奇数个角的梅花状或具有奇数个边的多边形,如三角梅花,五角梅花,七变形或五边形。

实施例2:

固定角度鞍座组件,包括鞍座和鞍座安装组件2,鞍座安装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两个固定片22能够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两侧,如图4所示,固定座21为方形,顶部设有凹槽,用于减重,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孔26,固定片22上设有安装孔28,连接件23通过固定孔26和安装孔28将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固定连接,两侧的固定孔26贯通,连接件23为对锁螺丝,对锁螺丝穿过两个固定片22上的安装孔28和贯通的固定孔26将固定座21和两个固定片22固定连接,鞍座横梁11被固定在固定片22和固定座21中间,固定座21两侧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片22内侧设有活动凹槽27,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位置匹配,固定凹槽25与活动凹槽27形状与鞍座横梁11匹配,固定凹槽25倾斜,鞍座安装后与水平呈3-10°角,固定座21底部设有鞍管连接口24,鞍管固定于鞍管连接口24,鞍管与鞍管连接口24通过防盗螺丝固定。安装时,将安装座放置在两个鞍座横梁11中间,分别将两个固定片22放置在鞍座横梁11左右,按照凹槽位置扣合,再通过防盗螺丝固定两个固定片22,从而固定鞍座横梁11。

鞍管上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为向内凹陷的槽状,车架上部设有车架通孔,车架外设置的快拆4上设有快拆通孔,内衬套上设有内衬套通孔,车架通孔和快拆通孔均为螺纹孔,定位螺丝5穿过快拆通孔,内衬套通孔和车架通孔,定位螺丝5末端陷入定位槽31,定位螺丝5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调整鞍座高度时,定位螺丝5末端在定位槽31中上下滑动,不会阻挡调整鞍座的过程,也避免调整过程中鞍座转动。

其中固定螺丝和定位螺丝5均为防盗螺丝,其沉头为具有奇数个角的梅花状或具有奇数个边的多边形,如三角梅花,五角梅花,七变形或五边形。

实施例3:

固定角度鞍座组件,包括鞍座和鞍座安装组件2,鞍座安装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两个固定片22能够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两侧,固定座21上设有固定孔26,固定片22上设有安装孔28,连接件23通过固定孔26和安装孔28将固定座21和固定片22固定连接,两侧的固定孔26贯通,连接件23为对锁螺丝,对锁螺丝穿过两个固定片22上的安装孔28和贯通的固定孔26将固定座21和两个固定片22固定连接,鞍座横梁11被固定在固定片22和固定座21中间,固定座21两侧设有固定凹槽25,固定凹槽25形状与鞍座横梁11匹配,固定凹槽25倾斜,鞍座安装后与水平呈3-10°角,固定座21底部设有鞍管连接口24,鞍管固定于鞍管连接口24,鞍管与鞍管连接口24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安装时,将安装座放置在两个鞍座横梁11中间,分别将两个固定片22放置在鞍座横梁11左右,按照凹槽位置扣合,再通过防盗螺丝固定两个固定片22,从而固定鞍座横梁11。

鞍管上设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为向内凹陷的槽状,车架上部设有车架通孔,车架外设置的快拆4上设有快拆通孔,内衬套上设有内衬套通孔,快拆通孔为螺纹孔,定位螺丝5穿过快拆通孔,内衬套通孔和车架通孔,定位螺丝5末端陷入定位槽31,定位螺丝5末端呈圆滑的球面状。调整鞍座高度时,定位螺丝5末端在定位槽31中上下滑动,不会阻挡调整鞍座的过程,也避免调整过程中鞍座转动。

其中固定螺丝和定位螺丝5均为防盗螺丝,其沉头为具有奇数个角的梅花状或具有奇数个边的多边形,如三角梅花,五角梅花,七变形或五边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