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098发布日期:2019-05-11 01: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及婴儿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宝宝的爱护及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给婴儿用品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及更高的要求。宝宝在出身之后都需要用到婴儿车,传统的婴儿车都是推动型的,带着宝宝活动时家长只能步行推动婴儿车,家长的体力消耗比较大。

专利号为CN205998048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成婴儿车的三轮自行车,主要结构包括车架、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车架包括U形前架,U形前架通过转轴与主架连接,主机末端焊接有后轮固定架,后轮固定架通过内齿轮与后轮连接,U 形前架焊接有前轮固定架,前轮固定架顶端与前把竖杆连接,U形前架前端与座椅固定架连接,座椅固定架与婴儿座椅连接,骑行状态时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可以通过转轴作为翻转件,使车架及后轮从前轮下方翻转至前轮前方,实现将婴儿座椅位置的变换,可以作为婴儿车推行。但现有的转轴翻转效果差,需要手动找准位置,翻转不方便,同时翻转到位后仅靠翻转结构的接触面相抵,在行驶过程中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定位和锁紧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快拆把手、第一旋转轴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主体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体延伸部和第二主体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快拆把手连接于第一主体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一主体的延伸部在第二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一伸出杆,所述第三主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伸出杆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所述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第一旋转轴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锁紧,所述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的作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插入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拉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三主体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下方,所述第三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三通孔侧边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U形槽,所述阶梯孔的小孔靠近第一主体,所述第一阶梯通孔的大孔尾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伸出杆为阶梯轴,所述第一伸出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伸出杆的小径轴穿出第一阶梯通孔,所述第一拉杆穿过U形槽与第一伸出杆的螺纹孔螺纹旋合,所述第一螺钉固定于第一阶梯通孔尾部,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阶梯通孔内且设于第一螺钉和第一伸出杆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设有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的凸台,所述第一旋转轴另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有卡簧,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凸台和设于环形凹槽上的卡簧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伸出杆、第二拉杆、第二弹性件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二主体侧边开设有第二阶梯通孔,所述第二伸出杆设于第二阶梯通孔内且可沿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滑出,所述第二拉杆固定于第二伸出杆的端部圆周侧边,所述第二伸出杆尾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钉与第二伸出杆尾部的螺纹孔旋合,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第二阶梯孔与第二螺钉的螺帽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持续给第二伸出杆一个回拉至第二阶梯孔的力,所述第二拉杆远离第二伸出杆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在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侧边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贴合时,第二伸出杆在第二弹性件作用下使第二拉杆贴合定位槽,所述第二伸出杆的限位凸台卡住第一主体的定位槽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锁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都为弹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贴合面设有一组以上对应的弧形凹凸面。所述弧形凹凸面给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闭合时起到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凸台外侧设有旋转把手。

一种婴儿自行车,包括横杠、主架和上述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所述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固定于横杠和主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婴儿座椅翻转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座椅固定架设置于第一主体上部,婴儿座椅通过座椅固定架固定,第一主体固定于前轮上方的横杠上,第二主体笃定与婴儿自行车主架端部,婴儿自行车作为骑行使用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后闭合一起,再通过快拆把手形成稳定的卡扣结构,婴儿自行车作为推行使用时,通过快拆把手解开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连接结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分开,主架通过第二主体带动从翻转机构下方绕过,后轮移位至前轮前方,通过设置于主架下方的限位机构的第一伸出杆定位于第一主体延伸部的定位孔,实现翻转后的自动定位,并且通过第一伸出杆与定位孔的结合实现锁紧,避免翻转后在推行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翻转机构闭合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翻转机构闭合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翻转机构打开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翻转机构的第一旋转轴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婴儿座椅翻转机构,包括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快拆把手14、第一旋转轴16和限位机构13。

第一主体11下方一角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17,延伸部17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主体12下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主体11延伸部17和第二主体12下部套设一起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16连接。快拆把手14连接于第一主体11上端且固定住第二主体12上端形成稳定卡扣结构。第二主体12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端部,限位机构13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下方。第一主体11的延伸部17在第二主体12的另一侧设有定位孔18。限位机构13包括第三主体131和第一伸出杆135。第三主体131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伸出杆135设于第三通孔内且一端伸出第三通孔。婴儿自行车骑行状态时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通过第一旋转轴16闭合,再通过快拆把手14锁紧,婴儿自行车推行状态时通过第一旋转轴16的作用,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分开旋转,再通过限位机构13 的第一伸出杆135插入第一主体11延伸部17的定位孔18进行定位,实现将婴儿自行车的后轮绕第一旋转轴16下方翻转至婴儿自行车的前轮前方,从而使婴儿座椅29置于婴儿自行车中间位置,可实现婴儿自行车推行的状态。

