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前货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123发布日期:2019-05-11 01:0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前货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前货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交通工具,前货架作为用来摆放物品、安装车篓的结构件,其牢固程度和稳定性决定了骑行者携带东西时的方便程度。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安装强度高、存储扩展性好的电动车前货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强度高、存储扩展性好的电动车前货架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前货架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对应设置在头管背向驾驶者一侧;所述头管靠近前货架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架体靠近头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定位槽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下方设置有补强槽;所述安装台下方的架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补强槽嵌套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为框架结构,且框架内设置有若干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高度小于架体顶部;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车篓;所述底板包括硬质层和缓震层;所述缓震层位于底板顶部,与车篓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远离骑行者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扩展箱;所述扩展箱内设置有第一工具盒和伸缩带;所述第一工具盒为抽屉式设计,开口位于扩展箱面向骑行者的一侧;所述伸缩带向扩展箱外延伸的一端上设置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箱两侧与架体铰接相连;所述扩展箱底部设置有第二工具盒;所述第二工具盒内设置有防雨罩;翻转所述扩展箱至第二工具盒朝向车身前进方向,释放防雨罩将架体及上方物品笼罩在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前货架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对应设置在头管背向驾驶者一侧;所述头管靠近前货架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架体靠近头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定位槽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下方设置有补强槽;所述安装台下方的架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补强槽嵌套配合,这种加强筋部分和定位槽部分的双支撑结构,可以避免反复承载中发生螺栓松动的现象,加强筋也可以显著增强连接部位的抗弯折性能,提升架体的稳固程度;架体底部可翻转的扩展箱实现了物品的多样化收纳,同时兼顾了捆绑物品和防雨的功能,显著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前货架结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架体安装示意图;

附图3为第二工具盒翻转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电动车前货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对应设置在头管 3背向驾驶者一侧;所述头管3靠近前货架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安装台4;所述安装台4 上设置有定位槽41;所述架体1靠近头管3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台11;所述紧固台11与定位槽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41下方设置有补强槽42;所述紧固台11下方的架体1上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与补强槽42嵌套配合,这样就可以和上方的螺栓连接形成双支撑结构,避免反复承载中发生螺栓松动的现象,加强筋12也可以显著增强连接部位的抗弯折性能,提升架体1的稳固程度。

如附图2所示,所述架体1为框架结构,且框架内设置有若干底板14;所述底板 14顶部的高度小于架体1顶部,所述底板14上方安装有车篓,这样车篓的底部就会沉到架体1内,可以提升稳固程度,不易发生侧向摇摆;所述底板14包括硬质层141和缓震层142;所述缓震层142位于底板14顶部,与车篓底部接触,可以在行车遇到剧烈颠簸时为车篓提供缓冲,避免车篓磨损,也可以减轻所承载物品所受的冲击力。

所述架体1远离骑行者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扩展箱2;所述扩展箱2内设置有第一工具盒21和伸缩带22;所述第一工具盒21为抽屉式设计,开口位于扩展箱2面向骑行者的一侧,内部可以放置撬棒、补胎贴等应急物品;所述伸缩带22向扩展箱2外延伸的一端上设置挂钩,当前货架上的物体较大需要固定时,可以将伸缩带22抽出,随后从架体1底部绕道车前端将物体绑紧,最后依靠挂钩固定在架体两侧的框架上即可。

所述扩展箱2两侧与架体1底部延伸的夹持部分15铰接相连;如附图3所示,所述扩展箱2底部设置有第二工具盒24;所述第二工具盒24内设置有防雨罩;翻转所述扩展箱2至第二工具盒24朝向车身前进方向,释放防雨罩从前货架的前端向上翻,进而将架体1及上方物品笼罩在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