限位机构13还包括第一拉杆134、第一弹性件133和第一螺钉132,第三主体131固定于婴儿自行车主架26下方,第三通孔为呈阶梯状的第一阶梯通孔,第三通孔侧边开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通的U形槽,第一阶梯通孔的小孔靠近第一主体11,第一阶梯通孔的大孔尾部设有螺纹,第一伸出杆135为阶梯轴,第一伸出杆135开设有螺纹孔,第一伸出杆135的小径轴穿出第一阶梯通孔,第一拉杆134穿过U形槽与第一伸出杆135的螺纹孔螺纹旋合,第一螺钉132 固定于第一阶梯通孔尾部,弹性件设于第一阶梯通孔内且设于第一螺钉132和第一伸出杆135之间,第一伸出杆135在第一弹性件133的作用下保持小径轴伸出第一阶梯通孔,翻转后能与第一主体11上的定位孔18进行插合,实现翻转后的定位,不需要进行定位时,通过拉动第一拉杆134带动第一伸出杆135 挤压弹簧,使第一伸出杆135的小径轴缩回第三主体131内,使第一伸出杆135 脱离定位孔18,则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之间可通过第一旋转轴16进行旋转。

第一旋转轴16一端设有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的凸台,第一旋转轴16 另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卡簧,第一旋转轴16通过凸台和设于环形凹槽上的卡簧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固定,通过第一旋转轴16 的凸台和卡簧对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外侧进行限位,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实现位置的固定。

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第二伸出杆、第二拉杆、第二弹性件和第二螺钉,第二主体12侧边开设有第二阶梯通孔,第二伸出杆设于第二阶梯通孔内且可沿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滑出,第二拉杆固定于第二伸出杆的端部圆周侧边,第二伸出杆尾部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螺钉与第二伸出杆尾部的螺纹孔旋合,第二弹性件设于第二阶梯孔与第二螺钉的螺帽之间,第二弹性件持续给第二伸出杆一个回拉至第二阶梯孔的力,第二拉杆远离第二伸出杆处设有限位凸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之在第二阶梯通孔的小孔侧边开设有定位槽,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贴合时,第二伸出杆在第二弹性件作用下使第二拉杆贴合定位槽,第二伸出杆的限位凸台卡住第一主体11的定位槽使第一主体 11和第二主体12锁紧,通过定位机构实现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闭合后的定位作用,避免小孩不小心扳动快拆把手14后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 进行转动,实现二次保护的作用,使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闭合更牢固。

第一弹性件133和第二弹性件都为弹簧,弹簧弹性形变较强。

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贴合面设有一组以上对应的弧形凹凸面。弧形凹凸面给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闭合时起到定位作用,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闭合时弧形凹凸面必须相互贴合,从而实现限定位置的作用。

第一旋转轴16的凸台外侧设有旋转把手19,方便第一旋转轴16的组装和拆卸。

一种婴儿自行车,包括横杠、主架26和上述的婴儿座椅29翻转机构,婴儿座椅29翻转机构固定于横杠和主架26之间,婴儿自行车通过翻转机构实现主架26的翻转,从而使婴儿自行车既可以骑行也可以推行。

上述方案中,座椅固定架27设置于第一主体11上部,婴儿座椅29通过座椅固定架27固定,第一主体11固定于前轮上方的横杠上,第二主体12笃定与婴儿自行车主架26端部,婴儿自行车作为骑行使用时,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绕第一旋转轴16旋转后闭合一起,再通过快拆把手14形成稳定的卡扣结构,婴儿自行车作为推行使用时,通过快拆把手14解开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的连接结构,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绕第一旋转轴16旋转分开,主架26通过第二主体12带动从翻转机构下方绕过,后轮移位至前轮前方,通过设置于主架26下方的限位机构13的第一伸出杆135定位于第一主体11 延伸部17的定位孔18,实现翻转后的自动定位,并且通过第一伸出杆135与定位孔18的结合实现锁紧,避免翻转后在推行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